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緒每天3點起床批閱奏摺,12點吃晚飯,17點睡覺清朝的皇帝都這麼累嗎?
光緒4歲登基,39歲去逝,在位34年,是在位僅次於康熙、乾隆的皇帝,但這是表面現象。他前期是慈禧的兒皇帝,後期被慈禧囚禁於瀛台,是個掛名皇帝,一生都沒有走出慈禧的權力陰影。
他既沒有康熙、雍正那樣的帝王氣魄和手腕,也沒有乾隆那樣過人的智慧和才華,不可能建功立業。不過光緒支持變法維新與對日作戰,值得肯定和稱讚。
光緒親政後,也試圖擺脫慈禧的控制,有所作為。逐漸形成了以翁同和為代表的「帝黨」和以直隸總督榮祿為代表的「後黨」,這也是表面現象,見了慈禧戰戰兢兢的光緒不可能形成領導核心。
甲午戰爭戰敗後,清政府與日本簽訂了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民族危機日益加深,國內變法圖強的呼聲一浪高過一浪。
康有為、梁啟超等聯名上書光緒,提出「富國、養民、教士、練兵」的變法對策,這就是中國近代史上有名的「公車上書」。
光緒派翁同和聽取康有為、梁啟超的變法主張,也召見過康梁。康有為等人大受鼓舞,在北京組織「強學會」,編印《中外紀聞》。
梁啟超、譚嗣同、嚴復等有識之士先後在上海、湖南、天津等地創辦《時務報》《湘報》《國聞報》,為變法維新大造輿論,在全國掀起了「救亡圖存」的浪潮,清政府被迫打開國門。
1898年6月11日,光緒親自頒布「明定國事詔」,推行新政,到同年9月21日結束,這就是著名的「百日維新」。
主要內容包括:
(一)在經濟方面:1、設立農工商總局,鼓勵墾荒、提倡私人辦實業,獎勵發明創造,凡著新書、創新法、制新機器等各種有利生產發展者,賞給官職或給予專利;2、設立鐵路局、礦務局,修築鐵路,開採礦產;3、設立國家郵政局,裁撤驛站;4、改革財政,編製國家預、決算;5、取消滿族旗人的特權,准其自謀生計。
(二)在文教方面:1、廢除科舉制度,取消八股取士,改革考試製度;2、在北京成立京師大學堂,在全國各地設立中、小學堂,提倡西學,下令各省、府州縣,將現有之大小書院,一律改為兼習中學西學的學堂;3、設立譯書局,翻譯外國新書;4、允許創立報館、學會;5、派人出國留學、遊歷。
(三)在政治方面:1、裁撤冗員,撤銷閑散重迭機構;2、廣開言路,允許官民上書言事,嚴禁官吏阻隔。
(四)軍事方面:嚴查保甲,實行團練,裁減舊軍,重練海、陸軍等。
9月21日凌晨,慈禧與榮祿發動政變。慈禧從頤和園趕回紫禁城,囚禁了光緒皇帝,並以光緒的名義,又一次臨朝「訓政」。隨即下令搜捕維新派人士,康有為、梁啟超聞迅逃亡日本。
9月28日,將譚嗣同、康廣仁、林旭、楊深秀、楊銳和劉光第「戊戌六君子」處死於北京菜市口,陳寶箴等維新派數十名官員被罷免。除文教改革的部分內容被保留外,新法全部被廢除。
短暫的變法運動徹底失敗了,光緒被長期幽禁在瀛台孤島之上,曇花一現的政治生命也就徹底結束了,令人感嘆!
慈禧一黨代表了保守、落後,被世界潮流拋棄,中華名族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走到亡國滅種的邊緣。但總賬也不能全部算在慈禧身上,清朝治國理政的格局之低始於康熙。
康熙曾集中兩年多的時間向西方傳教士學習代數、幾何、天文、地理、解刨等自然科學知識,親自測繪皇輿全覽圖,圓明園內設有解刨實驗室,等等。
康熙個人的科學素養很高,但他將科學作為密件放在象牙塔內,沒有開闢科學與科學應用的雙輪驅動的新局面,導致中國與世界科技革命與產業變革的浪潮擦肩而過。
發端於英國的科技革命與產業變革浪潮深刻影響了世界各國的前途命運。日本的「明治維新」運動,就是在追趕西方強國,僅僅10多年後,清政府在1894年的甲午海戰中就一敗塗地。
雖然,從康熙開始,雍正、乾隆直到光緒都很勤政,但因為治國理念的差距,閉關鎖國的行為,導致落後挨打的悲慘命運,現在仍然歷歷在目。
縱觀英國工業革命以來的世界歷史,每一輪科技革命與產業變革都推動了經濟社會的大發展,全球經濟、政治格局隨著進行調整。
擁有關鍵核心技術的國家,經濟發展、軍事強大、文化繁榮,在國際事務中,擁有話語權,成為發達國家。而以出讓市場、資源、能源的國家,在國際分工中處於產業價值鏈的中低端,成為發展中國家。
今天,實現以科技創新為核心的全面創新已經成為新時代的主旋律,世界各國人民的共識,清朝閉關鎖國、積貧積弱的教訓一定要銘記。科學
※歷史老照片:小時候的光緒,小時候的溥儀,圖4是18歲的蔣介石!
※專家不認識載灃,稱是光緒,溥儀大怒
TAG:光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