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見人見物見生活 非遺就這樣「活」下去

見人見物見生活 非遺就這樣「活」下去

各種非物質文化遺產遍布我們的周圍,在一個普通的村落,一個平常的街道,你都可能拐角遇上對非遺的愛。

浙江堪稱非遺大省。在國務院先後公布的4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項目中,我省有217項上榜,居全國第一。

非遺面臨的最大難題是什麼?是傳承。今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的主題是什麼?是「多彩非遺,美好生活」。

這恰恰傳遞了這些年非遺保護工作的一個重要理念:見人見物見生活。非遺,不只是一件件體現文化傳統的產品或作品,它更是可見、可參與的生活。

今年的遺產日前後,浙江各地共有220項活動,以各種形態展示了非遺保護傳承的優秀成果和生動實踐。

我們來了,看了,參與了,加入了,尊重它,欣賞它,那麼每一天都可能是非遺的節日。

一支毛筆的啟示

技藝向百姓公開

近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湖筆製作技藝國家級代表性傳承人邱昌明通過網路開展非遺系列直播,向全國各地的網友展示湖筆製作技藝中獨特的「水盆」「擇筆」工序。

理筆梳毛動作乾淨利落,不乏優雅美感,觀看直播的網友們嘖嘖稱奇:「長見識了」「做一支筆不容易」……在認識湖筆製作技藝起源、發展和現狀的過程中,他們有感於傳統文化的魅力,爭相為這一國寶級絕活叫好、點贊。

讓非遺走進生活,讓大眾了解非遺,一直是所有非遺傳承人和非遺保護部門著力的方向,只有讓每個人參與進來,才能讓「見生活」落到實處。

麗水的非遺保護部門早在2016年就要求每個縣至少建成一個非遺項目體驗點,由非遺項目的體驗,帶動百姓對非遺項目的了解,更帶動旅遊線路的人氣。

龍泉的非遺項目體驗是大名鼎鼎的龍泉寶劍鍛造、龍泉青瓷燒制等。龍泉寶劍鍛造體驗點把老百姓可以參與操作的淬火、磨礪、劍鞘鏤刻、裝具配製等多個工序公開,啟動第一年就接待市民和外地遊客10多萬人。

縉雲縣拿出來的項目則是風靡全國的縉雲燒餅的製作技藝。在那裡,大家不但可以嘗試親手製作最正宗的縉雲燒餅,還可以把自己做的燒餅帶回家。「縉雲燒餅的知名度很高,實打實地走進了百姓的生活。」省文化廳非遺處非遺專家祝漢民說,縉雲燒餅從業人員超過1.4萬人,有370多家縉雲燒餅示範店遍布全國20多個省、市、自治區,在加拿大、澳大利亞、義大利等多個國家和地區的餐桌上,也能看到縉雲燒餅的身影。2014年到2017年累計實現產值22億元。

目前,青田石雕、雲和木玩、縉雲剪紙等具有當地特色的非遺展示體驗點紛紛建成,已經通過驗收的體驗點有26個,此外還有多個體驗點正在建設中。

一片杭羅的新生

內容與時尚聯姻

和時尚接軌是非遺項目未來傳承和發展的趨勢。中國美院設計藝術學院院長吳海燕認為,任何一項非物質文化遺產,其實都是傳統生活方式積澱下來的創意智慧和美學體系。

「杭羅產於杭州,曾是歷朝歷代宮廷御用的制衣面料,與雲錦、蘇緞並稱為中國『東南三寶』。杭羅織物對絲的要求很高,一定要用純桑蠶絲織造,但純桑蠶絲服裝太貴了,一般人消費不起。所以我們嘗試在保留搖紆、翻絲、織布等傳統工藝的前提下,讓杭羅更時尚更親民。」國家級非遺項目杭羅織造技藝國家級代表性傳承人邵官興告訴記者。

邵官興的嘗試,就是把杭羅織造作為服裝的一部分,衍生到旗袍、唐裝的某一個細節上,而非整套服裝。「比如一套旗袍,胸前的一個豎條可以用杭羅,其他部分用常規材料,不但增加了旗袍的附加值,也可降低整套服裝的價格。」邵官興說。

90後程詩儀是杭州釋藝文化創意有限公司的CEO。其發起組建的項目組,在華東地區找到了不少國家級、省級非遺傳承人,希望把傳統民藝和現代設計思維相結合。「手藝人缺市場、工藝品缺設計、設計師缺渠道、消費者缺產品。我們要做的就是把各個端點互聯互通。」程詩儀說:「比如,以前鐵畫是烙在屏風上的,但現在家裡基本上很少能放下大型屏風,我們就把鐵畫的幾個細節烙在陶瓷花瓶上。」程詩儀認為,大家看到的非遺是一個整體,而設計師眼中可能只有非遺的一個細節,把這樣的細節與其他物品融合,就可能做成符合現代設計理念的產品。

省非遺中心主任郭藝也認為,把傳統技藝融入當下的生活,變成年輕人能接受的方式,這種轉化是有價值的。

一塊棉田的成長

作品讓孩子熟知

穀雨節氣,正好是棉花播種的時節。杭州濱和小學的孩子們在這天開始了一堂奇妙的課程——在校園裡,土布紡織技藝省級代表性傳承人鄭芬蘭和孩子們一道種下了兩畝棉花田。如今,棉花的莖稈都長到了三五十厘米高,孩子們也很認真地記錄著棉花成長的每個瞬間。

「從棉花的種植開始,到收穫後把棉花紡成棉線,再做成一個土布手帕,孩子們可以體驗到這項非遺工藝的每個環節。」鄭芬蘭告訴孩子們,只有自己親身體驗過,才會牢牢記住。學校校長田燕芳告訴記者,有了這樣的經歷,孩子們可能終生難忘。

「非遺,不該是放在博物館裡供人遠觀,更應走進大家的生活,讓大家天天用時時用,傳統的工藝才能延續下去。」鄭芬蘭2015年就打定主意,讓傳統棉紡產品「不做博物館的陳列品,只做生活中的日用品」。

為什麼選擇校園作為第一站?鄭芬蘭告訴記者:「非遺傳承是不斷融入人們智慧、才藝和創造力的生動實踐。走進校園,讓孩子們接觸到非遺,在他們幼小的心靈中埋下一點種子,就算只有一部分可以發芽成長,對於非遺的保護和傳承來說,也是非常重要的。」

2016年的穀雨時節,鄭芬蘭帶著她的團隊,在北京清華附中永豐學校小學部,帶著孩子種下半畝棉田。此後的一年間,孩子們對於這半畝棉田投入了相當大的精力,除了日常照料外,還記錄了棉花從長苗到結蕾再到吐絮、收穫的整個過程,最後在專業老師的帶領下,孩子們把100公斤棉花紡成了土布書皮。「用著自己照料的棉花紡織成的書皮,孩子們所獲得的遠不止一張書皮。」鄭芬蘭說。

轉載自:浙江新聞客戶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杭州地方新聞 的精彩文章:

時髦女子處處小心謹慎 最終還是「栽」在了嘉興
因一場相親失敗 女子一月爆瘦30斤致大便失禁

TAG:杭州地方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