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馮學榮:澄清一則關於抗戰的錯誤說法

馮學榮:澄清一則關於抗戰的錯誤說法

目測我們中國九成以上的歷史愛好者,在不同的書籍、博客、紀錄片等信息載體中,讀到過以下這麼一段:

「盧溝橋事變以後,為了打斷侵華日軍由北向南的亡華路線,蔣介石在上海主動開闢新戰場,將日軍由北向南的打法,變成了由東向西,把日軍從華北平原吸引到了水網密布的華東地區,使日軍的機械化無法發揮作用,也使國軍擁有了堅持打持久戰的廣大地理空間......」

事實上,這個說法,是錯誤的。

這則歷史謠言最不能立腳之處在於:當時日軍並沒有什麼「從北向南一路打下來」的計劃。

讀者不必誤會,我這不是說日本人不壞,更不是說日本人是好人,我這僅僅是澄清一點歷史的細節,在1937年的當時,日本作為一個國家,沒有從盧溝橋「由北向南」一路打到南京去的這麼一個計劃。

日本當時作為一個侵略國家,吞併了東三省之後,又想將華北割裂出去,這個是事實,盧溝橋事變爆發之後,日本也設想在華北地區對國民黨打一場局部戰爭,這在當時叫做「對支一擊」,這些,都是歷史事實。但是,至於當時日本有沒有一個從北到南一路打下來的計劃,有就是有,沒有就是沒有,這是一個學術問題,含糊不得的。

其實,當時的日本,有沒有在民國打全面戰爭的計劃、盧溝橋事變之後日本為什麼增兵華北、以及增兵華北之後具體的打算是什麼,這些問題,在日方的戰史資料裡面,基本上都記錄得清清楚楚,一個人只要他不懶,要查證一下,根本不難。

日本防衛廳編撰的《中國事變陸軍作戰史》是中外學界公認的研究中日戰爭史的重量級史料,中華書局於1979年10月出版了這本史料的中文版,這套資料第一卷第一分冊的第93頁的《作戰計劃》,附帶了一點回顧,說明了日本在盧溝橋事變之前,並沒有一個在民國打一場全面戰爭的計劃,我們來看看這份史料中的文字:

「(日本)陸軍內部在對華用兵上思想不統一,也就是陸軍省、參謀本部的大部分,再加上關東軍仍把對華用兵看得過於簡單,必要時拿出一部分兵力也得干,這還是滿洲事變以來那種積極對華的思想,對此,參謀本部作戰部主任則認為,對華全面作戰就會是持久的消耗戰爭,應該絕對避免,就準備對蘇作戰而言,即使對華局部地區作戰,都應該極力迴避。總而言之,對華作戰計劃,沒有象對蘇作戰計劃那樣進行充分的審議,所以,在第二年發生中國事變這樣大規模的全面戰爭,事先並沒有相應的計劃。」

文字很清楚,不需要我翻譯了,總之日本在戰前是兩點想法:

1. 極力避免對華全面戰爭;

2. 也沒有對華全面戰爭的計劃。

讀者在這裡要注意,日本當時要避免的是「對華全面戰爭」,而不是避免「對華戰爭」,日本關於當時在華北「對支一擊」,是有信心的,也是有計劃的,但是,當時的日本並不情願和國民政府打一場全面戰爭,不願意打全面戰爭不是因為他們善良,而是因為日本當時的國防政策主要聚焦在對蘇防禦上面。

那麼,你也許會問,既然日本事前沒有對華開展全面戰爭的計劃,那麼在盧溝橋事變爆發之後,日本為什麼要向華北增兵呢?

對於這個問題,同一冊史料的第142頁,說得清清楚楚:

(7月)10日午前,參謀本部第三課和第二部對形勢作出如下估計:

1. 綜合各種情報,冀察當局及南京政府在積極煽惑人民抗日意識的同時,繼續準備對日戰爭,我中國駐屯軍所努力的和平解決,換來了中國方面的暴戾的挑釁態度,事態逐漸惡化,有擴大之虞;

2. 對華大規模出兵是帝國一貫反對的,但如任情況如此發展下去而失去時機,中國駐屯軍的自衛行動將陷入優勢之中國軍隊的重圍之中,終至於不可挽救,果然如此,則帝國威信掃地,而使中國日益得勢,在華日本居民的生命財產必將落入暴虐之毒手,因此,為了從速救援,掃除禍根,應先向華北方面派遣必要的兵力;

3. 我們不希望事態更向他方面擴大,但鑒於中國全面抗日的形勢,不能不擔心日華關係更加尖銳化,因此,希望充分保護在華僑民;

4. 在考慮以上措施時,也估計了目前國際形勢,不會引出歐美、尤其蘇聯參戰,根據以上判斷,考慮給中國駐屯軍增派的兵力如下:

關東軍的一部;

朝鮮軍的一部;

從國內調三個師團、十八個空軍中隊及其他。

為解決盧溝橋事件,上述-項兵力就足夠了,但考慮到(國民黨)中央軍若沿平漢線北上,需派遣國內師團,如果這樣,不僅可處理平津地方,而且估計還有可能處理好內蒙和察哈爾,這種做法,還是基於武藤第三課長最初想把平津和內蒙作為滿洲國的緩衝地帶的企圖。

說得非常清楚,日本增兵華北的主要動機是兩點:

1. 救援日本在華北的六千駐屯軍;

2. 保護華北的僑民。

那麼派兵來到華北了,日本的想法是什麼?是不是要從北向南打、一直打到南京去呢?對於這個問題,同一冊史料的第150頁,刊錄了當時日本軍部製作的《陸海軍關於在華北作戰協定》,其相關內容摘錄如下:

其一,作戰指導方針,1. 力求把作戰地區限制在平津地方,在華中、華南不行使武力,但在不得已時,應保護在青島、上海附近的日本僑民。

很清楚,派兵來到華北之後,日軍的計劃是將戰線控制在北平、天津一帶地區,不願意將戰火蔓延到華中地區,更不要說華南了。說得更清楚一些,當時的侵華日軍,根本就沒有一個所謂「由北向南」一路打下來的戰爭計劃。

在這一點上,《中國事變陸軍作戰史》並不是唯一可以作證的史料,事實上,《日本外交史》、《大東亞戰爭全史》、《大本營陸軍部摘譯》等大量近代史資料,在這個問題上,都是異口同聲。

那麼既然日軍沒有這個計劃,所謂日軍「由北向南」的說法,它是怎麼產生的呢?這個說法的主要源頭,其實就是蔣介石的重量級幕僚:陳誠,主要出處之一,就是他的回憶錄《陳誠回憶錄》。

1937年8月20日,陳誠向蔣介石建言,說他猜想日本要「由北向南一路打下來」,由於華北是平原,無險可守,無法阻擋日軍,所以我們不如在上海擴大淞滬戰役,這樣能將中日戰爭的方向引導為自東向西,打持久戰。

對於陳誠的建議,蔣介石不置可否,只回了一句:「打。一定打。」

蔣介石為什麼對陳誠的建議不置可否?因為蔣介石看法與陳誠不同。陳誠說日軍計劃「由北向南」一路打下來,這是陳誠的猜想,蔣介石並不這麼想。

領導不愧是領導,對於日軍的動機,蔣介石看得比陳誠準確得多。

蔣介石於1938 年 5 月 5 日在他筆下的《雜錄》中,親筆寫下了這麼一段文字:

「敵軍戰略本以黃河北岸為限,如不能逼其過河,則不能打破其戰略,果爾,則其固守北岸之兵力綽綽有餘,是其先侵華北之毒計乃得完成,此於我最大之不利。我欲打破其安占華北之戰略,一則逼其軍隊不得不用於江南,二則欲其軍隊分略黃河南岸,使其兵力不敷分配,更不能使其集中兵力安駐華北。中倭之戰必先打破其侵佔華北之政策,而後乃可毀滅其侵略全華之野心。總之,倭寇進佔京滬,其外交政策已陷於不可自拔之境,而其進佔魯南,則其整個軍略亦陷於不可收拾之地也。」

蔣介石這段自述,暴露了蔣介石以下的幾點看法:

1. 蔣介石認為日本增兵華北、在華北打仗,是為了將華北分離出去;

2. 蔣介石不認為日軍有一個「由北向南」打下來的計劃,相反,蔣介石認為日軍這次用兵是「以黃河北岸為限」(馮老屍點評:結合戰後公開的日方資料,可知蔣介石當時判斷準確)

3. 蔣介石說自己在上海點燃戰火,目的是逼日軍過黃河、分散日軍的兵力。

換句話說,不是日本要「由北向南」,而是蔣介石主動在上海點燃戰火,使日本的兵力不得不轉移到上海來,一是分散它的兵力,二是要在上海打給西方列強看,希望列強召開「九國公約會議」對日本實施經濟制裁,以迫使日本停止侵華。

你注意蔣介石這段自述中的「倭寇進佔京滬,其外交政策已陷於不可自拔之境」,這說明什麼?這說明蔣介石在上海開打,其實就是一個圈套,要日本往裡面鑽,蔣介石的目的是要在國際大都會打一仗,傷及列強利益,引起列強的憂心和干涉,寄希望於九國公約會議,通過國際調停結束中日戰爭。

這才是蔣介石在上海點燃戰火的主要目的。而至於陳誠猜想中的日軍「由北向南」,則被後世的中國歷史「學家」、編劇、教師、導演以及廣大歷史「愛好」者拾為牙慧,不辨真假,鸚鵡學舌,人云亦云,三人成虎,一傳百,百傳萬,在今天竟然變成了「歷史常識」。

行文至此,總結如下:

1. 盧溝橋事變之後日本增兵華北的動機是在華北阻嚇國民黨中央軍,最壞打算是在華北打一場局部戰爭,並無意「由北向南」一路打下來;

2. 蔣介石知道日本並無「由北向南」的用兵計劃,蔣在上海點燃戰火,主要動機是為了造成國際影響、爭取國際調停、解決華北危機;

3. 淞滬會戰打響之後,陳誠猜想華北日軍「由北向南」,他建議蔣介石擴大淞滬會戰,將日軍主力吸引到華東戰場,這樣可以把日軍的進攻方向從「由北向南」變成「由東向西」,有利於國軍打持久戰,然而,蔣介石並不認同陳誠的看法,蔣不置可否,只敷衍一句了事;

4. 陳誠的這段猜想性質的建言,經由無數人的傳播,變成了今天的「歷史常識」。

說得更清楚一些,不是因為擔憂日軍「由北向南打」,所以蔣介石在上海開戰;而是因為上海開戰了,日軍才真正決心由北向南打(其中一個方向)。

這,才是歷史的真相。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馮學榮讀史 的精彩文章:

世界史,還有多少真相不為人知
馮學榮:日俄爭霸是東亞近代史的本質

TAG:馮學榮讀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