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陪著孩子的屍體不忍離去:新研究表明,海豚或有悲傷這一情感

陪著孩子的屍體不忍離去:新研究表明,海豚或有悲傷這一情感

在一項最新的研究中,科學家們發現多種海豚都會陪著自己死掉的同伴超長的時間,尤其是那些死掉兒女的海豚母親。這種行為與海豚的腦容量與複雜度有明顯的關係,鑒於集體生活的海豚有著複雜的社會結構,科學家們認為海豚可能存在「悲傷」這一複雜的情感,但這仍需進一步驗證。這項研究發表於2018年6月份的《動物學(Zoology)》雜誌。

圖註:海豚會陪著自己死掉的同伴很長時間,它們在悲傷嗎?

在2016年,科學家們在一次科考中觀察到一條成年的條紋海豚輕輕地將自己死去的配偶推出水面,並在其遺體周圍徘徊了1個多小時。這讓全船的科學家為之動容,沉默許久,很多人都表示,這條海豚一定很傷心。但是,海豚真的有悲傷的情緒嗎?還是這僅僅是一種我們無法解釋的反應或行為?在最近的一項研究中,科學家們嘗試找出了答案。

悲傷,對於人類而言,是強力的社會或家庭紐帶被割斷時會引起的反應。雖然我們已經知道黑猩猩、狒狒和大象都擁有這種複雜的情感,但科學家們尚不能確定其他動物是否有同樣的情況。但可以肯定的是,科學家們曾經觀察到有雌性海豚會背著或銜著自己死去的孩子長達一周或更長的時間,甚至孩子的屍體已經開始腐壞後有些海豚母親依舊不忍離去;而對於那些成對的海豚,雄性同樣會做出類似的行為。

圖註:一位海豚母親,背負著自己死掉的孩子久久不忍離去。

在這項新研究中,義大利海豚研究與保護組織的鯨類生物學家喬瓦尼·比爾茲(Giovanni Bearzi)與同事們分析了從1970到2016年的78份報告,這些報告全部是關於海豚或鯨魚是否有「對死者的溫存行為」的。研究者們發現在88種鯨類動物中,有20種出現了這種行為。這20種中多數都來自白海豚與寬吻海豚屬,剩下的一種則是座頭鯨。

科學家們還比對了這種類似悲傷的反應與鯨類動物大腦的尺寸以及複雜度之間的關係:海豚有著社會結構非常明顯的集體生活,通常有著比鯨魚更大更複雜的大腦。研究人員在論文中指出,雖然這種複雜性只能說明「悲傷」行為更容易發生在海豚身上,但這依舊可以表明,只有具備大而複雜大腦的社會性動物,才有可能出現類似悲傷的行為。

圖註:海豚擁有複雜的社會結構和發達的大腦。

但研究人員又如何能證明這些動物確實是在悲痛呢?在以前,黑猩猩的研究專家觀察到,曾有年幼的黑猩猩因母親去世而拒絕吃任何東西,在消沉了一個月後最終離世。而其他科學家還對遭遇親屬離世的狒狒進行了激素水平檢測,從而確定它們確實處於悲傷的狀態中。

圖註:科學家們已經確認,黑猩猩擁有「悲傷」這一複雜情感。

但是,鯨類動物難以獲得這樣詳盡的記錄,所以比爾茲和他的同事們表示:不管我們如何看待這些行為,鯨類動物是否存在悲傷情緒與它們對死亡的理解仍舊難以定論。

金梅拉動物倡導中心的海洋哺乳動物學家洛麗·馬利諾(Lori Marino)表示:「他們在很謹慎地對待這一結論。」而馬薩諸塞大學的鯨類生物學家理查德·康納(Richard Connor)則認為這項研究非常有趣,並且從進化的角度分析,他表示:「沒有理由認為悲傷只局限在人類身上。」

研究人員們表示,下一步研究可能會非常有挑戰性:比爾茲和同事們說,以後再看到海豚與鯨魚的死亡時,應該在水中對它們的鳴叫錄音,來分析它們的情緒。另外,還可以用無人機來收集海豚的噴水柱,通過對水進行成分分析來判斷它們體內是否產生了悲傷相關的荷爾蒙。

「除了觀察、攝影之外,我實在不知道一個作為科學家應該怎麼做」,比爾茲表示。「以後的研究數據應該能讓我們更好的了解它們。但如果想確認海豚是否真的在悲傷,目前我們只能說『不知道』。」

圖註:海豚母親在陪著自己死掉的孩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科學三葉蟲 的精彩文章:

中國科學家發現了世界上最古老的足跡,來自5.4億年前的寒武紀
人類登月後,月球溫度開始異常上升:宇航員揚塵導致的一場烏龍

TAG:科學三葉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