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新房限價時代,買到就是賺到?降價了哭著鬧?

新房限價時代,買到就是賺到?降價了哭著鬧?

GIF

戳藍色字「地心情報局」關注我們喲!

上周,杭州有多個「紅盤」紛紛領出了預售證。例如位於三墩北的萬科融信西雅圖、閑林的綠城梧桐郡……當然還有位於奧體、幾乎是全城關注的融信保利創世紀。

據統計,目前杭州樓市共有20多個樓盤集體「開搖」。而不少購房者喊著「買到就是賺到」,投身搖號大軍,搖一把搏一搏運氣。

買到,真的就能賺到嗎?

買到,要是虧了怎麼辦?

上周,蕭山一位購房者李先生就表示,自己去年在遠洋雁歸里小區買了房,半年的時間,房價不僅沒有漲,反而跌了。

李先生表示,去年以28000元/平米的價格買入的房子,而今年二期出來,價格只有23000元/平米,一平米差了將近5000塊,李先生的房子是建築面積124平米,如果按這樣算,這位購房者差不多要損失60萬左右。

李先生和其他十幾位業主,一同前往項目售樓處,想要「求一個公道」。因為他們覺得自己是被開發商忽悠了,要求開發商補償他們房價下跌的差價。

不過對於這個問題,開發商遠洋地產的一位營銷總監作出了回應,表示「一切以合同為準」。

我們也對比了透明售房網上,遠洋雁歸里最近三次拿出的預售證價格,去年開盤的15號樓,均價在22000-27000元/平米之間,而今年開盤的13號樓和10號,均價在22000-30000元/平米之間,根據不同位置的房源,價格有所浮動。

遠洋雁歸里去年推出的15號樓一房一價圖

遠洋雁歸里今年推出的10號、13號樓一房一價圖

從圖上我們可以看到,儘管三幢樓的單價區間總體來說都相差不多,但是今年推出的10號樓整體單價稍微高一點,位置比較好的房源,單價可以達到30000元/平米。而13號樓的總體來說相較於去年推出的15號樓的價格稍微低一點。

遠洋雁歸里鳥瞰圖

由於新推盤的價格低於往期推盤價格,導致老業主集體不滿到現場與開發商發生衝突的事件,在杭州已經不陌生了。

早在2008年的時候,杭州遭遇樓市低迷,杭州不少開發商終於「摒不牢」開始打出降價的廣告。

典型的如萬科在杭州全面鋪開青年置業計劃,推出了包括白鷺郡東、白鷺郡南、魅力之城、逸品閣等多個樓盤的折扣房源,多為尾盤和小戶型,7.5折-8.5折不等。

不少購房者前腳剛以12000元/平米左右買的房子,後腳開發商就宣布降價,將近30多萬資產瞬間蒸發。

隨後,「降價門」事件一發不可收拾,保利·灣天地的「千人團購」引發老業主抗議,世茂廣場金隅·觀瀾時代名城·湖左岸東廈·東港花苑也出現過類似案例,其中不乏溫州投資客組團前來,輕則聚眾與開發商談判、拉橫幅、發放抗議書,重則動用武力在售樓處「打砸搶」,幾乎有演變為惡性事件的趨勢。

2014年,位於橋西板塊的天鴻香榭里,打出「直降6000元/平米,僅售11800元/平米」的廣告後,發生大規模的老業主房鬧事件。

當時在售樓部里,許多老業主高喊「退房」要求維權。一邊是買房隊伍,一邊是退房隊伍,沙盤被砸,現場一片混亂。

有業主在降價當天以19300元/平米的價格買下該樓盤的房子,腳剛踏出售樓部的大門,開發商就宣布降價,造成直接損失50萬元

除了杭州之外,全國各地的業主在遭遇相同情況的時候,採取的措施都大同小異。比如說景瑞地產,曾經因在江蘇太倉的一樓盤促銷降價達20%,引發老業主齊聚上海總部交涉;首開股份旗下的北京「常青藤」項目的業主維權舉動被首開股份董秘王怡定義為「走火入魔下的胡攪蠻纏」;上海中海·御景熙岸單價直降6000元/平米,數百名業主連日聯名退房維權,甚至有業主被打傷緊急送往醫院;上海·龍湖酈城均價從18500元/平米降至14000元/平米,被300多名老業主「攻佔」售樓處,兩處沙盤被砸毀,「金字招牌」也被砸得殘缺不堪……

@浙元律師事務所律師 王磊

業主的房鬧行為,是明顯沒有契約精神的行為,透露出缺乏誠信的表現。同時,這也會觸犯相應的法律責任,甚至有可能到刑事責任。開發商降價銷售,除非雙方在合同中有約定,或者開發商自願,否則,沒有任何合同上的義務,也沒有法律上的義務,需要將差價退還給合同的對方。換言之,開發商後續的漲價,也不會要求先前的業主補差價。

@順發恆業營銷總監 王潤華

在杭州樓市,一直以來都是有「降價就維權」的情況。說實話,房子畢竟是市場經濟行為,既然簽了商品房買賣合同,起碼的契約精神總是要有的。想想我們狠狠心買下的新衣服第二天就降價了,心裡多少也會不是滋味。儘管一輩子積蓄買的房子,沒多少時間資產損失了幾十萬,是無法接受這個事實。但說到底是預售制的弊端,如果取消了預售制,大家買的是現房就會少出現這類事件。因為買現房和二手房的心態是一樣的,我買了付了款後房子就是我的。你有聽說買二手房買貴了鬧的嗎?期房鬧是因為錢已經付了房子還不是你的。

吐司君站在中立的角度看看,如果自己小區降價就要開發商賠錢,那麼漲的話,開發商可以追著購房者要求補差價嗎?

目前在中央嚴格要求「房住不炒」的市場背景下,想必未來不少一線城市調控房價的力度也絲毫不會放鬆。在「五限」的背景下,新房的售價基本上是嚴格控制在政府手中的,開發商可能更多的只是承擔一個「代建商」的身份,未來因為降價的房鬧現象,恐怕也很難再上演。

圖片均來自網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地心情報局 的精彩文章:

TAG:地心情報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