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James Lewis:新技術的採納是一個組織變革的過程

James Lewis:新技術的採納是一個組織變革的過程

至頂網伺服器頻道 06月19日 新聞消息(文/李祥敬): 在技術變革快速發展的今天,技術在企業創新和轉型的過程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面對如此眾多的新技術,企業都會面臨這樣一個難題:一方面需要採納先進的技術,驅動企業的業務創新;而另一方面,技術投資的風險卻是實實在在的,錯誤的技術選型往往會帶來不可估量的損失。

為了幫助企業解決這樣的問題,全球性軟體諮詢公司ThoughtWorks每年會發布兩次最新版本的技術雷達。它是由Technology Advisory Board(眾多來自ThoughtWorks全球的資深技術專家組成)討論得出的對ThoughtWorks以及軟體行業產生重要影響的技術趨勢和現狀報告,並以雷達形式對各類技術的成熟度進行評估並給出建議,為從程序員到CTO的利益相關者提供參考。

如果說,ThoughtWorks技術雷達解讀百餘個技術趨勢,致力於幫助IT從業者理清技術發展的脈絡,作出正確的技術選型。技術雷達峰會則在此基礎上更深一步,邀請企業CTO、技術決策者現場進行實例解析,解讀技術趨勢。

在近日舉行的2018 ThoughtWorks技術雷達峰會上,ThoughtWorks對2018年的第一期技術(總第18期)主題趨勢進行了解讀,還分設橫跨數據驅動架構、企業級區塊鏈、雲原生DevOps、數字化交互創新、演進式架構、透明化安全六大技術領域的垂直論壇。在活動期間,ThoughtWorks首席諮詢師James Lewis和ThoughtWorks中國區區塊鏈能力負責人劉尚奇接受了記者的採訪,暢談了他們眼中的區塊鏈、微服務、人工智慧等技術變革。

從技術角度看區塊鏈具有深遠的影響價值

目前區塊鏈的火爆程度,大家有目共睹。區塊鏈最早被用為數字貨幣——比特幣的底層技術,同時,數字貨幣也是目前區塊鏈最成熟的應用。但是,區塊鏈技術是否就被局限於作為數字資產的分散式賬本?答案是否定。

James Lewis:新技術的採納是一個組織變革的過程

ThoughtWorks中國區區塊鏈能力負責人劉尚奇

劉尚奇表示,作為一個技術,區塊鏈其實可以脫離比特幣存在。從這個角度看,區塊鏈具有非常深遠的影響價值。ThoughtWorks技術雷達中基於區塊鏈的解決方案被廣泛討論。由於區塊鏈具有降低成本、提高透明度和便於追責等諸多好處,一些企業已經開始利用基於區塊鏈的解決方案來處理業務,而不僅僅是做個概念驗證。

當前,區塊鏈技術的應用實踐逐步展開,湧現出一批創新應用原型。當前區塊鏈在金融領域的應用場景最多,各個金融機構積極開展基於區塊鏈技術的應用創新實踐,如工商銀行的金融資產交易驗證、微眾銀行的銀行間聯合貸款結算清算、陽光保險的航空意外險卡單驗證等。

除了這些,除了金融行業,區塊鏈在能源互聯網、版權、供應鏈管理、政府及公益、房地產交易等領域也湧現出一批應用探索,如螞蟻金服的公益扶貧、海航的集團採購和供應鏈融資等應用。

結合區塊鏈的特質,區塊鏈可以減少商業合作中對中間機構的依賴,也可以減少業務中的摩擦。憑藉區塊鏈協議的保證,增加數據的真實性,安全性和溯源性。依託區塊鏈技術,企業運營管理可以簡單化,合作高效化和成本的低廉化。「不可否認,像任何新興且快速發展的技術一樣,雖然區塊鏈正在趨於成熟,但還是需要評估風險。顯而易見,區塊鏈的『泡沫』在浮現出來。」劉尚奇說。

James也表示,業界遇到最大的挑戰就是基於區塊鏈技術的數字貨幣泡沫越來越大,區塊鏈需要找到適合自身的業務應用場景。「技術需要找到對應的業務場景,區塊鏈技術解決的是信任問題,所以很多應用場景需要從解決信任問題的角度來著手。區塊鏈技術本身,跟我們的商業解決方案是有區別的,它是我們要構建的業務解決方案的一部分。很多時候我們需要更加關注在區塊鏈解決方案上面。」

雖然目前區塊鏈技術在政策監管方面面臨諸多限制,但是區塊鏈技術在企業業務應用場景中具有很大的很大的潛力。企業需要關注未來區塊鏈技術的走向,從而驅動自身的業務發展。

人工智慧下的微服務需要更高級別的抽象

James Lewis:新技術的採納是一個組織變革的過程

ThoughtWorks首席諮詢師James Lewis

作為「微服務」概念提出者,James Lewis 2005年加入ThoughtWorks,目前是ThoughtWorks的總監諮詢師,技術戰略委員會的成員,也就是創建技術雷達的組織成員。他對於大規模企業系統集成有著豐富的經驗,致力於通過小型而互相協作的服務來構建應用。他曾經用微服務構建過大量的系統,同時也是這個不斷增長的社區中非常活躍的參與者。

James表示,現在是一個技術發展非常快的時代,對於技術人而言,不管是雲計算技術還是人工智慧,對於技術開發都產生了非常大的影響。特別是人工智慧技術,需要我們站在一個更高的抽象級別去解決更複雜的問題,現有的工程實踐需要被更新。

比如伺服器端與瀏覽器的關係正在發生巨大的變革。曾經伺服器端為王的時代,大部分時間我們希望把業務邏輯放到伺服器端上。但是隨著容器技術以及PaaS相關技術的崛起,伺服器端的工作越來越多被PaaS平台本身接管。

這樣的一個發展結果就是前端的複雜度在增加,另外一方面後端的複雜度也在減少。優化用戶體驗的內在需求不斷提升瀏覽器的功能多樣性,許多後端服務也在這個過程中變得更加簡潔。

為了實現更好用戶體驗的追求,企業正在持續地把功能裝進瀏覽器里,許多後端服務因此變得越來越薄,複雜性也因而降低。企業藉助自動化的後端應用程序開發,用微服務的架構方式開發應用,以API的方式呈現出來,輸入輸出都非常清晰明確,後端反而變成了一個相對比較簡單的工作。

對於微服務,James認為,雲計算以及容器技術的發展讓微服務面臨很多新的發展方向,降低了構建、部署和運維微服務的操作複雜性。使用微服務構建的產品和系統的團隊廣泛採用了基礎設施的自動化技術。各個團隊在廣泛使用基礎設施自動化實踐的另一個領域是在生產環境中管理各個微服務。

於是,為了實現數字化轉型,企業紛紛建立屬於自己的數字化交付平台。這樣的平台讓代碼從遷入到部署到生產環境變成完全一個自動化的過程,並且提供開箱即用的監控和運維支持。

James指出,微服務不是「萬金油」,企業需要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進行評估是否需要進行微服務化。在構建微服務過程中,軟體的組件化需要考慮匹配度問題。當各個組件成為各個進行遠程通信的服務後,比起在單一進程內調用各個軟體庫,此時的重構就變得更加困難,測試也會變得更加複雜。

另一個問題是,如果這些組件不能幹凈利落地組合成一個系統,那麼所做的一切工作,僅僅是將組件內的複雜性轉移到組件之間的連接之上。這樣做的後果,不僅僅是將複雜性搬了家,它還將複雜性轉移到那些不再明確且難以控制的邊界之上,造成了服務之間雜亂的連接。

最後,微服務實踐還要考慮團隊成員的技能水平。如果沒有充分的前期準備實踐,微服務化往往不是減少了雜亂,而是讓事情變得更糟。

結語

新技術的採納不是「拿來主義」,而是一個「入鄉隨俗」的過程。新技術不光是一個技術問題,也是一個組織變革,因為這會給組織團隊人員的技能能力帶來挑戰。很多技術員看技術就是純技術,但是對於一個組織來說,這還涉及組織變革。

「採納一個新技術,要考慮到人員能力的適用性,新技術對他們的技能要求以及他們對新事物的恐懼。只有這樣,在一個組織變革中,人扮演了重要的角色。這也是企業實現數字化轉型的關鍵。」James最後說。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至頂網 的精彩文章:

英特爾證實:將在2020年發布獨立GPU
CEBIT 2018:帶你看那些中國企業的精彩亮相

TAG:至頂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