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宇宙大爆炸理論,究竟是科學還是迷信呢?

宇宙大爆炸理論,究竟是科學還是迷信呢?

宇宙大爆炸理論是描述宇宙誕生初始條件及其後續演化的宇宙學模型,這一模型得到了當今科學研究和觀測最廣泛且最精確的支持。大爆炸模型的框架基於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又在場方程的求解上作出了一定的簡化(例如空間的均勻和各向同性)。1922 年,蘇聯物理學家亞歷山大·弗里德曼用廣義相對論描述了流體,從而給出了這一模型的場方程。1929 年,美國物理學家埃德溫·哈勃通過觀測發現,從地球到達遙遠星系的距離正比於這些星系的紅移,從而推導出膨脹宇宙的觀點。哈勃望遠鏡的觀測表明,所有遙遠的星系和星團在視線速度上都在遠離我們這一觀察點,並且距離越遠退行視速度越大。如果當前星系和星團間彼此的距離在不斷增大,則說明它們在過去曾經距離很近。

現在大爆炸宇宙學是現代物理學和天文學發展的一個結果。在理論方面的基礎是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其實,無論是牛頓的萬有引力還是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都無法給出關於靜止宇宙的結論。可是自從古希臘以來,我們一直認為宇宙整體還是穩定不變的。尤其是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已經可以處理時空和物質的關係,也就是把宇宙作為一個整體來研究。有意思的是,當愛因斯坦發現這個方程沒有穩定解的時候,他拒絕相信這個結果。整個是其他人得出了幾個膨脹或者收縮宇宙的解,愛因斯坦也沒有十分認真對待。

宇宙大爆炸後100秒左右發生的反應被稱為原初核合成,這是宇宙早期比氫重的元素形成的階段。在2分鐘時,氘可以穩定形成,並通過核反應生成氦核。大爆炸發生後35分鐘,原初核合成階段結束,由於宇宙的膨脹和冷卻,中性原子還不能形成。

一直到30萬年,基本格局才算形成,因此宇宙大爆炸理論也是對宇宙誕生的一種理論表達,當然沒有觀測證據,純理論上的假說。這與迷信還有很大的不同,最重要的一點是,迷信還沒有研究到宇宙大爆炸的問題上。即便是盤古開天地,也與宇宙大爆炸非常相似,這是古人對宇宙起源的說法,並不是迷信。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玩汽車的沛珊 的精彩文章:

我們的宇宙是不是被黑洞噴出來形成的,還是我們現在就生活在黑洞中?

TAG:玩汽車的沛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