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清軍士兵衣服上的「兵」和「勇」,究竟有什麼區別?多數人都不知道!

清軍士兵衣服上的「兵」和「勇」,究竟有什麼區別?多數人都不知道!

我們在看清朝的影視戰爭劇中,常會看到清兵的衣服上有「兵」或「勇」字,有的人會誤以為是一回事。所謂差之毫釐,謬以千里。細究起來,「兵」與「勇」還是有著很大的區別的。

兵,是清代軍隊的正規軍,包括八旗兵和綠營兵。清軍在入關以前,主要依靠由旗人編組的旗兵的力量,兼以蒙八旗、漢八旗。1644年入關定鼎中原後,為了彌補八旗兵員之不足,又建立了由漢族人組成的兵。這種軍隊以綠旗為標誌,故稱綠營,簡稱營兵。八旗兵大部分用來拱衛北京,小部分駐防全國某些要地;綠營兵則遍布全國各地,常備人數在六十萬左右。

八旗兵入關後,只用了十多年的時間,就從一支虎狼之師墮落成毫無戰鬥力的浪蕩子弟。到「三藩之亂」時,八旗已無力鎮壓,只有依靠綠營了。乾隆末年,綠營軍中盛行吸食鴉片,也如八旗一樣逐漸腐朽。這兩種軍隊雖然有區別,但都是清朝的正規軍,其駐防、兵額、餉銀等都有規定,不經過朝廷是不能隨便更易的,也就是所謂「經制兵」。

「勇」則不同。勇又叫「鄉」,是由於軍事的需要而臨時召募的軍隊,以補八旗、綠綠營之不足。戰事完了即解散,不屬於國家正式編製的軍隊。鄉勇始建立於1787年,清將福康安去台灣鎮壓林爽文起義。他的軍隊屢遭失敗,遂採取「以土著破土著」的方法,廣募「鄉勇以厚兵威」,終於鎮壓了林爽文起義。

乾隆末年時,白蓮教起義,綠營已無力鎮壓,清廷就廣事召募川、陝、楚三省「鄉勇」幫助綠營作戰,才將白蓮教起義撲滅。但這「鄉勇」仍不是清朝的正規軍隊,一俟起義被鎮壓下去,就紛紛解散了。到太平天國革命時,曾國藩以團練起家,改非正式的鄉勇為練勇(即湘軍),定營哨之制,優給銀,稱為勇營。

從此「勇」代替了「兵」,綠營雖仍存在,但已無多大作用,「勇」字軍隊成為國家的正規軍,即「經制兵,直到袁世凱天津小站操練新軍,「勇」字軍才逐漸消失。

最後,出個小學六年級的常識,考較一下諸位,清代兵卒身上的「卒」、「捕」、「衙」、「牢」你又知道是什麼意思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文史天下 的精彩文章:

日軍對待美國戰俘有多狠?慘無人道,納粹德國也要甘拜下風!
揭秘日軍神秘的516毒氣部隊,作惡不下731部隊,至今仍有人受毒害

TAG:文史天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