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訪ABB未來工廠:人是最後一道防線
王世峰
傳統記憶中,機器運轉伴隨的雜訊,流水線旁站立的工人,車間里並不舒適的氣味,這些都是人們對於工廠的慣常印象。但是,當第一財經記者來到ABB集團(AseaBrownBoveriLtd。,下稱「ABB」)為食品品牌阿華田母公司WANDER打造的未來工廠時,卻看到了另一番景象。
寬敞的廠房裡只有零星工人不時觸摸工作台前的電腦顯示屏或者操作工作台上的按鈕,即使在生產車間里,也只聽得見機器轉動的微弱聲響。這裡,工廠的概念正在被重新定義:科技正在重塑製造過程中的每一個環節,一個機器人完成所有體力勞動的世界。
功能更強大、更加靈活的技術正在加速食品加工這一行業全自動化生產設施的發展,而背後所反映的則是未來工業的某種形態:在這座智能、互聯的工廠中,生產線配有感測器,採集生產流程各階段中產品和設備的相關數據。工廠軟體通管所有感測器和客戶數據,實時監控設備狀態,做出決策,並控制機器,使其成為不斷優化、自我修復環境的一部分。
對於未來工廠來說,機器人是最主要的勞動生產力,如何系統化、高效化地管理好智能工廠,WANDER董事會成員TheoSchmid向第一財經記者表示,ABB提供了一個可供選擇的選項:工廠中的一切設備——從生產加工設備到無人運輸卡車,再到倉庫設備——都是由計算機控制的機器人操作的。技術人員通過中央控制系統監測這些機器的活動。
曾經作坊式的細心打磨是人們對食物品質評價的最高準則,然而在這裡,不斷升級的自動化和智能化水平正在重塑這種認知。一路參觀下來,五名工人是第一財經記者數出來的工人數量,這對於一個面積合計超過1000平方米的廠房來說,勞動力數量的下降非常明顯。
在這裡,流程構建實時進行,生產極其靈活,從訂單到交付整個價值鏈全程實現了自動化。生產可進行遠程監控,而客戶訂單和生產可自動化處理,且產品的製造及配送過程可全程追溯:二維碼賦予產品唯一的身份標識,全程跟蹤產品從工廠到安裝地點的情況。所有產品出廠前,都須經過100%自動檢測,嚴格保證產品質量。
然而,勞動力數量的大幅下降並不意味著人類會在生產線中徹底消失。第一財經記者發現,在每個廠房車間,並未完全做到無紙化辦公,在流水線上慣常可以見到的各種表格依然可以見到。
Schmid向第一財經記者表示,雖然勞動力數量下降很厲害,但是人在整條生產線中依然扮演關鍵性的角色。「每天巨大的工作量在生產線通過自動化手段來完成,如果其中一個環節出現偏差,那麼後續的整個工作質量都無法得到保證,因此為了保證質量,工人是最後一道防線。」Schmid補充道。
正因如此,ABB亞洲、中東及非洲區總裁顧純元向第一財經記者表示,人力在可以預見的未來,依然是生產線上不可或缺的。從這個角度來看,這些生產線上的機器人並非是替換工人,而是更多地成為他們的「同事」,——即所謂的「Cobot」而不是「Robot」。
本文來自第一財經日報,創業家系授權發布,略經編輯修改,版權歸作者所有,內容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 下載創業家APP,讀懂中國最賺錢的7000種生意 ]
※5G商業化開始最後「衝刺」 將實現完全移動互聯
※90後頂住壓力當「養牛娃」,優質牛肉掙大錢
TAG:創業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