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盤點馬華公會三大漢奸,有的改了姓名和信仰,有的要廢除華文教育

盤點馬華公會三大漢奸,有的改了姓名和信仰,有的要廢除華文教育

在馬來西亞的公民比例中,華人佔23%,印度人佔7%,馬來人佔69%。馬來西亞是除新加坡外,佔據最高比例海外華人的國家。可是,即使華人有23%,那也是二等公民,至今還會遭受到不平等的待遇。而造成今天這一局面的,就是在上世紀50年代中,作為華人政治力量代表的馬來西亞華人公會(簡稱馬華公會)出了漢奸。其中最出名,出賣華人同胞最大利益的漢奸有三個。

盤點馬華公會三大漢奸,有的改了姓名和信仰,有的要廢除華文教育


第一名:陳東海

二戰結束後,馬來西亞尋求獨立,當時在馬來西亞境內有三股勢力:巫統(對應馬來人),馬華公會(對應華人),國大黨(對應印度人)。後來英國殖民當局邀請這三股勢力去倫敦商量關於獨立建國的事。作為馬華公會總秘書陳東海(馬華公會第三號人物,前兩號走不了),代表馬來西亞華人呈上備忘錄與英國政府談判。

此前馬華公會再三交代陳東海一定要他為華人爭取到平等的地位和應享有的公民權利,並且讓英國同意即將建立的政府承認華語為官方語言之一。然而就在談判的前一天,陳東海因為受巫統方面的利誘,竟然把備忘錄丟棄了垃圾桶!

盤點馬華公會三大漢奸,有的改了姓名和信仰,有的要廢除華文教育

結果作為華人代表的陳東海以無條件的方式與英國政府談判。至今華人沒有地位,就是被那華社代表出賣民族利益。當時英國人再三詢問他:馬來亞華人真的沒有什麼要求嗎?陳東海回答:是的!陳東海在談判桌上的另一個過失,就是承認馬來人特權,來換取一些從中國南來謀生的華人成為馬來西亞公民。

其時當時的馬來亞華人不管是不是新來都已是公民,其他州屬在本地出生的也理所當然是公民,華人的公民權已經是個鐵打的事實了。況且這在英國殖民地政府眼中已不是問題,也無須拿到談判桌上來討論。但是陳東海為了向他的巫統主子獻媚,竟然拿這個不是問題的問題當成談判條件,實屬可恥。

這也是馬國憲法規定馬來人擁有特權的源頭。後來馬來西亞國父兼首相東姑阿都拉曼回憶說:馬華公會的代表陳東海抽掉了其中最重要的華人訴求備忘錄,這點連英國人也感到不可思議。後來陳東海還從佛教徒(一說是基督教)改信伊斯蘭教,並改名為默罕默德·達希爾。

盤點馬華公會三大漢奸,有的改了姓名和信仰,有的要廢除華文教育


第二名:陳修信

陳修信是第三任馬華公會總會長陳禎祿之子,此人不會華語,只會英文。1958年,林蒼佑挫敗陳禎祿當選馬華總會長後,以華人占人口三分之一的理由,向當時的首相東姑阿都拉曼提出副首相需由華人出任,而且馬華公會需獲得三分之一的選區。林蒼佑的這個訴求獲得公會和華人的認同。

但是陳俢信藉助他父親陳禎祿的元老派勢力,加上陳東海,梁宇皋,翁毓麟等等英文教育派權謀者與巫統裡應外合架空總會長權勢,逼退林蒼佑,令林蒼佑怒火攻心,宣布辭去馬華公會總會長,飛往倫敦療養身體。從此以後,馬華公會失去了大批支持者,也因此逐漸受到巫統的控制,成為了不能代表華社的華人政黨。

盤點馬華公會三大漢奸,有的改了姓名和信仰,有的要廢除華文教育

第三名:梁宇皋

梁宇皋是馬華公會的創辦人之一,在創立馬華公會之前,他持有中國國民黨籍,陳璧君是他的表妹。由於從小受英文教育,他不識中文,是馬華公會裡英文教育派的一員。1957年馬來亞獨立時,他任馬六甲州長(現改稱為州元首),1959年以上議員的身份出任司法部長,在馬華公會內擔任總秘書職。

他還是《1960年拉薩教育報告書》的馬華公會代表之一,在此報告書中他完全鄙視華文教育,認為英文教育才是明智的選擇,《拉薩報告書》強調取消華文學校,廢除華文教育,成立以馬來語為主的國民中學。後來還聯合巫統,取消教華文教師的津貼和恩俸金.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有點意思 的精彩文章:

漢朝歷史歷史知識問答,看你能答出幾道?
白蓮教是邪教嗎?白蓮教的創立及發展?

TAG:歷史有點意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