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別拿孩子做擋箭牌,你就是為了自己!

別拿孩子做擋箭牌,你就是為了自己!

GIF

圈圈最近看了一篇文章,其中有個教育理念讓圈圈細思極恐——「為人父母,最不該在孩子的讀書教育上偷懶。」

——最不該在讀書上偷懶的是孩子,最不該在教育上偷懶的才是父母啊!

這種讓人混淆概念的教育理念也時常發生在我們身邊,然而我們卻毫無察覺。。

向控制欲say NO!

圈圈經常看到很多家長拉著孩子怒其不爭的說道:我為了你花錢去報這個輔導班,你要不給我好好讀書,長大以後沒出息的是你不是我!

更有甚者,他們還會無禮的指著從事服務行業人士對孩子做下人生「總結」——不好好讀書,這就是你的以後!

別的不說,單從「我為了你花錢」這句話,圈圈就感受到了一種很強的負面壓迫感,更別提後邊所表達的思想:我為你付出了什麼,你要回報我想要的什麼。其實這就是赤裸裸的以自己為中心,試圖掌控孩子的人生。

會有家長說,唉,這一切都是為了孩子好啊!

圈圈理解,每個父母對自己的孩子都是抱有美好的期待!這點絕對是肯定的。但這樣養育孩子的父母,控制孩子的慾望是很強的;一旦父母企圖安排孩子怎麼做、做什麼,在語言和行為上都會以自己主觀意識做主,其實就是在不自覺、無意識地控制孩子,不過是程度不同而已。

孩子需要平等和獨立

把個人主觀意識放入教育過程,就是相當於抹殺了孩子作為個體所擁有的平等和獨立,同時父母與孩子之間無與倫比的血脈關係也被拖入與擁有金錢和物品一樣的所有權關係。

為什麼這麼說,想想看,控制欲強的父母肯定會有這樣的想法——孩子你有今天的成就是這個家花了那麼多錢、那麼多精力、那麼多心血培養出來的,你要是不聽話!你對的起我對的起這個家嗎!

老實說,圈圈到現在都怕的是和父母討論金錢。大概是成長過程中他們不經意的感慨或是發生爭執時強行灌輸金錢的概念,讓圈圈明白自己作為子女的「價值」,從而使內心充滿抵觸不願提起。然而,讓親子情誼成為父母「施恩」的手段、和孩子計較真的是正當的嗎?

回過頭來我們想想自己,除去「父母」這個身份,別忘了,我們也是「孩子」。

當我們面對兒時擇校,就業時擇業,戀愛成家時擇偶,自己在這些過程中是否有過「自己」的選擇?是否堅定的被家人肯定?是否真的堅持了下去?

如果有,那麼恭喜你!你很幸運,也很幸福。如果沒有,那在你成為「父母」之後希望你能給予自己孩子「平等和獨立」的成長空間。不要埋下控制與反控制、相互不滿與怨憤的種子。

父母要怎麼做:

?陪伴

「陪伴」是所有好的家庭和好的教育的基礎。很多家長會說自己做到了,孩子在哪玩我就在哪。錯!單純的在孩子身邊並不代表你就是真的在陪孩子。你試過與孩子交流校園趣事,分享學習心得,亦或是一同探討過某些兒童期和青春期特有的煩惱嗎?

孩子要的從來都不是「無聲」的陪伴,而是有話題和互動的父母。

?多談愛,少談錢

「談錢傷感情」這話不假。在這圈圈還是給各位家長朋友的建議:除了家庭支出的安排,不要經常在孩子面前談論金錢。家長和孩子之間最好養成理性討論的習慣,不要讓物品「價值」嚇壞孩子。

可以多談論養育孩子的理念,分析孩子成長中的表現,討論如何給孩子更多陪伴這才是真正在建設溫馨和諧的家庭,才是真正在重視孩子。

培養獨立自主的孩子

回到開頭,圈圈說過「最不該在讀書上偷懶的是孩子」。

從學生時代走過來的我們都明白,讀書學習是自己的事,除了自主學習,沒人能將知識塞進你的腦袋裡。圈圈建議各位家長從小就要有意識的培養孩子學會獨立自主。

?為什麼要這麼做?

圈圈告訴大家——從小學會自己做主的孩子,會更獨立、更懂得負責任、不任性、不執拗、更容易建立自我意識,不會唯我獨尊,也不會盲目從眾,更容易確定自己想要什麼,也更能堅定地追求自己的理想。

圈圈不和大家舉例「別人家」的孩子,但就從教育角度而言,每一個行為習慣糟糕的孩子,背後都有各種各樣糟糕的家庭因素;而每一個讓人值得拍手稱讚的孩子,在他背後都有相同的教育經歷和家庭因素!

怎麼培養:

?圈圈建議各位家長時刻提醒自己,最基本的——不要企圖「控制」孩子,能讓孩子自己拿主意、自己決定的事,都由孩子自己做主。

?讓孩子自己做決定中,學會慢慢考慮後果,學會更慎重地做決定,學會接受理想和不理想的後果。同時,也消除他們推卸責任的習慣。

?孩子越早可以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主,這種意識就越容易建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家長引力圈 的精彩文章:

孩子被燙傷,最痛的還是父母!

TAG:家長引力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