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新零售時代,四通一達能否被智能城配肢解?

新零售時代,四通一達能否被智能城配肢解?

騰訊創業

創投圈大小事盡在掌握

關注

騰訊創業 | ID:qqchuangye

未來之戰早已在物流端開打。

文 / 石富元

「未來已來,只是還未流行。」這是人們已經習慣的一種表述,用來形容身臨其中的巨大變革。

2016年雲棲大會上馬雲提出新零售,與其說是平地起高樓開創了一個此前沒有的全新領域,倒不如是馬雲觀察到了一些新變化,並預測這股變化會聚沙成塔,形成一股洪流。

無論是馬雲的新零售,還是劉強東的無界零售,他們都在努力強調一個趨勢,即上游供應鏈正在發生深刻變革,而他們都想成為這個變革的主要推動者。

而這其中,尤以社會化的物流樣式變革最為關鍵,為此阿里提早布局了菜鳥,京東則欲獨立物流業務以謀求更廣泛的影響力。

至此,未來之戰早已在物流端開打。

1

被整合起來的城配市場

以外賣為起始,以新零售為里程碑,原本散碎的同城配送市場,開始被各方勢力重新整合起來,朝著即時、智能、集中的方向飛速進化。

目光回到電商出現以前,社會化零售市場主要靠層級制分銷商結構運行,門店是零售終端,貨物在分銷商中間層層調撥。

物流的主要形式是幹線式的整車或零擔貨運,加上以三輪車、麵包車為主的自提式配送形式。

其邏輯是,貨物被廠商和各級中間商統一發到各省、市、縣的貨運站,各終端門店再自己開車到貨運站提貨,最終把產品賣給消費者。

因此,五菱麵包車曾是一個時代的縮影,是很多個體小老闆發家的好幫手。

但電商讓人們開始習慣在家購物,外賣進一步讓人們享受到即時達的便利,消費者被教育的越來越「沒有耐心」,整個零售行業的節奏也變得越來越快。

最早網上買一件東西,十天能到就會很開心,後來是三天,再後來開始追求當日達,而某些場景下開始追求即時達。

在此背景下,一倉發全國的玩法開始過時,貨倉開始越來越前置,離消費者越來越近,甚至演化出了「社區倉」的概念,要通過大數據預測的方式,直接把消費者想要買的東西提前放到他的門口。

電商出現之前,社會沒有多少快遞需求,而且市場分散,組織效力低下,一個國內包裹可能要寄一個月。

電商出現後,隨著電商的爆髮式成長,快遞業也隨之爆髮式成長,遍布全國的倉配中心被建立,數以千萬計的配送運力被組織起來,行業迅速成長為一個五千億規模的集中化高效市場。

同樣的,伴隨著新零售的出現,城配行業開始被漸漸重新整合起來。

原本大連鎖企業才有的倉配一體化業務開始出現社會化服務提供商。

原本小業主自有麵包車拉貨的草根散亂市場開始被貨運網約車模式統一起來;原本無法想像的獨單配送被美團、餓了么、達達、閃送等實現。

原本完全分散、魚龍混雜、草根氣十足的城配市場,開始在各個維度被整合組織起來,一張城市智能物流網已若隱若現。

城配市場的終局目前還不好說,但這個萬億級的大市場,已經開始從碎到看不見,慢慢連成一大片。

2

繞不開的四通一達

聊中國電商和物流,繞不開四通一達,這幾家桐廬系快遞企業都是在2000年以後的幾年內成立,伴隨著電商而生,並幫助電商實現爆炸式發展。

電商發展離不開信息流、物流、資金流,以阿里為代表的電商企業解決了信息流和資金流難題,而四通一達則解決了物流難題。(這裡不講順豐,是因為順豐並非因電商而生,也不完全依賴於電商)

四通一達通過加盟的方式,在全國範圍內的各省、市、縣、鎮廣設配送站,形成一張張覆蓋全國的快遞網,單個包裹可以在任何兩個節點之間實現攬收和送達。

四通一達打造的這個快遞網路和原本的經銷商結構有點像,也是一層一層的,只不過是用配送站代替了門店,用分撥中心替代了貨運站,貨物不再是被動地被調撥,而是主動從商家配送到用戶那裡去。

由於交易信息實現了直達,再加上交易規模足夠大,這張快遞網就可以高效自動運轉,不會在某個節點卡殼。

對比的話,傳統的經銷商網路是個總堵車的慢車道,而快遞物流網則是個不堵車的高速公路。

具體在單個城市中,四通一達的快遞網就像個樹冠一樣,從一個中心點不斷分叉下去,把營養一個節點一個節點的派送下去,不同分支的節點並不串聯。

這樣的結構曾經無比高效,但在新零售的要求下開始顯得力不從心,在城配網路崛起的當下開始危機漸顯。

3

或將被解構的快遞江湖

我們假想一下,如果新零售的暢想能最終實現,即消費者可以在半小時生活圈內買到任何自己所需的產品,那麼貨物就必須提前放在同城的倉庫里,並能實現快速流轉。

新零售沒有線上線下之分,因此新零售場景下,無論是線上的APP還是線下的門店,都需要能在半個小時的時間內為用戶送達商品。

這背後可能需要整車的貨運,也需要集單貨運,更需要獨單配送,但這些都將被動態的執行,靠蜘蛛網式的並聯協同網路完成。

比如為了應對午餐高峰,某個餐館需要火速訂一整車的食材;或者某個生鮮倉貨快沒了,需要緊急用一輛麵包車從多個倉補貨;或者某個顧客買了一份午餐和一份水果,配送員需要一單配齊30分鐘送達。

這些需求都在隨即的產生,被快速的執行,人、貨、倉都在不停的變化,而這絕對不可能被傳統的樹冠式快遞網路所執行。

如果真如馬雲所說,電商已過時,未來是新零售的時代,那麼數日達肯定會被淘汰。

曾經「高效」的快遞網路將過時,尤其是原本的快遞樹冠結構將不再適用,四通一達有可能只剩幹線物流業務仍有價值。

目前菜鳥、京東物流、順豐都在試圖打造這麼一張包含所有的智能城配網,像菜鳥,不僅聯合了四通一達,還不斷投資各種新型配送企業。

至於四通一達,雖然原本的快遞業務很有可能被削弱,甚至肢解,但畢竟其手裡還有數百萬的配送員,如何在菜鳥生態下化整為零,融入新的配送網路,將成為企業盛衰之關鍵。

畢竟無人配送還不成熟,無論是快遞還是城配,都還需要人來完成。且彼此之間的搶人大戰,新聞早已屢見不鮮。

智能城配企業不斷崛起,你覺得傳統快遞公司要如何應對?

歡迎評論區留言,與大家分享哦。

彩蛋:

企鵝數錢小程序已上線!

用最洋氣的姿勢掃遍國內外融資動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騰訊創業 的精彩文章:

新logo丑爆,為什麼羅振宇還堅持要用?

TAG:騰訊創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