古人如何安度「邪惡的五月」?
文|了包
五月在古人心中是個「惡月」,此月氣候變換,陰陽相爭,死生相分,蟲蠹並興,人多瘟病。那古人又是如何度過「危險的五月」的呢?
首先是小心避忌。即使是在科學技術的發達的今天,生活中還是有許多不可觸犯的禁忌,古代更不用說了。五月作為「惡月」,禁忌就更多了。南朝梁·宗懍《荊楚歲時記》中提到五月忌諱蓋屋和曬席,否則下場極慘。
南朝宋·劉叔《異苑》中就記載到庾寔在五月五日曝席,突然見到一個孩子死在席子上,沒過幾天庾寔自己的孩子死了。另據東漢應劭《風俗通》記載:「五月蓋屋,令人頭禿。」犯忌後果下場是否真的很慘已經不可得知 ,人們相信且小心避忌或許才是重點。
採制藥物同樣是五月里要做的重要事情。正如前面提到的,五月毒蟲活躍,流行性疾病多發,人們容易染病,所以必須採制藥物以祛除病毒。艾草就是必採的藥材之一,因為古人相信它可以治百病。艾草焚燒之後產生的煙霧可以驅趕蚊蟲,這種驅蚊方式在今天仍可見到。驅趕包括蚊子等毒蟲同樣是古人在五月要操心的大事。
除焚燒艾草外,古人還會使用雄黃來驅百蟲,大人直接喝雄黃酒,小孩則在耳鼻上塗上一些雄黃。有些地方的小孩手臂上會繫上名「蟲不蟄」的彩色絲帶,以此避免被毒蟲侵害。這些做法及掛懸艾、菖蒲、香囊等等已經延續到了今天,端午節的時候,大人依舊會端著一碗雄黃酒往孩子身上噴洒。
古人為辟邪還會使用符咒。漢代人會將用青白玄朱黃五色書寫的桃木篆符掛於門上。繪有蜘蛛、蜥蜴、蛇、蟾蜍、蜈蚣「五毒」的辟邪剪紙也是很受歡迎的。人們相信五毒彼此相剋,將它們的圖像貼在一起可以使它們互相牽制,如此一來就他們既不能再危害人間。張天師符、鍾馗捉鬼圖自然也是不可或缺的驅鬼辟邪寶物。
此外,古人還會齋戒食素、戒驕戒躁戒欲。《禮記·月令》就有言:「仲夏之月,君子齋戒,處必掩身,毋躁、止聲色。」古人在五月還會少殺生,以積善德。
古人安度五月的方法是人們對自然做出的反應,帶來的是更多是心理慰藉,而這種心理慰藉恰恰是人們所需要的。
參考資料:
閻艷:《端午節俗源流及其變遷初探》
程維:《「五月生子不舉」習俗考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