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到博物館的一點思考

到博物館的一點思考

藝術家國際推廣平台

國際藝術大獎賽 雙年展 藝博會 境外展覽

有人曾經說過,每去一個地方,一定要去當地的博物館!這樣才能好好的了解當地的歷史文化,而博物館往往以博雅高端的形象示人,但也總有一些博物館,從不同的角度展示世界,滿足不同看客的好奇心。不是那麼高大上,也沒有那麼多的名家大師的作品,規模不大,但不能就覺得不值得看。

有一年我去紐西蘭奧克蘭藝術博物館,正巧是周六,沒想到的是一個不起眼的博物館,裡面大人孩子滿滿當當的,幾乎每一個作品前都聚集著一家一家的看客。每個大人都在耐心而又細緻的給孩子講解著,有些孩子感覺他們太小了,我真的吃驚,他們能懂嗎?會聽嗎?有必要嗎?令人不解的是,感覺他們孩子特聽話,沒有哭鬧的,沒有大聲說話的,就那樣安安靜靜或在父母懷裡,大點的孩子跟著父母的腳步前移......

我不得不審視下我自己,會帶著這麼小的孩子來嗎?有多少耐心來給孩子們講。捫心自問:能做的到嗎?從內心說是做不到的,首先是缺乏這個意識,再者也覺的沒必要。多年後會發現那是我的軟肋。

......又一年,我在北京,去國家博物館看看,於是和先生來到國博,那是一個夏天,驕陽似火,排隊進館的是人山人海,突然發現什麼時候我們也開始注重美學教育了,現在也開始進博物館了。里三層外三層的終於排隊進了,上下好幾層超級大,大廳里人聲鼎沸,孩子歡跑,大人高叫,吃客開吃,聊客開聊。我有點感覺上錯了地方,這會是國家博物館?

無奈,我們只好退出了......

紐西蘭奧克蘭藝術博物館藏品

國博排隊的人群

席地而坐的人們

其實,說到底,不能怪誰也不能怨誰,因為我們的教育理念不同,我們的孩子需要上重點學校,需要考大學,不努力是不行的。其它的教育只能放後面了,其實在孩子們長大以後才能明白,一個接受過良好美學教育的孩子一定會看到不一樣的彩色世界。

介紹一個規模不大的藝術博物館

新南威爾士藝術博物館位於公園綠地之中,俯瞰悉尼海港,鄰近市中心,是世界上最美麗的藝術博物館之一,也是澳大利亞一處最受人喜愛的藝術和文化景點。

藝術館不收門票,大多數陳列、展覽和活動免費。

展覽內容

在藝術館五個樓層中,陳列有本館世界級館藏的澳大利亞和國際藝術品。除特別展覽須買門票外,其他所有展覽都可免費參觀。

展出原住民和托利斯海峽島民(Torres Strait Islander)藝術的專門展廳位於地下三層。

地面層展有澳大利亞從18世紀至今最重要的一些藝術作品,還有15至20世紀歐洲藝術的華美展廳。

地面層和地下一層的亞洲藝術廳展有中國、韓國、日本、印度和東南亞的精美藝術。

新南威爾士藝術博物館部分藏品

《坐在搖椅上的裸女》巴勃羅?畢加索1956年

繪製這幅油畫時,75歲的畢加索已是現代藝術的泰斗。

這幅畫中有許多畢加索自己的影子。

畫中模特是他的靈感女神、第二任妻子傑奎琳?洛克(Jacqueline Roque),她正坐在他位於法國海濱城鎮戛納附近的新別墅中。

雖然畫中女子沒有臉,但你可以在畫面中看到一張可能是畢加索自己的臉:乳頭像眼睛,肚臍像鼻子,下面還有一張鋸齒狀的嘴巴。

畫中有他兩年前去世的朋友亨利?馬蒂斯(Henri Matisse)的一些藝術元素,鮮艷的大色塊和藍色的小棕櫚樹都令人想起馬蒂斯的風格。

畢加索一直活到90多歲,一生創作數千幅油畫、素描、版畫、雕塑、瓷器以及劇場布景和戲服設計。許多作品都是描繪女性,其中傑奎琳在畢加索畫作中出現的次數最多,近數百幅。兩人年齡相差40多歲,他們在畢加索生命的最後20年中生活在一起。

布面油畫,196 x 130.8厘米,購於1981年

《農民頭像》文森特?梵高 1884年

這位荷蘭藝術家的畫作不斷創造新的拍賣記錄,文森特?梵高的名字在當今世界家喻戶曉。但在生前,他的稀世才華並未得到人們的充分欣賞。

梵高以鮮明醒目的色彩和強烈的表現主義風格享譽世界。創作於19世紀80年代末的《向日葵》系列就是這一風格的典型。他曾在氣候溫暖、陽光明媚的法國南部居住,許多作品都是在那裡繪製的。

這幅農民肖像屬於較早期的作品,與後來的風格截然不同。色彩暗淡,顏料塗抹粗糙,但它標誌著他創作生涯中的重要一步。此作是梵高於某年冬天在法國聶仁村(Nuenen)居住時,繪製的40多幅農民頭像習作的系列之一,這些習作為他在1885年創作出首幅人物組合的大型畫作——《吃土豆的人》(The potato eaters)打下了基礎。該畫現藏於阿姆斯特丹梵高博物館,被廣泛認為是梵高第一幅偉大的作品。這一時期的畫作反映出他對社會主義的同情心。此後他繼續深信所謂的卑微藝術,反對資產階級藝術。

梵高主要靠自學成材,在輾轉幾份工作後,快30歲時才開始從事職業藝術創作。但僅僅十年時間,便創作出近千幅油畫以及1000多張紙上作品。遺憾的是,直到他在37歲結束自己的生命時,也沒賣出幾幅畫作。在許多人看來,他代表著那種飽受磨難的天才形象。

布面油畫,39.4 x 30.2厘米,新南威爾士藝術博物館基金會購於1990年

《聖母、聖嬰與聖徒》

薩諾?迪?皮埃特羅 1450~1481年

這是本館最古老的歐洲藝術品之一。

這件作品可能是為基督教堂的祭壇所作,用作祈禱的焦點。畫作正中是抱著聖嬰的聖母瑪麗亞,上方是兩位天使,其餘四位為聖徒。

為了表達天堂一瞥的華美,藝術家巧妙地應用材料及古老的技法。藍色顏料是由一種叫做青金石的寶石磨成,這在當時與黃金同為最貴重的材料之一。

在製作這幅作品時,藝術家首先在木板上多次塗刷一種石膏,作出光滑的白色板面。然後手繪設計圖樣,並分塊塗抹紅色粘土狀物質,再在上面粘貼金葉。在鍍金磨損部位可隱約看到露出的紅色。

打磨之後,金葉被反覆敲打,留下細小的裝飾痕迹,仔細觀察便可以發現。

最後是上顏料。當時可用的顏料有限,且須用蛋黃調和。因為蛋黃幹得很快,藝術家無法獲得如展廳其他油畫中所表現出的微妙的光影效果。這也是為什麼在歐洲,油畫約在這一時期取代了蛋彩畫。

木板蛋彩畫以金葉貼面,60.5 x 43.2厘米,由約翰?費爾法克斯父子有限公司(John Fairfax and Sons Ltd.)於1971年為紀念《悉尼晨鋒報》創立140周年捐贈

《示巴女王覲見所羅門王》

愛德華?約翰?波因特爵士 1890年

近三千年來,從基督教《聖經》的《舊約》到好萊塢的電影,從阿拉伯半島到非洲,示巴女王和所羅門王的故事在許多文化中一再傳揚,史實與傳奇之間,真偽難辨。

以財富和智慧著稱的所羅門王據信於公元前10世紀統治古希伯來人。他在耶路撒冷,即今天的以色列建造了一座富麗堂皇的皇宮。美麗的示巴女王的身份和家鄉卻更加神秘——衣索比亞人尊她為國母,但關於她的出身也有其他說法。

據說,這位女王曾覲見所羅門王,並贈予他黃金、寶石和香料。有人說她此行目的是考驗所羅門王的智慧,也有人說是為他生子。

畫中從獅子寶座、真絲地毯到孔雀、樂師和侍衛,宮廷的奢華富麗纖毫畢現。藝術家經過繁複的準備工作,包括製作比例模型,繪製數百幅樣稿,歷時6年完成此作。他還設計了精緻的鍍金畫框,與畫中一些圖案相呼應。

19世紀下半葉,英國藝術家從中東和埃及的故事和圖像中提取素材的情況並非罕見。大英帝國正在擴張,大英博物館裡裝滿了來自世界各地殖民地考古發現的珍寶,由此激發了人們的興趣。這幅畫中的一些物品,如台階旁的獅子,就是根據當時新發現的藝術品所創作的。

布面油畫,外框尺寸234.5 x 350.5 x 20.5厘米,購於1892年

《金羊毛》湯姆?羅伯茨 1894年

人稱澳大利亞是 「騎在羊背上」發跡的國家。長久以來,羊毛都是澳大利亞主要的經濟來源,至今仍是一項重要出口商品。漢語中吉祥的「祥」字中有一個「羊」字,用在此處非常貼切。此幅繪於一個多世紀前的作品描繪了手工剪羊毛等這一日漸消失的傳統。畫中,窗台上的瓶子里裝有羊毛剪的潤滑油。不同尋常的是,在剪毛棚中還有一名婦女,她正在攤開新剪下的羊毛。

剪羊毛是艱苦繁重的工作,剪毛工要在悶熱環境下忍受灰塵和臭味,還須謹慎控制綿羊,以免剪傷它們。該畫的名稱源於一個古老的希臘神話故事,它講述的是尋找金羊毛的英雄歷程。但在這裡,剪毛工才是真正的英雄。

此作是本館最知名、最受歡迎的藝術作品之一,出自澳大利亞一位最重要的藝術家湯姆?羅伯茨之手。他是海德堡畫派的一員,該畫派藝術家被稱為「澳大利亞的印象派畫家」,因為他們像莫奈等法國印象派畫家一樣在戶外寫生。

羅伯茨曾多次客居新南威爾士州北部的紐斯特德牧場(Newstead Station),他在某次造訪這家剪毛棚後繪製此畫。這間剪毛棚建於1857年,位於一家至今仍在經營的私營牧場上,與舊農莊一起保存完好。

布面油畫,外框尺寸234.5 x 350.5 x 20.5厘米,購於1892年

圖蒂尼(普庫曼尼墳柱)

提維藝術家1958年

圖蒂尼或此類儀式性墳柱為梅爾維爾(Melville)和巴瑟斯特(Bathurst)群島上的提維(Tiwi)文化所獨有,群島位於澳大利亞北領地達爾文市近海。這種獨特的澳大利亞原住民文化有一中心特色,即 「普庫曼尼」(Pukumani)喪葬儀式,也就是為逝者舉行的「最後告別」的儀式。載歌載舞數日之後,儀式達到高潮,人們即在墓地立起紀念墳柱。

傳說第一個普庫曼尼儀式是由提維族的祖先普如庫帕里(Purukuparli)為自己死去的嬰兒——金南尼(Jinani)舉行的。金南尼是第一個死去的人,由此,今天所有的提維人都必須步其後塵。

這件創作於1958年的作品當年在藝術館展出的意義重大,原因在於它打破了以往原住民的藝術只在人類學的範疇中展覽的慣例。

這是首次為本館委託製作重要原住民作品。委託者是本館時任副館長托尼?塔克森(Tony Tuckson),以及斯圖爾特?斯柯高爾醫生(Dr Stuart Scougall)。製作這件作品的六位資深提維藝術家是勞里?尼爾森?蒙加托彼(Laurie Nelson Mungatopi)、鮑伯?萬恩?阿普亞蒂米(Bob One Apuatimi)、傑克?亞潤加(Jack Yarunga)、唐恩?布拉克馬杜亞(Don Burakmadjua)、查理?快爾特?庫萬蒂尼(Charlie Quiet Kwangdini)和一位姓名不詳的藝術家。

由於這件作品是為藝術館的觀眾製作的圖蒂尼藝術品,而非真正儀式上所用的圖蒂尼,所以藝術家們選擇了一種不同的木材,但仍然使用了傳統的雕刻和繪畫技藝。

鐵木,以天然顏料著色,274 x 250 x 250厘米(總體尺寸),由斯圖爾特?斯柯高爾(Stuart Scougall)醫生於1959年捐贈

《北平茶莊》伊恩?費爾韋瑟約1936年

伊恩?費爾韋瑟是澳大利亞藝術界最特立獨行、行事古怪的人物之一,但也是一位最受同行敬重的藝術家。他出生於蘇格蘭,遊歷甚廣(還曾去過台灣、香港和新加坡),1953年定居於當時仍很偏遠的昆士蘭州布瑞畢島(Bribie Island)。在那裡,這位避世隱居的藝術家在兩間茅舍中生活工作,遠離現代生活的干擾,專心繪畫。

費爾韋瑟於1929年初次造訪中國,被精彩紛呈、五光十色的大都市上海所吸引。他學會了國語,帶著素描本經由蘇杭一帶的江南水鄉,一路遊歷到北京(當時稱為北平)。著迷北京的他於1935-36年又回到北京小住,在那裡構思了這幅畫作。

這件作品既表現出費爾韋瑟對東方繪畫和書法的認識,和他對西方現代主義的理解,又反映出他在倫敦斯拉德藝術學院(Slade School of Art)學習的人體素描的功力。中國書法激勵他嘗試不同的用筆方法,而中國傳統認為一部完成的作品應該「躍然紙上」,這一思想也影響了他日後職業生涯中的創作方式。

在費爾韋瑟的多幅繪畫和素描中,反覆出現母與子的主題——這可能是他自己童年缺乏家庭溫暖造成的。因父母身在海外,他十歲前大部分時間由幾位長輩撫養。在這幅作品中,一對母子被置於這個和諧小社會的中心位置——反映出藝術家心中珍藏的理想世界。

中國觀眾可能會聯想起老舍在1957年出版的著名戲劇《茶館》,其背景就設在從1898年到二戰剛結束後不同時期的一間北京茶館。

紙板油畫,86.4 x 88.8厘米,由新南威爾士藝術博物館學會於2004年助資購買

《陽台2》布萊特?懷特里 1975年

悉尼海港是世界上最美麗的海港之一。這幅風景畫由一位澳大利亞最知名的藝術家布萊特`懷特里,在其悉尼北岸薰衣草灣的家中繪製。在畫面左上方,可以看到這座城市最知名的標誌性建築:悉尼歌劇院、皇家植物園、悉尼海港大橋及環形碼頭。

懷特里偏愛濃郁的藍色,即澳大利亞天空和大海的特色,因其具有「迷幻般的效果」。這幅畫的靈感來源中,有他的繆斯女神——妻子溫蒂(Wendy),她的裸體出現在畫面的左下方;此外還有20世紀最具創新精神的藝術家之一,亨利?馬蒂斯(Henri Matisse)的風格。畫中流動的線條顯示出來自亞洲藝術,特別是書法的重要影響。

懷特里是一位自學成材的藝術家,遊歷甚廣。他生前最後的畫室和住所位於悉尼Surry Hills區Raper街2號,現在是一座由新南威爾士藝術博物館管理的博物館,於每周五、六、日免費開放。你還可以在博物館門外看到懷特里的一件雕塑作品:一對巨大的火柴,名為《幾乎一次》(Almost Once)(1968年,1991年)。這是他和馬修?狄龍(Matthew Dillon)一起創作的。

布面油畫,203.5 x 364.5厘米,購於1981年

《一流神槍手》 西德尼?諾蘭 1946年

畫面中心身穿自製金屬盔甲的黑色人物就是澳大利亞著名的叢林大盜奈德?凱利(Ned Kelly)(1854~1880年)。你可能在2000年悉尼奧運會開幕式上看到過像他一樣裝扮的演員。

凱利的故事與14世紀的中國小說《水滸傳》中宋江和梁山好漢的故事有許多相似之處。凱利雖是一名罪犯,但卻因為出生貧寒的愛爾蘭家庭,且不畏權威,藐視貪污腐敗的警察,所以成了一名草莽英雄。

此作描繪的是凱利及其同夥藏身維多利亞州的袋熊山(Wombat Ranges)時練習射擊的情景,屬於諾蘭在1946-47年創作的描繪凱利生平事迹的重要系列作品。諾蘭對凱利的興趣源於祖父給他講的故事。諾蘭祖父是一名騎警,曾在1880年參加了對這位江洋大盜的追捕。

諾蘭曾經常評論說,凱利系列雖是描述這名愛爾蘭反叛者,但同樣也是描述他自己。在二戰期間,諾蘭曾從軍隊脫逃,因此有過類似的逃犯體驗。與他以往的很多作品一樣,澳大利亞的風景也是他這幅畫的靈感來源。

作為澳大利亞最重要的畫家之一,諾蘭在1981年被封為爵士。他一生遊歷很廣,包括多次前往中國,並根據在那裡得到的靈感創作了一系列中國風景畫。

硬板日泊林(Ripolin)釉彩畫,90.2 x 121.2厘米,由格力森奧克福(Gleeson O"Keefe)基金會於2010年助資購買

《時鐘運轉的啟示》

烏戈?羅迪納 2011年

羅迪納生於瑞士,現工作生活在紐約,他的許多作品都在探討時間以及時間流逝的概念。

這件作品從標題開始便指向時間。它由52扇彩色長方形窗戶組成,對應一年中的52周。貼牆用的報紙也引出特定的時間——報紙印刷的日期。藝術家對這一過程不加控制,而是讓布展人員選擇報紙。

這件作品是專為本館這一展區製作的,藝術家將其視為「一處讓事情發生的空間」。雖然作品本身是被動的,但當參觀者走到前面時就會變為主動。這些窗戶(其實是覆蓋彩色凝膠的鏡子),不會讓我們看到外面,而是看到反射出來的自己。正是這種反觀自我的感覺以及對時間流逝的暗喻,可能讓我們開始思考,生命無永恆,萬物有盡時。

鏡子、彩色塑料凝膠、木材、顏料、綜合媒材,964 x 746厘米,新南威爾士藝術博物館的約翰?卡多爾家族收藏

《無題(阿拉克爾)》

艾米莉?卡姆?恩格瓦瑞 1992年

原住民藝術家艾米莉?卡姆?恩格瓦瑞來自澳大利亞北領地愛麗絲泉(Alice Springs)東北230公里外的一個邊遠社區。她曾當過駱駝飼養員和牧場工,直到70歲後才提起畫筆,然而卻在生命的最後十年里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據說,她在8年非凡的職業生涯中創作了3000多幅畫作。

但在之前的幾十年中,她一直運用祖先流傳下來的象徵性圖案進行事儀式繪畫。20世紀70年代末期,她開始與「烏托邦女子蠟染小組」(Utopia Women"s Batik Group)一同開展藝術創作,她是該小組的創始成員。但是「蠟染」——即先用熱蠟在布上勾勒圖樣再染色的工藝——並不能滿足她豐富多彩、即興寫意的藝術風格,所以她轉向了繪畫。

她最知名的畫作都運用了類似這件作品中的有力的點陣圖案。在這裡,可以看到她在畫布上混合顏料的方法:在一層顏料未乾時就塗上新的一層,且將畫筆在不同顏料中多次浸蘸,以調出寶石般的色澤。

這件作品以抽象手法展現了她的出生地,阿拉克爾(Alhalker)的風景:從黎明到黃昏,陽光鋪灑荒漠,地上野花盛放,顏色的細微變化,隱喻著四季更迭。

人工聚合顏料布面油畫,165 x 480厘米,Mollie Gowing當代原住民藝術收購基金1992年

新南威爾士藝術博物館其它藏品

藝術館配備普通話導覽員

介紹澳洲藝術、原住民藝術、

歐洲藝術、當代和亞洲藝術的精品

本季電影系列向四位在20世紀初到現今開創新領域的華裔女演員致敬。觀眾可以通過精彩的上海默片、黃金時代的好萊塢、香港的新浪潮,以及近年中國大陸具標誌性的電影,欣賞阮玲玉、黃柳霜、張曼玉和趙濤的風采。

盛鑫煜當代藝術

雙年展 藝博會

國際藝術資訊

國際藝術大獎賽

藝術家國際推廣

END


盛鑫煜▼當代藝術

敬 請 關 注 盛 鑫 煜 新 號 上 線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盛鑫煜當代藝術 的精彩文章:

烏克蘭當代水彩畫

TAG:盛鑫煜當代藝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