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神筆」王鐸是怎樣煉成的?

「神筆」王鐸是怎樣煉成的?

沒有在深夜痛哭過的人,不足以談人生。

此話對於王鐸而言,似乎尤為適用。他的人生分上下半場,如果僅以其前半生而論,誠然勵志典範,多少讚美亦不為過。而其晚年軌跡,卻因選擇「苟活」而灰暗慘淡,引人唏噓不已。

王鐸(1592—1652)

王鐸,明末清初大臣、書畫家。河南孟津人 ,字覺斯,別署煙潭漁叟。書法與董其昌齊名,有"南董北王"之稱 。明時,入翰林院庶吉士,累擢禮部尚書。滿清入關後被授予禮部尚書、官弘文院學士,加太子少保。

從王鐸的一生,可以窺見很多明末清初,文人士大夫的縮影。天下易祚之際,要麼站著守節,要麼跪迎求生,別無他路……

時至如今,已然過去數百餘年,關於「神筆」王鐸的道德評判愈少,而因其書法特色,引發的討論,卻不絕於耳。

(請滑動瀏覽全圖)

王鐸 草書《魯齋歌卷》 1650年作 綾本 手卷

畫心:312×26cm 題跋:133×26.5cm

西泠印社2018春拍

王鐸堪為書法天才,無論遒勁之大楷亦或樸厚之小楷,奔逸之行草,各體皆擅,信手而就。尤其行草,所蘊之筋骨法度,所現之筆鋒體勢,雖取法「二王」,卻並不拘泥於古,觀之剛柔相濟,恢宏勁健。

黃道周曾言「行草近推王覺斯,覺斯方盛年,看其五十自化」;傅山則說「王鐸四十年前字,極力造作,四十以後,無意合拍,遂成大家」;吳昌碩更是贊其「有明書法推第一,屈指匹敵空坤維」。

對於書法,王鐸亦頗為自得,曾自比王羲之,其於《擬山園選集》中云:「二長卷以酬足下,數百年後或有人曰,此王氏換鵝帖也,未可知。 」

王鐸的書法風格與他的人生境遇息息相關,以其草書為例,有研究者將之大致分為三個階段:1、四十歲前為起始期;2、四十至五十歲為求變期;3、五十歲後為成熟期。

筆者私以為,若是分為:1、四十歲前為起始期;2、四十至四十七歲為求變期;3、四十八歲至五十三歲為自化期;4、五十四歲後為成熟期。參照其筆意變幻,似乎更為恰當。

起始期

王鐸少年時,家境甚為貧寒,生計維艱,然其好學,未墮其志,可謂「晚學而仕」之楷模。

12歲時,始臨王羲之《聖教序》,才三年,便字字逼肖。13歲時,始讀書,不過古文數篇而已;15歲時,入庠讀書,時家境益窘迫;29歲時,中鄉試;30歲時,金榜題名,賜同進士出身,後與倪元璐、黃道周同改庶吉士。

按此履歷,王鐸活脫脫「學霸」一枚,依靠「學而優則仕」,終於跳出寒門。

此外,王鐸與倪、黃之交遊即始於此年,時有"三株樹"與"三狂人"之謂,當時書壇崇尚董其昌,此三人取法高古,突破秀逸書風,於時風中另樹一幟。

然如傅山所言,王鐸四十歲之前,規規摹擬前人書帖,「如燈取影,不失毫髮」。以至筆鋒結體偏於平整,未見跌宕錯位之勢。

可見,起始期,王鐸「規規摹擬」的書法如同他的為官方式一樣,小心謹慎,唯恐誤入是非,而且此時魏忠賢得勢,政治十分昏暗。這一點與其幼時家貧,如今總算入仕途,不再為衣食而憂,卻又不得不小心翼翼,如履薄冰的心態類似。

然而其「取法高古,突破秀逸書風」,又與其雖不滿閹黨所為,平素往來者皆東林黨,卻不入復社的想法一致,不安分的衝動開始萌生。

求變期

王鐸對於二王的書法可謂古風浩蕩,十分熟諳。然為求突破先賢桎梏,其書法錯落漸趨於臻妙,筆勢亦務求險絕,始融合諸家,開創自己面目。

對此,沙孟海於《近三百年的書學》一書,曾言:(王鐸)一生吃著二王法帖,天分又高,功力又深,結果居然能得其正傳,矯正趙孟頫、董其昌的末流之失,在於明季,可說是書學界的中興之主。

此時的王鐸,學古卻能直出胸臆,揮灑自如,自然出奇,已然書家代表,蔚為風尚。

事實上,「求變期」的王鐸,雖然面對明王朝的支離破碎,卻依舊滿懷希望,躊躇滿志,因此敢于堅持原則、直言勸君,不懼彈劾權貴,甚至面對庭杖大禍也從容不迫。

如同他的書法風格一般,努力突破舊有先賢的影子,「不破不立」,試圖換之以新面貌。

自化期

黃道周說王鐸的書法「五十自化」,這一點其亦曾在《再跋自書瓊蕊廬帖》中道:「此予四十六筆。五十以後,更加淬礪,仍安於斯乎?」

此時王鐸的書法,用筆沉著痛快,縱橫跌宕,甚富有感染力。馬宗霍稱「明人草,無不縱筆以取勢者,覺斯則擬而能斂,故不極勢而勢如不盡,非力有餘者未易語此。」

「自化期」的王鐸,從回孟津「省親」至李自成攻陷北京,前兩年,幼女、次女相繼過世,此後雙親、妻子又接連病故,沒過多久,三妹死於戰亂、幼子、四子竟又都離世。親人噩耗的不斷打擊,王鐸的書法風格也發生改變,其狂放的草書中,隱現冷靜,逐漸出新意於法度之中。

成熟期

1645年,王鐸與錢謙益等明朝高官在南京的洪武門外,開城投降了滿清。從這一刻起,王鐸往日里的所有為國而滄桑泣血的形象轟然坍塌。

之前與王鐸並稱為明朝「三株樹」的黃道周以死抗清,倪元璐自縊殉節,而王鐸卻選擇苟且偷生,從此自然沒有人會原諒這樣一個氣節有虧之人。

降清後的王鐸,一直為之懺悔自責。曾作詩自嘲:

「人生六十不得意,胸中包藏五斗淚。負日凌雲還自嗤,鼎鼐匡時心已碎。」

從此王鐸開始縱情聲色,每日酩酊大醉,甚至赤腳行走,生病亦不就醫,以此來逃避內心的不安與譴責。

這一時期,王鐸的書法少了扛鼎之力與奮發之氣,卻多了理性與孤冷,這也是其悲劇情懷的痛苦表露。

華麗麗的分割線

王鐸的書法 當以「成熟期」最受推崇,這一時期,他的書風更趨成熟老辣,其狂草技法已臻化境。在降清後的第二年,王鐸在張天政《草書杜甫詩》卷後有這樣一段跋語:

吾書學之四十年,頗有所從來,必有深於愛吾書者。不知者則謂高閑、張旭、懷素野道,吾不服,不服。

此時的王鐸,早已無往日意氣風發,只能以書排遣,但其對於自己此時的書法造詣,卻是依舊十分自信。這一點,由「不知者則謂高閑、張旭、懷素野道,吾不服,不服。」,可窺一二。

王鐸 草書《魯齋歌卷》

綾本 手卷 1650年作

畫心:312×26cm 題跋:133×26.5cm

款識:

庚寅九月重陽後書,魯齋老盟社教弟,洛下王鐸具草。

出版:

1.《書譜》第十卷第三期P19、38-58,書譜出版社,1984年。

2.《書譜》第十卷第四期,書譜出版社,1984年。

3.《智龕金石書畫論集》P196-200,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

著錄:

《文博專家郭若愚》P67,上海書畫出版社,2016年。

說明:

霍達上款。顧蒓、郭尚先、戴鳴皋、韓崶題跋。郭尚先、郭若愚舊藏。

跋文著錄:

1.《中國歷代書法名作賞析》P170,江蘇美術出版社,1989年。(戴鳴皋題跋)

2.《中國書法品評》P232,大眾文藝出版社,2007年。(戴鳴皋題跋)

3.《揚州八怪書法字彙》P143,中國戲劇出版社,2007年。(戴鳴皋題跋)

4.《書法鑒賞》P206,西南師範大學出版社,2009年。(戴鳴皋題跋)

5.《中國書法藝術大師·王鐸》P187,河北美術出版社,2009年。(戴鳴皋題跋)

6.《正統與野道:王鐸與他的時代》P12,文化藝術出版社,2010年。(顧蒓題跋)

7.《墨苑吟屐:中國書法史話》P247,天津人民美術出版社,2014年。(戴鳴皋題跋)

8.《通賞中國書法》P193,長春出版社,2014年。(戴鳴皋題跋)

備註:

此卷作品先後由郭尚先、郭若愚收藏,並由郭若愚家屬提供。

卷後依次有清代顧蒓、郭尚先、戴鳴皋、韓崶題跋。顧蒓題跋於道光四年(1824),韓崶同樣跋於道光四年。可見此件作品是由郭尚先收藏後,於道光四年請友人顧蒓、戴鳴皋、韓崶先後題跋。郭尚先題跋曰:「此文安入國朝後書」。王鐸作此卷在順治七年,故所言不虛。

戴鳴皋題跋曰:「元章狂草猶講法,覺斯則全講勢。而魏晉之風?埽地矣。然而風檣陣馬疏快人意,魄力之大非趙董所能及」。

……

鈐印:王鐸之印、煙潭漁叟(2印參見《中國書畫家印鑒款識·王鐸》54印,125頁)

鈐印:王鐸之印、煙潭漁叟

相關出版:

此幅魯齋歌卷,為王鐸1650年所作,其時王鐸人近暮年,為書法風格成熟期。王鐸的作品,以臨作居多,書寫自作詩歌並不常見,而專為友人而作,更是尤為難得。

霍達(?~1661),號魯齋,陝西武功人。崇禎四年(1631)進士,官御史。順治間,授監察御史,擢大理寺少卿,後官至工部尚書。好藏書。

而贈予魯齋之作,在順治四年(1647)二月,王鐸就曾作《為魯齋義兄臨閣帖卷》。又有《魯齋送筆歌》云:「眼昏還作綿里鐵,交好意氣書淋漓。」由此可見二人時相過從,情誼非同一般。

本卷中,王鐸言及魯齋,流露出甚為賞識其才華,希望朝廷能夠重用。

「霍君才,大方家,有鐵石之心膽;有開濟之生涯。未知肯容此大器置之明堂否?否則掣肘齟齬而令三世其身於煙霞……噫。英雄舍爾復尋誰。」

王鐸 草書《魯齋歌卷》 局部

而提及自身則難掩消極悲涼之心。

「我實自恧,巢繇為伯仲……念予惷懶在心目,面病高奔階草綠……臞鸕爊鯉須爛醉,低身攢眉恥何為……將老至,又何游?」

王鐸 草書《魯齋歌卷》 局部

王鐸與霍達,本為明朝遺臣,一同降清,似乎更有理解彼此境遇。

事實上,霍達的確為官清正,善察下情,當初降清時,奉命巡按福建省,安撫流亡百姓,剿除盜寇,維護地方安定,使戰亂之後迅速恢復生產。契合詩歌所言「至今甌閩人歡喜,海濤羅剎氣厄開。」

王鐸 草書《魯齋歌卷》 局部

一切如王鐸詩歌中所寄託,諸如霍達的才華最終得到朝廷賞識,晉陞為兵部尚書,加太子太保,後又調任工部尚書兼督察院左都御史。

而王鐸卻在仕途,逐漸遠離政治中心,鬱鬱寡歡又不斷自責的他,只得借酒消愁,而且他還立下遺囑,死後用布素殮,壟上無得封樹。

或許對於王鐸而言,死易,活著卻更難。誠然,在創作《魯齋歌》的同一時期,王鐸曾用狂草書寫了九首五律,贈給他十幾年前避亂懷慶府時的地方官沈石友,自道心曲:

「相見舍千淚,何心濁酒罍。悔不棲耘斗,翹翹望故山……放懷何寂寞,無處非花源。聽歌忘拭淚,善謔學藏身。」

王鐸後悔自己當初為何不徹底歸老田園,如果這樣,而今也不用飽受自己內心的折磨。此卷與《魯齋歌》相互印證,道盡了王鐸晚年的尷尬與無聊、彷徨與空虛。

更為諷刺的是,在一百多年後,乾隆命人編寫《明季貳臣傳》,王鐸列名於《貳臣傳》乙編,而霍達位於《貳臣傳》甲編。

乾隆命人編寫《貳臣傳》的初衷,在於「崇獎忠貞」、「風勵臣節」,此時的滿清已經完成外來者到統治者的身份轉換,社會穩定,因此要從思想上要打擊「識時務者為俊傑」之人,不允許投降者獲得好的身後評價。否則當清朝發生危機時,不就等於變相鼓勵大臣「順應天命」,投入新政權。

而《貳臣傳》甲編為對投誠後,對清朝忠心耿耿之人,如洪承疇、祖大壽等,《貳臣傳》乙編則是既不忠於明朝,對於清朝又三心二意,大發牢騷之人,如錢謙益、王鐸等。至於吳三桂等降而復叛,則另編入《逆臣傳》,更是受唾棄。

從王鐸被列名於《貳臣傳》乙編後,可謂是萬劫不復,朝廷借敕編《四庫全書》之際,查毀了王鐸的全部書刊。很長一段時間內,王鐸的書法造詣都不被提及,而且被刻意遺忘或者貶低。

1981年,年近七旬的日本人村上三島以朝聖之心,讓人重新認識到王鐸的書法,如今,書法上更是有「後王勝先王」之說。

結語

如果不從道德角度評判,僅從書法而論,王鐸已臻化境。可是筆者嘗想,若不是明清易祚,導致王鐸的人生突逢劇變,那王鐸的草書,還會有這麼多理性與孤冷嗎?尤其是專為友人而作,更是其真實想法的徹底流露,這些酒後的筆走龍蛇,難道不正是他心底彷徨自責的悲歌?

參考資料:

鄧建民:王鐸草書研究

何東亞:王鐸書法藝術研究綜述

——END——

凡是斯文處,必有同古堂

文:同古堂 ,圖:西泠拍賣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同古堂 的精彩文章:

TAG:同古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