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日本大阪5.9級地震,17萬戶斷電,電車停運

日本大阪5.9級地震,17萬戶斷電,電車停運

據日本氣象廳測定,2018年6月18日上午7點58分,在日本大阪府發生5.9級地震,震源深度10公里。日本氣象廳提供的自動烈度速報顯示,包括大阪北區在內的震中地區JMA震度為6弱,京都等地JMA震度為5強(下圖)。

(來源:Yahoo Japan)

稍微科普一下,日本氣象廳的JMA震度是一種儀器烈度,但與我國的等級劃分不同。震度最大為7,最小為1,其中5度和6度又細分為5強、5弱和6強、6弱,因此一共是9個等級。6弱的震度,震感已經非常強烈了

據日本內閣官房長官菅義偉在緊急新聞發布會上透露,目前尚沒有收到嚴重震害的報告,震情仍在進一步搜集中。據關西電力相關負責人介紹,受地震影響,大阪府所有電車處於停運狀態,經過本區域的新幹線已中斷運行,當地17萬戶家庭斷電(截止當地時間上午8:20)。

Twitter等社交媒體已經成了獲取當地震情的最快捷渠道。發生在大阪府腳底下的這次地震(都市直下型)雖然震級較小,暫未發現建築結構發生嚴重破壞的情況,但也對人們的正常生活造成了一些影響,並且造成了方方面面的非結構構件的破壞。比如下圖中京都站站台上墜落的LED顯示屏,是典型的加速度敏感型非結構構件。不過墜落成這樣兒了還能正常顯示,質量也是過硬的。

京都站站台設施震害 (Photo: Twitter/@chyadosensei)

再比如下圖中傾覆的衣櫃,也通常被認為是對加速度敏感的非結構構件,但也其實傾覆反應還與速度有關,有待進一步研究。雖說不如結構倒塌那麼慘烈,但如果不幸被那個衣櫃砸一下也挺夠嗆。特別是家裡有小寶寶的,一定要注意衣櫃的固定。

建築內部物品震害 (Photo: Twitter/@yanikun_csun)

非結構構件的破壞往往在中小地震中更加突出。這一方面是因為非結構構件更容易破壞。與經過抗震設計的結構相比,非結構構件往往會在更小的變形(如砌體填充牆)或更小的加速度(如柜子、吊頂)下就會發生破壞;另一方面是因為在大地震中人們的注意力往往被吸引到結構倒塌那兒去了,非結構的破壞容易被忽視

提到加速度敏感型非結構構件,曲研一姐李戚齊同學前兩天剛剛完成了一個關於我國公共建築中常用的吊頂的振動台試驗。載入時的畫風是這樣嬸兒的。

GIF

PGA=1.5g, PGV=0.75m/s, f=3.1Hz

Horizontal + vertical, sine wave

by Q-Lab@IEM

這次試驗的主要目的之一是探索對吊頂破壞有較大影響的因素。比如,有人認為豎向加速度是引起吊頂破壞的主要因素,但這次試驗的結果初步表明,雖然豎向加速度對吊頂破壞有所影響,但水平加速度才是造成吊頂破壞的更主要的因素

再比如,吊頂一直被視為加速度敏感型非結構構件,從而在確定其易損性時以峰值加速度作為單一的工程需求參數。但從初步的試驗現象上看,即使峰值加速度相同,改變載入的峰值速度和頻率,吊頂的破壞情況會有非常顯著的差異

然而不幸的是,李戚齊剛寫了一篇以峰值加速度作為單一的工程需求參數確定吊頂的地震易損性的論文,緊接著就做了個實驗說『這樣不好吧~~~』。來來來,我們為這種勇於自我否定的精神鼓個掌

流言止於實驗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哲設計 的精彩文章:

TAG:哲設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