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速生雞不是激素催出來的

速生雞不是激素催出來的

雞肉汁多肉嫩,價格相對便宜,是很多人餐桌上的常客。然而,「速生雞是激素催的」這一說法讓很多人擔心不已。事實果真如此嗎?

速生雞的學名叫「大快型白羽雞」,特點是長得大,長得快,而且羽毛是白的。這種雞40多天出籠非常正常,完全不用激素催大。它是從國外引進的品種,是目前世界上最重要的禽肉來源。以前在農村,一隻雞從孵出來到長大至少要半年,但是世界糧農組織提供的數據顯示,2012年全球肉雞平均出籠時間為42~45天。德國、美國一些先進的農場已經實現33天出欄,但這一切跟激素毫無關係。「速生雞」的出現和現代良種選育技術的發展密不可分,先進的飼養技術同樣功不可沒。在「速生雞」的不同生長階段需要使用不同的飼料,飲水、溫濕度、光照等條件也要經過優化,讓小雞們快快成長。如果使用激素,雞的抵抗力就會下降,不但不會長得快,反而體弱多病,對養殖戶來講得不償失。此外,激素也很貴,用了還會增加成本。

還有人在網上見過「8條腿」的雞,它長著很多翅膀和腿,發貼人說這是快餐業培育出來的怪胎。實際上,那張圖片是用軟體做出來的。雖然快餐業對雞翅、雞腿的需求量很大,但並不存在8條腿的特殊品種。從育種的角度來說,食品生產商們倒是希望能培育出8條腿的雞,可現代生物學技術還沒有先進到這種程度。生物技術對基因的「定點操作」僅能針對某個具體的性狀,比如轉基因的黃金大米。對於數量性狀的精準操作目前還無法實現。大家有時會在網上看到雙頭蛇、五條腿的牛蛙等奇怪的動物,它們都屬於畸形,無法遺傳,也無法在大規模養殖中實現。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光明網 的精彩文章:

中科院快速響應光電探測晶體材料獲進展
粽香巴中 市民端午爭先購買粽子

TAG:光明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