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決定太平天國命運的一座城市:曾先後三次攻佔的「武漢三鎮」

決定太平天國命運的一座城市:曾先後三次攻佔的「武漢三鎮」

1861年3月,太平天國英王陳玉成所部攻克湖北黃州,兵鋒直逼漢口,結果面對英國人的干涉,又因為安慶危在旦夕不得不撤軍而回;1861年6月,在江西轉戰多日的太平天國忠王李秀成,揮師湖北攻佔湖北武昌縣,逼近武昌,結果在得知英王陳玉成撤軍的消息後,也轉而在7月退入江西,到了9月就撤回浙江。

這是太平天國存在的14年時間中,最後一次距離武漢三鎮這麼近,從此之後太平軍別說逼近武漢三鎮,甚至連涉足湖北都成為一種。雖然,武漢三鎮與太平天國的天京有千里之遙,但是武漢三鎮的得失,對於太平天國來說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一方面,地處"江北之北,河之南,自稱為漁米之地"的湖北,的得失關係到太平天國整個國家的財賦稅收,能讓"年京(天京,今南京市)內所持以無恐者"。另一方面,武漢其實是關乎整個太平天國的第一道屏障,所以太平天國干王洪仁玕,有言道"夫長江者號為長蛇,湖北為頭,安省為中,而江南為尾。今湖北未得,倘安徽有失,則蛇既中折,其尾雖生不久"。

但是,當陳玉成和李秀成的兩路大軍先後遠離武漢之後,不僅宣告了1860年太平天國蘇州軍事會議上決策的"第二次西征"的戰略任務徹底失敗。同時,也宣告了太平天國再一次奪回武漢三鎮的作戰企圖宣告破產。讓從1853年定都天京以來,就一直處於戰略防禦局面的太平天國,局勢更加危急。

摧枯拉朽,20天攻佔武漢三鎮

其實,太平軍對於武漢三鎮再熟悉不過,這是太平軍攻克的第一座省會級城市。從1851年金田起義以來,太平軍雖然也是一路披荊斬棘,攻克了諸如永安、岳州等一系列清軍控制的城鎮,但是面對桂林、長沙這樣的省會一級城市,太平軍往往是鎩羽而歸,尤其是長沙城下還折損了西王蕭朝貴,對於太平天國日後的發展影響尤為深遠。所以,太平天國幾乎是一路行軍,一路被清軍圍追堵截。直到1852年太平軍在湖南先後攻克了益陽、岳州之後,得到了稍許的喘息之機,同時在獲取了清軍遺留的大批輜重之後,又獲得了補充軍力的良機。更為關鍵的是,太平軍利用這個階段建立起了一支屬於自己的水師,雖然這支水師不過是岳陽的5000船戶,以及他們所駕馭的小舟。但是,就是這樣聊勝於無的水師,終於讓太平軍獲得了水陸並進的能力。

到了1852年12月22日,太平軍逼近了武漢三鎮,其中水軍抵達武昌城外的鸚鵡洲,陸路部隊駐紮武昌東門外。此時,防守武漢三鎮的清軍大約1.5萬人左右。其中的主力是原本駐守在武昌周邊的3000餘軍隊,以及由總兵常祿、王錦繡帶領的千餘人從湖南趕到援兵,不過這千人是用繩索吊入城中的。另外,招募洞庭湖漁戶2000餘人為漁勇,招募湖南木幫壯勇2000人,招募噹噹地練勇1400人,各種團練近萬人。此時的太平軍,雖然號稱水陸大軍近10萬,但是多有老弱婦孺,真正的作戰兵力不過幾萬人。

不過,由於一路征戰,此時的太平軍已是百戰精兵,更兼有水陸兩路大軍。武漢的清軍不敢再城外作戰,全部撤入城中,嬰城固守。而且,太平軍在永安建立起的"五軍主將制"和"軍師負責制"也在發揮巨大作用。尤其是以楊秀清為首的太平軍的軍事指揮高層,經過1年多的歷練也逐漸在成熟了起來。12月26日,太平軍對武昌城發起了第一強攻。在清軍的防守下,太平軍無功而返。但是,由於清軍在清除武昌外圍據點時,放火焚燒了很多民居,結果當地百姓向太平軍提供了清軍詳細的城防布局。於是,東王楊秀清命令太平軍用鐵索連巨舟的方法搭建了兩座浮橋:一道從漢陽鸚鵡洲至武昌白沙洲;一道從漢陽南岸嘴至武昌大堤口。讓太平軍可以從兩翼對武昌城發起攻擊。就在太平軍對武昌城的圍攻部署完成之際,清廷的援軍到了。

一路從廣西追蹤到武漢三鎮的向榮來了。這支清軍最後的機動部隊,在抵達武漢附近,由於向榮不敢孤軍深入,所在的柏木嶺附近駐紮下來。在彙集了和春、秦定三、馬龍等各路援軍之後,清軍開始向武昌城進發,意圖與武昌城內的清軍建立聯繫,形成內外呼應之勢,迫使太平軍解圍而退。但是,當清軍進至長虹橋、洪山一線時,撞到了一道結結實實的牆上。這道長牆,是與太平軍修建浮橋同時進行的,為的就是阻擊尾隨而至的清軍。經過激戰之後,清軍雖然在長虹橋等處遭遇挫折,但是攻佔了城外的一處制高點--洪山,距離武昌城僅僅只有3里之遙。很有可能遭遇清軍反包圍的太平軍,立即開始對洪山發起了反擊。面對太平軍的瘋狂反撲,害怕孤軍深入被太平軍包圍的清軍,主動後撤。清軍的解圍在實際上宣告了失敗,而太平軍對武昌城最後的攻擊則即將展開。

由於在12月26日的初次進攻中,遭遇到了挫折的太平軍深知採用強攻不僅很難攻克武昌城,只能增加不必要的傷亡。於是,出身燒炭工人的東王楊秀清,想到了利用土工作業,放置炸藥,轟塌城牆的方式進行攻擊。而且,此時太平軍不僅有出身於兩廣燒炭工人的"老兄弟",還在湖南招募了"掘煤夫二千餘人",組建了一支專門負責土工作業的"土營",主要負責"私挖地道,暗置地雷,以轟城牆"的任務。當然,能讓太平軍更進行"炸藥爆破"的條件是,太平軍在岳州獲得了當年吳三桂儲存的大批火器和炸藥,保證了太平軍有充足的炸藥可用。

於是,太平軍選擇在被太平軍完全控制的城西地區進行土工作業,而進行爆破作業的目標就是"文昌門"。為了避免清軍發現,太平軍土營在距離城牆較遠的地方開始了挖掘作業。太平軍土營,在黑暗,潮濕的地下,掘開三條地道。經過晝夜施工,很快挖到了武昌城下之時,被埋在地下的一排木樁擋住去路。於是太平軍掄開大斧,劈開木樁,最終將地道徹底挖通。不過,,面對城基厚達20米的武昌城,如何能一舉轟塌城牆,讓太平軍戰士們犯難了。最後,太平軍戰士找來幾口棺材,把炸藥包往裡面裝滿,形成了"原始的集束炸彈",然後拖到文昌門下的地道中。1853年1月11日,武昌城文昌門下的爆破裝置安裝完畢,攻城部隊也開始集結。1853年1月12日,趁著清晨的雨露,清軍酣睡未醒之時,太平軍戰士點燃了葯信。隨著幾聲巨響,"文昌門城頹二十餘丈",早已枕戈待旦的林鳳祥、李開芳、黃玉昆、羅大綱等人率部從城牆缺口殺入城中,一舉攻克了武昌城。

太平軍第一次攻克武漢三鎮之後,立即大肆擴充兵力,在短短的時間裡,聚集了近50萬大軍。然後在1853年2月9日離開武昌,一路席捲了九江、安慶、蕪湖等重鎮,於3月8日進遞江寧。到了3月19日,太平軍就攻克江寧,定都於此,改名"天京"。

不過,曾經佔領並控制20餘日的武漢三鎮,除了在撤離時留下近千名太平軍戰士進行掩護之外,沒有留下一兵一卒,選擇了放棄這座重鎮。

第一次西征,反覆爭奪武漢三鎮

太平天國建都"天京"之後,就立即面臨著清軍的圍追堵截。

雖然,楊秀青等人號稱太平軍擁有百萬之眾,太平天國佔據"天下十之六、七"。但其實,太平軍所控制的區域不過是天京周圍很小的一塊地盤。而且,由於清軍很快就建立起了江北、江南兩座軍事堡壘,如同兩把"鉗子"夾住了天京城。所以,天京就像一座被圍困的孤城,形式岌岌可危。於是,在東王楊秀清主持下,太平天國先要以圍魏救趙的形式,打破清軍的合圍。於是,太平軍以林鳳祥、李開芳等人為首,率所部2萬餘人進行北伐。而對於克屏障天京的長江中上游地區,楊秀清則在1853年5月19日,派出了胡以晃、賴漢英等人率所部2萬多人進行西征。

士氣正旺的太平軍,在胡以晃和賴漢英等人的率領下,很快就在6月10日,攻克長江上游的重鎮安慶。由於安慶對於拱衛天京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於是西征的太平軍決定分兵兩路,一路由胡以晃親自率兵,駐紮在拱衛天京的屏障--安慶;另一路則有賴漢英帶領曾天養、林啟榮等人進入江西。很快就攻克了彭澤、湖口、南康、吳城鎮等地,為太平天國在上游爭取到了一塊不大不小的迴旋空間。不過,此時太平軍的兵力使用已達極限,所以對江西省會南昌進行圍攻的作戰中,連續攻擊90餘日而不能攻克。為了擴大戰果,也為了爭取在上游佔據更有利的局面,東王楊秀清先後派出了國宗石祥禎和韋俊二人,率兵進行支援。而此二人,也成為西征軍實際的領導者。

石祥禎和韋俊到來後,首先是撤去了對南昌的圍困,開始繼續向西對湖北發起攻擊。雖然西征軍在南昌城下90餘人徒勞無功,但是由於兩位國宗親率援兵到來,讓太平軍依舊保持著旺盛的鬥志。所以,很快就在10月進至田家鎮附近並佔據了半壁山,與武昌同知勞光泰、安徽巡撫江忠源所率領的清軍遭遇。由於太平軍有居高臨下的優勢,於是在10月15日,西征軍1萬大軍水陸同時發起攻擊。結果,勞光泰率領的水軍居然不戰而逃,反而將江忠源所部也一同衝擊的潰散。大獲全勝的太平軍,幾乎兵不血刃的佔領了黃州、武昌縣等地。並於10月20日,攻克漢口、漢陽,如果再攻下武昌,那麼太平軍就能第二次佔領武漢三鎮。

此時的武昌城,兵不過3000,而且由於太平軍第一次攻克武漢之後,帶走了近百萬兩白銀。所以,此時的武昌城不僅沒有時間去募集團練,更沒有錢去募集團練。就在武昌危如累卵之時,太平天國戰略進行了調整,開始對安徽加強進攻,意圖鞏固天京上游皖北,同時還派出了翼王石達開主持西征作戰。於是,湖北前線的近4萬太平軍主力東歸,與翼王石達開一起開始了對皖北的經略。剩下的太平軍戰士,一部分渡江開始對武昌城進行襲擾,另一部分則開始在湖北其他地區籌集糧草。所以,並沒有立即對武昌城發起攻擊,反而在11月6日放棄了漢口和漢陽等地,退守黃州,等待援兵。

不過,太平軍在皖北作戰任務很快就宣告勝利,先後攻佔了廬江、六安、潛山等州縣。到了1854年1月,太平軍攻克廬州,曾經在蓑衣渡一戰重創太平軍,並用火炮擊中南王馮雲山的安徽巡撫江忠源也在此戰中殉命。從此,安徽二十二個州縣盡在太平軍掌握之中,成為南京以西有力的保衛屏障。在鞏固了安徽的據點之後,太平軍再一次整頓兵力殺向了湖北。而這一次,剛剛大獲全勝,士氣正旺,兵力雄厚的太平軍,首先面對的是湖廣總督吳文鎔的軍隊。

就在太平軍鞏固了皖北調兵遣將準備再次西征之際,湖廣總督吳文鎔也率領著一支餘5000人左右的水陸大軍在1月19日,逼近了黃州。這支約4000名陸軍,以及湖北按察使唐樹義率領的小型炮船水師,在距離黃州25里的地方安營紮寨。雖然,在2月初,與駐守黃州的太平軍進行了幾次小規模接觸戰,討了一些便宜。但是,讓吳文鎔沒想到的是,2月12日就被太平軍包圍,並發起了猛攻。由於太平軍人數眾多,同時附近鄉民又充當嚮導,太平軍一舉攻克清軍13座營壘,吳文鎔在亂軍中自殺。這下,湖北防線洞開,太平軍一鼓作氣在2月16日第三次攻佔漢口漢陽,再一次逼近了武昌城。

不過,此時的太平軍沒有採取以往的強攻策略,而是採用了"剪除羽翼,完成合圍"的戰術。在國宗韋俊的率領下,太平軍先後佔領崇陽、通城、通山、嘉魚、大冶、咸寧等地。這一輪作戰之後,不僅完全隔絕了武昌城與外界的聯繫,而且震懾了清軍的援軍。清廷所派的援兵借紛紛故不敢接近武昌,湖廣總督台涌統兵2000人坐守德安按兵不動;陝西提督桂明則借口乘馬跌傷,也是裹足不前。只留下里無糧台,外無救兵的武昌孤軍。而且,此時的這支孤軍由於缺少糧餉,毫無士氣可言,沒有任何"困獸猶鬥"之餘勇。讓人感覺到太平軍形成了"瓮中捉鱉"之勢。

到了1854年6月26日,陳玉成率領500人逼近武昌城牆,藉助黑夜的掩護,突然向城牆上開槍射箭進行佯攻,鬧了個不亦樂乎。而混入城中作內應的太平軍士兵在武昌城內開始縱火,於是武昌城亂成一鍋粥。就在此時,陳玉成則率領精銳小分隊在另一個方向,利用繩索攀爬到城牆上,這支精銳敢死隊一面展開大旗高呼"天兵進城"了,一面派人搶佔城門,打開城門放大部隊進城。清軍搞不清有多少太平軍進城,於是紛紛奪路而逃,而太平軍則從東門殺入武昌城,第二次攻佔了武昌。

太平軍第二次攻佔武昌之後,雖然已認識到武漢三鎮對於太平天國的重要性。但是,由於江南,江北兩座大營對於天京的威脅太大,於是太平軍主力再次東歸,只留下石鳳魁、黃再興、陳玉成等率所部人馬駐守衛武昌。為了奪回武漢三鎮,湖廣總督楊霈親自上陣,率領各路清軍一萬餘人對武漢三鎮進行反擊。同時,曾國藩編練日久,士氣正旺的湘軍,也是水陸並進逼近武漢三鎮。1854年10月12日,各路湘軍對漢陽和武昌城同時發起攻擊,寡不敵眾的太平軍經過兩日血戰不得不撤出武漢三鎮。10月14日,被太平軍控制了近百天的武漢三鎮,再次陷落。

武漢三鎮的得而復失,讓太平天國上下感到了震驚。在經過一段時間兵力的集結之後,太平天國南北兩路再次向武漢三鎮殺來。北路,由燕王秦日綱和太平軍的名將羅大綱率領,而南路則由國宗韋俊率領。太平軍北路軍進展迅速,1855年1月開始進軍,到了2月23日太平軍再度攻佔了漢口、漢陽,從江北與武昌城形成對峙。南路軍雖然出發較晚,但是到了3月上旬,就已經逼近武昌城。在太平軍南北兩路大軍的打擊下,清軍潰不成軍,甚至湖廣總督楊霈也不敢進入武昌城,帶著殘兵敗將逃到了德安府。二武昌城,只剩下不到2000清軍進行防禦。1855年4月3日,在太平軍南北兩路大軍的攻擊下,武昌城第三次被太平軍攻佔。這也是太平軍第三次攻佔武漢三鎮,也是最後一次攻佔武漢三鎮。

為了鞏固武漢三鎮,太平天國在武漢積極修建防禦工事,部署軍隊。清廷也集結了10省兵力,準備隨時反撲。雙方從1855年11月開始,圍繞著武漢三鎮展開了激烈的拉鋸戰。雖然清軍一度逼近武昌城下,但是在太平軍堅決的反擊下,湘軍也是損失慘重。甚至湘軍大將羅澤南也在1856年4月,被反擊的太平軍擊成重傷,傷重不治而亡。不過,就在雙方激戰正酣之時,天京事變發生。結果,翼王石達開回師天京,韋俊帶兵撤出武漢三鎮。

或許,石達開和韋俊沒想到的是,太平軍這次失去武漢三鎮之後,再也沒能重新回來。

第二次西征,圍魏救趙的戰略的失敗

天京事變,太平軍早期的領導層幾乎全部覆滅,東王楊秀清、北王韋朝輝被殺,翼王石達開出走。太平天國面臨著更為嚴峻的形式,尤其是天京上游的重要據點,九江被攻破,安慶被包圍。

為了扭轉被動的局面,1860年,太平天國在蘇州召開軍事會議,決定採用圍魏救趙的策略,進行第二次西征。不過,此時太平軍早已沒有了往日的勃勃朝氣,各種王爺形成了大大小小的軍閥,即便是英王陳玉成、忠王李秀成等久經沙場的軍事將領,也難以掌控這種複雜局面。更為嚴重的是,與第一次西征相比,太平軍水師在與湘軍水師的交戰中,早已被全部焚毀,無法形成水陸並進之勢。於是,忠王李秀成提出,在經營一段時間新奪取的江蘇、浙江等富庶之地,然後再"取百萬買置西火輪二十個",然後水陸並進向西進發。可惜,這個老成持重的意見被否定了。

在天王洪秀全的催促下,1860年秋季英王陳玉成從江北出發、忠王李秀成從江南出發,統率大軍沿長江兩岸向曾國藩所部的湘軍的後方重鎮--武漢發動了一次大規模的箱形攻勢。甚至忠王李秀成一度逼近湘軍在祁門的大營,曾國藩甚至都要自殺。但是,無論局勢如何危急,清軍依然沒有放棄對安慶的圍攻。於是,也就出現了本文開始的情況,太平軍的南北兩路大軍,在距離武漢三鎮咫尺之遙時,選擇了撤退。

從此之後,太平軍的戰略防禦之勢再也無法扭轉,雖然在這個階段太平軍也取得過諸如三河鎮大捷這樣的勝利。但是,整個太平天國的命運,似乎已經隨著武漢三鎮的失去,變得如雨打浮萍一般,不由自己掌握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老參謀 的精彩文章:

野戰防空有多重要?看當年擁有裝甲戰車的塔利班如何被騎兵打敗

TAG:老參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