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儘管秦漢、隋唐、兩宋各具特色,但後人還是最懷念大明,原因何在?

儘管秦漢、隋唐、兩宋各具特色,但後人還是最懷念大明,原因何在?

在五千年的文明史上,朝代更迭、江山易鼎之現象十分常見,不過時至今日,許多人都在懷念大明王朝,成為一枚忠實的明粉。這就有意思了,秦漢威武雄壯,隋唐繁榮昌盛,兩宋富甲天下,為何卻很少有人懷念,而對大明卻情有獨鍾,戀戀不捨。就「縱橫國史」看來,其中之緣由不簡單,絕非因為大明是最後一個由漢族建立的統一王朝這麼簡單。

先看秦漢、隋唐、兩宋,為何少有人懷念?

秦漢:在史學研究領域,許多學者都把秦漢視作一體,是中華第一帝國,是雄壯、威武、霸氣之象徵。例如,秦始皇北擊匈奴、南征百越,修築長城、開鑿靈渠,鞏固了大一統帝國;漢武帝屢次派遣猛將深入漠北,直搗匈奴王庭,迫使匈奴西遷;派遣張騫通西域,經略祖國西部邊疆。不過,王朝初年,面對匈奴南侵,漢高祖被圍困在白登山之後,便對匈奴採取和親之策。呂雉當政時,匈奴單于甚至揚言要娶呂后為妻,而漢朝居然忍氣吞聲。所以,對於漢朝,尤其是前期,自然不會有太多人懷念。秦朝歷史太短,又充滿暴政,故懷念之人也不多。

隋唐:一談到隋唐,「開皇之治」、「貞觀之治」、「開元盛世」等繁榮富強之局面直接映入腦海,令人回味無窮。在極盛時期,隋朝的糧食產量相當高,洛陽太倉儲糧到了貞觀年間,居然還吃不完,實在是罕見。唐朝則更加不用多說,在均田制下,農業經濟蓬勃發展;海外貿易異常繁榮,阿拉伯、東羅馬等世界強國紛至沓來。軍事上,開疆拓土,剿滅吐谷渾、薛延陀、東西突厥、高昌等,大唐之國威遠播境外。不過,唐朝在自身實力不濟時,依然對突厥、吐蕃等採取和親,甚至是結盟政策;吐蕃曾屢次攻破首都長安,皇帝奪路而逃,灰頭土臉。因此,人們自然不會懷念這段歷史,有點上不了檯面。

兩宋:現在有這麼一種觀點,即是說兩宋時期,我國的GDP總量遠超歐洲各國之總和,達到世界的百分之八十。這數字雖然有所誇大,但卻也表明宋代的經濟不是一般的發達,國民不是一般的富裕,說是「富宋」一點都不為過。兩宋時期,我國的政治、經濟、科技、文化都達到了一個頂峰,遙遙領先於世界,這是也是事實。但是,兩宋太過軟弱,用金錢換取和平,認敵人為叔叔、伯父,完全沒有中原王朝應有之自尊與威嚴。兩宋不但未能收復燕雲十六州,實現全國統一,而且還一直被敵人壓著打,以致亡國。因此,後人不懷念宋朝,很正常。

那麼,相對於與秦漢、隋唐、兩宋,大明有何值得懷念之處?

其一、政治文明、經濟發達、眼界開闊。雖說朱元璋廢除了丞相,君主兼任政府首腦,專制主義達到一個新的高度。但是,隨著內閣制的建立與完善,文官權力不斷上升,君權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制約,有出現君主立憲制之可能性。倭寇被剿平後,明朝對外開放,史稱「隆慶開關」,白銀大量從歐洲流入中國,大明成為世界貿易的中心點和最大的贏家。與此同時,在江南一帶,民營紡織業中出現了資本主義主義萌芽,是近代化的前兆。此外,明朝善於向外學習,吸收西方先進的自然科學,其中突出成果便是徐光啟與利瑪竇合譯的《幾何原本》,以及名噪一時的紅衣大炮等等。可以說,若是明朝能夠延續,估計中國也會在英國之後不久便踏入近代社會之門。

其二、頑強奮戰,錚錚鐵骨,充滿自信。縱觀我國歷史上八大統一王朝,沒有誰比大明更具有骨氣,更充滿傲骨。就拿一句話來總結:「不和親、不納貢、不結盟,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堪稱錚錚鐵骨。例如,土木堡之變後,明朝精銳損失殆盡,英宗被俘虜,但于謙主張堅決抵抗,在北京九門列陣迎戰瓦剌並擊退之,保全了社稷。此後,北方少數民族雖說還有兩次抵達北京城下,但明軍都是堅決反擊,沒有撤退與議和之說。明朝末年,東北女真、西北李自成、東南西方殖民者三路進攻明朝,但大明並沒有屈服,而是流盡最後一滴血。要知道,就在明朝滅亡之前兩年,號稱「海上馬車夫」的世界霸主荷蘭還被明朝水師摁在大海中喘不過氣來,迫使其簽訂條約,不再侵犯海疆。王朝即將崩潰時,還敢如此強硬的,估計也就只有明朝了,漢朝也還可以。

總而言之,相對雄壯威武之秦漢、繁榮富強之隋唐、富甲天下之兩宋,大明值得令人懷念之處就在於其「剛烈」,是中華民族自強不息,中華兒女錚錚鐵骨之象徵。各位又是如何看待呢?

本文由「縱橫國史」原創,歡迎各位關注,帶你漲知識!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縱橫國史 的精彩文章:

一個宮女和太監,竟然能間接為「弘治中興」埋下伏筆

TAG:縱橫國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