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互聯網「帝國」時代已經來臨?

互聯網「帝國」時代已經來臨?

隨著信息革命的日益深化,一個個跨越地域邊界的龐大互聯網「帝國」正在崛起。只是,我們真的準備好了嗎?

2018年3月,谷歌被曝出向美國軍方提供AI技術,幫助分析無人機視頻片段。同年4月,4000多名谷歌員工簽署了一份請願書,要求谷歌管理層停止與美國軍方合作項目。6月8號,谷歌公布了一份使用AI的原則,明確劃清了技術與武器研發的邊界。同一天,在電商巨頭京東發起的618大促來臨之際,中國工商總局再次重申,禁止電商平台要求賣家進行「二選一」。前一陣子的臉書「數據門」事件,更是讓Facebook這家全球最大的互聯網社區面臨嚴重指控,畢竟,影響美國大選可不是開玩笑的事情。

把這幾個事件聯繫起來,忽然發現,不知不覺中,在世界範圍內,一個個互聯網「帝國」正在崛起。讓我們來看看「互聯網帝國」的幾個特點吧。

第一是「人口「眾多。如果按覆蓋人口數來看,臉書Facebook以其覆蓋超過10億人可以排在全世界第三的位置(僅次於中國和印度),微信的排名也在前五之內(覆蓋超過7億人)。自然進化理論有一個詞語,叫做」湧現「,低智商如單個螞蟻和蜜蜂,當聚集在一起,就會」湧現「出類似蟻群及蜂群的智慧來!在互聯網「帝國」里,每天數億人的交流與互動,最終將「湧現」出什麼,我們誰都無法預計。

第二是超越原有的「法律及規則」。在快速發展的互聯網「帝國」面前,無論是歐美還是亞洲,政府的法律和規則都處於滯後狀態。UBER在歐美各地的野蠻式發展,滴滴摩拜等共享模式對原有政府管理機制的衝擊,各大互聯網平台的數據所有權紛爭等,都可以看到這種衝突與顛覆。

第三是互聯網世界擺脫實體世界的「張力」越來越明顯。比特幣的核心,是去中心化,去主權化的互聯網數字貨幣,意圖取代傳統的「央行「發行貨幣模式;微博/微信或者今日頭條上的大v們,取代了過去各種「新聞發言人」的角色,只不過是傳播的聲音更加分散與多元;黑客與網軍的泛濫,也意味著在互聯網這個虛擬世界,一種新的「軍事力量「的形成。

第四是互聯網世界「馬太效應「仍在加強而不是被削弱。由於互聯網與平台模式緊密關聯,因此頭部效應在競爭中的優勢只會比傳統行業更加明顯。無論是美國還是中國,各大互聯網巨頭勢不可擋的發展勢頭及」一股獨大「的情況,都可以看到馬太效應在互聯網行業的強化。

第五是互聯網「帝國「的影響力某種程度超過了國家。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馬雲在美國受到的禮遇與追捧,臉書的扎克伯格在數據門後需要接受超過30名參議員質詢,谷歌的Alpha Go打敗李世石,互聯網巨頭們對當下無論是政府還是大眾,對媒體還是輿論,影響都在不斷加大。

信息革命,帶給人類社會發展的好處是不容質疑的。只是,在保護互聯網帶來的創新優勢前提下,如何避免互聯網「帝國」形成新的超然壟斷優勢,我想這是從政府到民眾都需要思考清楚的問題。

在絕對的權力面前,不會有聖人。

備註:

1:純屬孤陋寡聞下的胡言亂語,請諸君一笑了之。

2:圖片源自百度圖片。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遠志致遠 的精彩文章:

TAG:遠志致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