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優姿美話赤松
赤松高80厘米王選民作
人們對松樹的喜愛由來己久。松樹有著剛直多變的樹榦、綠色盎然的樹冠、剛勁硬挺的松針,質樸蒼野,雄健陽剛,或挺拔直立,或枝虯干曲。也正因為這些獨特的氣質,松樹與盆景自古以來就結下了不解之緣。
就盆景素材而言,不管是黑松、赤松、五針松、黃山松等,都有著松樹本身的植物學共性、但每個樹種對盆景創作而言,又有著各自的優劣和特性。我想大家要以「沒有最好、只有更好」的理智心態去欣賞和選擇。
赤松作為盆景材料走進國內盆景人的視野,時間並不長,也經歷了一個初期不被認知而後來越來越受歡迎的過程。我接觸並創作赤松盆景有20年了,感覺赤松之所以現在備受喜愛,確實有其深厚的淵源。赤松既有松樹品種的共性特徵,又有其獨特的個性魅力。在討論用赤松素材創作盆景的點點滴滴時,我想從中國傳統的松樹審美觀、品種的植物學特性、盆栽的適應性和表現性等方面綜合分析,以更加全面地展示赤松作為盆景材料的優劣性和可塑性。
一、歷史悠久的松樹審美情懷
古人對松樹的讚美可追溯到先秦,其審美核心是其勁直常青的特徵。漢樂府《艷歌行》中首次出現了古松形象的描寫:「南山石嵬嵬,松柏何離離。上枝佛青雲,中心十數圍。」對古松的高大粗壯描寫很形象。從唐代開始,松樹的滄桑、丑怪、雄奇之美受到文人更多的關注,體現出以怪奇為美、以新異為美的時代新趣尚。湧現出一批以古松、怪松、奇松為題的詩作,詩人朱灣、白居易、李胄、應南傑、盧士衡、皇甫松等都有此類詩作佳句。這說明唐人已有意識地欣賞松樹的古老滄桑之美。對古松怪異之美的描寫在中晚唐表現得尤為突出。元明清時期,古松已成為繪畫中常見的題材,如元傅若金《奉題仇工部壁問古松圖歌》、李材《席上賦老松怪柏》、吳寬《馬遠古松高士圖》、明金幼孜《徽廟古松山鵲》、《古松圖》等。視覺化的具象呈現與虛擬化的意象聯想相融合,古松的物色之美得以完美展現。
二、松樹的共性特徵
枝幹:老(古)松的枝幹或直上、或虯曲、或盤旋、或俯偃,造型各異,無不霜柯露干,累柯多節,顯示出歷經風霜雨雪的滄桑之美。古松干直者直刺蒼穹,旁枝斜出,層層疊疊。低偃者干短而俯,柯條橫出,冠如張蓋,龍姿虎勢。明高啟《偃松行》中「龍門西岡魏公祠」前之古松,更是「長身蜿蜒橫數畝,巨石作枕相撐揞。春泥半封朽死骨,凍蘚全聚雛生皮。無心昂聳上霄漢,偃仰獨向荒山陲。」偃松枝幹橫向發展,蜿蜒如巨龍,文人喜以「卧龍」喻之。如宋趙扦《題杭州普應院偃松》曰:「深根盤屈卧龍形」,它們以一種雄奇之美衝擊著人的視覺。老松虯曲者干彎轉盤旋,枝隨干走,奇形怪狀,姿態萬千,文人往往比之為「虯龍」。
樹皮:古松鱗贏深厚,銅色斑駁,粗糙皸裂,往往附生苔蘚,色彩斑斕,彰顯久歷歲月的滄桑與印記。如唐盧士衡筆下的靈溪老松「千尺鱗皴棟樑朴」,形象地刻畫了其樹皮縱裂翹剝的特質美感。
樹葉:松葉呈蒼青色,詩人多用「寒翠」、「蒼翠」等詞描述。松葉針狀成束,蒼勁有力。唐詩人白居易就有「煙葉蔥蘢蒼麈尾」,不僅點出了樹葉如煙如霧的蒼蒼之色,也形象地道出了松葉的形象特徵。
樹根:老松根堅如銀,盤根錯節,頑強的生命力令人驚嘆。宋王之道《古松》中所詠「根蟠蒼崖石,梢佛青天雲」的氣勢和力度,令人回味無窮。古松之根是一種力量的集合,宋代詩人舒岳祥曾誇張地說「志在千尋上,根蟠十裡間」。
綜上簡述了長期以來人們對松樹美的特徵捕捉及由來已久的審美情結。盆景藝術作為再現自然美、塑造藝術美的一種藝術形式,創作材料的形體、姿態、神韻、可塑性等因素都會影響到一件作品的觀賞效果及藝術成就。赤松這個樹種的自然天成及前世今生,每一個形象特徵及人文精神無不烙上歷史的印記和標誌。今天的人們已無法考證古人傳詠的古松是什麼品種。但是,我可以肯定地說,赤松在很多方面的表現是最佳的。
三、話說赤松
1.赤松概況
赤松原產地不詳,主要分布於中國黑龍江東部(雞西、東寧等地),吉林長白山區、遼寧中部至遼東半島、山東膠東地區及江蘇東北部雲台山區,自沿海平原地帶至海拔920米的山區,常組成次生純林,南京等地有栽培,日本、朝鮮、蘇聯也有分布。我數年前曾訪問過膠東的長者,試圖了解其栽培歷史與淵源,長者說:「山上的松樹很早就有,早期無人工育林的習俗,經年累月作為砍柴取暖之材,一直到今天。」赤松樹皮橘紅色,裂成不規則的鱗片狀塊脫落,樹榦上部樹皮紅褐色;枝平展形成傘狀樹冠;一年生枝淡黃色或紅黃色,微被白粉,無毛;冬芽矩圓狀卵圓形,暗紅褐色,微具樹脂,芽鱗條狀,披針形,先端微反卷,邊緣絲狀。針葉2針一束,長5~12厘米,徑約1毫米,先端微尖,兩面有氣孔線,邊緣有細鋸齒;橫切面半圓形,皮下有一層分布均勻的細胞,並有樹脂道約4~6個,邊生。
2.赤松的形體美
圖1赤松乾的變化與扭曲
圖2 赤松乾性
赤松枝條天性柔軟。原產地處在冬天多風、積雪、海拔高、山民砍柴的環境中,所以為盆景人造就了一大批盆景素材。上世紀90年代末期開始有人山采,最著名的出產地為泰安的涯窪、平度石家村。早期山采素材幹身變化大而扭曲,樹形完整,枝條豐富,自然封頂,老態龍鍾,這類素材現在已經少見。由於樹性、環境等因素所決定,赤松的干枝變化豐富多姿,扭曲變形,絕非人力可為,正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創造了不能複製、個性突出的神奇赤松。特別是與黑松比較,一柔一剛,形成鮮明對比,非常適合表現松樹怪異、雄奇之美(圖1~4)。這些特點也恰恰迎合了中國傳統的松樹審美觀,符合當今盆景人對典型的松樹形象美的審美情趣。
圖3黑松乾性
圖4五針松乾性
圖5赤松鱗皮堆積(放大剪切,展示樹榦上的鱗片堆積)
圖6赤松鱗皮堆積(放大剪切,展示樹榦上的鱗片堆積)
赤松的鱗皮堆積獨特,既有黑松肌膚粗獷之野趣,又有黃山松蒼老斑駁之老態(圖5~6),特別適合表現古松的形象。而赤松的枝條又是另一番氣象。枝條纖細柔軟,過渡自然順暢,枝條末端微微上翹,鋁絲造型後能很好地表現枝組的「團塊」結構。也正因此,能更貼切地表現松樹垂枝、跌枝的形象。這些特質遠比其他松樹更為典型(圖7~9)。葉性、芽性間距合理,萌芽能力較強,正確地進行人工干預,極易萌發不定芽。經過數年盆栽馴養之後,松針長度會慢慢變得短粗,配合切芽、拔針等操作,不用實施短針法,就能達到針短、整齊、蒼翠欲滴的觀葉效果。這也是赤松跟其他松樹比非常可愛的地方(圖10~12)。同時,赤松葉色翠綠純正,極具視覺感染力。赤松在盆景造型中可塑性很好,容易實施粗乾的彎曲和矯正,高位嫁接補枝的愈傷能力也較強。總之,赤松兼容了不同品種松樹外部特徵的所有優點。自然界中的老相赤松,樹姿瀟洒婆娑,令人心生敬畏。不同環境會造就不同形象的樹相,變化多姿。在庭院造景中與雞爪槭配植,堪稱絕配,日式庭院中多有應用,效果極佳。
圖7 赤松枝性
圖8 黑松枝性
圖9 五針松枝性
圖10赤松葉性
圖11黑松葉性
圖12五針松葉性
3.赤松盆景的造型法則
由於赤松優良的干、枝、葉性表現,適合表現蒼桑、怪異、變化幅度大的雄奇之美,也適合表現陰柔、文雅、直中有曲的秀雅之美。在創作理念上,可以以表現千年古松的形象為精?,熟練地把握自然界古松的形象特徵,緊緊抓住能夠出彩的一個點,大膽地表現松樹的風骨,該露的肌膚一定要露。在技法運用上,可以採用松樹斷面的雕刻技法,把握和刻畫好斷面的美感度和自然度。對影響干枝線條過渡的斷面和阻礙鱗皮流暢的結疤,要採取去粗存精、去偽存真的雕刻技巧,化腐朽為神奇。對於需要調矯的粗干或粗枝,在技法運用上要把握的原則是方法合理、手法熟練、時間最佳、風險最小。嫁接補枝技法對提高赤松盆景的品質、節省時間猶為重要,隨著嫁接技術的普及和提高,這些技術的運用隨著時間的考驗也會日趣完善。
創作一盆優秀的赤松盆景,一定要以上述一些技法的合理應用為前提。面對素材要有正確的審材立意,並思考一個合理的創作方案。章法布局上要有藏有露,有輕有重。把握好空間的變化及氣息的流暢,突出留白的重要性。對容易忽視的後位枝,要有巧妙的搭配,重視景深對於盆景視覺衝擊力的效應。枝組之間要做到顧盼有情,相映生輝,達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布局效果。枝法的運用上要做到線條流暢自然,有來源有去處,水到渠成,一氣呵成。
4.赤松盆景的病蟲害防治
危害赤松盆景的病害主要有赤松枯葉病,也叫赤松立枯病。發病期在一年的春夏之交和秋末兩季,是真菌引起的一種猝倒性疾病。發病突然,危害快速,往往半天之內就會導致松針枯黃。發病之初無任何徵兆,感染早期松針局部或全部像開水燙過一樣,半天之後針葉縮水變黃變枯。輕者影響觀賞效果、重者影響松針的光合作用甚至造成死亡。綜合防治原則:第一,增強樹勢、改善栽培土壤,以4成赤玉土、4成沙質粿粒土、2成腐質土為最佳配比用土。第二,薄肥勤施,以有機肥為主,充分發酵後,生長季節每5~7日施一次薄肥、不要間斷。第三,規範地進行拔葉、切芽操作,使光線完全通透,同時要求場地空氣流通,光照充足。第四,發病季節的前20天開始噴洒1:100的石硫合劑,每10天一次,連續3次。
危害赤松盆景的蟲害主要是松蚧蟲,又名吹綿蚧。這種害蟲會吸食樹體汁液,誘發煤煙病,引起落葉、枯梢、樹勢衰弱。第一代成蟲發生在5~6月,第二代在7月下旬至8月上旬,第三代在10月。一年發生3~4代。雌成蟲大多集中固定一處,多隱藏於赤松枝幹下部蔽光處或躲在鱗皮里。從腹部末端分泌白色棉絮狀蠟質,邊分泌蠟絲邊產卵。防治原則:第一,入冬前及時清理老針,並適當修剪影響透風見光的過長枝條。第二,入冬前、來年4月中下旬清洗松樹的葉枝幹,噴洒一次殺蟲劑。第三,發現蟲體後及時噴洒40%殺撲磷溶劑1000倍液。
5.赤松盆景的水肥管理技巧
一直以來,赤松盆景日常管理有很多誤區,主要是對赤松的栽培習性了解不夠的緣故。通過近10年來的總結和反思,我發現赤松特別喜肥,合理的多施不會造成肥害,薄肥勤施是關鍵。另外,赤松特別喜水,盆土過干是養不好赤松的。要破除干松濕柏的觀念,大水大肥是立足之本。
和風暢雲 赤松 高90厘米 周士峰作
原載:《中國花卉盆景》,授權發布,轉載請註明出處。
認可愛木盆景最好的方式——轉發,
頂愛木盆景最好的方式——關注,
關注愛木盆景,和愛木一起玩盆景。
原載:《中國花卉盆景》
獲取更多花木盆景資訊
關注公眾號
送《小型盆景製作與賞析》電子書
愛木期待與您面對面的交流
TAG:愛木盆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