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健康 > 高壓高比低壓高更危險

高壓高比低壓高更危險

我們常說的血壓實際上是兩個數值,分別是高壓和低壓。高壓是叫收縮壓,低壓叫舒張壓。以往認為低壓高更危險,但這是一個錯誤的觀點,其實是高壓高更危險。最危險的一種類型是高壓高,低壓低,即二者相差比較懸殊。而高壓和低壓都高,也比高壓高,低壓低更好一點。低壓又稱舒張壓,其實就是心臟舒張時,動脈內的壓力。一般多見於年輕人。這種血壓高是怎麼形成的呢?

其實就是年輕人生活不規律,精神緊張,不運動等,外周小動脈肥厚,致使外周血管的阻力較大,導致了低壓較高。這種小動脈肥厚其實是可以逆轉的,年輕人注意糾正不良的生活方式,不要用藥,輕度高血壓是可以下來的。但高壓一旦升高,其實就是表明,大動脈開始硬化了。大動脈比較粗,它要是出現硬化且比較僵硬,其實就是比較晚期了。而且難以逆轉。

你想,越老的人出現的病是不是比較難治療?因為病的時間比較長了嘛。

為什麼高壓高,低壓低最危險?一方面,因為高壓和低壓差值比較大,就像潮水的漲落幅度比較大,對臟器的衝擊比較大。而且對血管的內膜破壞也比較大,容易發生意外。另一方面,冠狀動脈的供血主要在心臟舒張時,也就是在低壓時,由於低壓特別低,心臟的供血就不足。這種情況也最難治,因為你降高壓吧,低壓也降,冠狀動脈的供血就更少了,豈不是更危險?

高壓高,低壓也高的人,是並存大血管硬化和小血管肥厚的,由於二者的差值不大,對臟器的衝擊影響比較小。因此,對於這三種情況,單純高壓高是最好的一種情況,多見於高血壓早期;其次是高壓和低壓都高;最差的是高壓高,低壓低的情況,這就是高血壓的晚期了。當然了,最好是高壓和低壓都在正常範圍內。

(本文來源於健康報網 圖片來源於網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健康新視界 的精彩文章:

端午節應該吃什麼?端午節吃這些更健康!
女性開始衰老的標誌性部位是哪些?

TAG:健康新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