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一代文壇領袖之魯迅

一代文壇領袖之魯迅

一代文壇領袖之魯迅

網上流傳一段視頻,一位老先生在台上演講,慷慨激昂,博得聽眾陣陣掌聲。他說:「有人曾經問過我,在你成長的過程當中引領你前行的、給你精神能量的文壇領袖是誰?我說那個時候是魯郭茅巴老曹,魯迅,郭沫若,茅盾,巴金,老舍,曹禺。」

*************************

魯迅

(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

魯迅,浙江紹興人。原名周樟壽,後改名周樹人,「魯迅」是他1918年發表《狂人日記》時所用的筆名。

1902年,魯迅以優異的成績被清政府派赴日本留學,入仙台醫學專門學校習醫。

1909年回國,先後在杭州、紹興任教。

辛亥革命後,從1912年到1926年,曾任南京臨時政府和北京政府教育部部員、僉事等職,長達14年。期間還兼在北京大學、女子師範大學等校授課。又曾在國民政府掛職四年,每月工資300大洋。

1930年在瞿秋白的帶領下,中國共產黨在上海創建了一個文學組織「中國左翼作家聯盟」,簡稱「左聯」,魯迅是旗幟性的人物。

其經典作品有《狂人日記》《阿Q正傳》《孔乙己》《祝福》《藤野先生》《記念劉和珍君》《為了忘卻的記念》等。

魯迅一生在文學創作、文學批評、思想研究、文學史研究、翻譯、美術理論引進、基礎科學介紹和古籍校勘與研究等多個領域具有重大貢獻。

毛澤東曾評價:「魯迅的骨頭是最硬的,他沒有絲毫的奴顏和媚骨。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寶貴的性格。魯迅是在文化戰線上的民族英雄。」「魯迅是中國文化革命的主將,他不但是偉大的文學家,而且是偉大的思想家和偉大的革命家。」「魯迅的方向,就是中華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魯迅的作品特別是雜文像匕首、投槍,直刺社會弊端;像發聾振聵的木鐸,剖析人性;像悠然發人深思的靜夜鐘聲,喚起民眾反抗壓迫的革命意識。經常有人問:魯迅現在活著會怎麼樣?我看魯迅活著,他敢寫也不敢寫。在不正常的空氣下面,他也會不寫的,但是更多的可能是會寫。俗話說得好:「捨得一身剮,敢把皇帝拉下馬。」魯迅是真正的馬克思主義者,是徹底的唯物論者,是無所畏懼的,所以他會寫。現在有些作家不敢寫,他們怕挨整。魯迅的時代,挨整就是坐班房和殺頭,但是魯迅也不怕。我看魯迅在世還會寫雜文,要麼被關在牢里繼續寫,要麼一句話也不說。有意思的是,據說魯迅曾經預測在舊社會崩潰、新社會來臨後,自己將要穿著紅背心在上海掃馬路。

就在魯迅逝世前不到一年,即1936年1月,由李小峰(1897—1971)等人於1924年在北京創辦的民營書店「北新書局」出版了《魯迅批判》,作者是李長之,於1935年寫成。李長之這部專著出版,得到魯迅先生大力支持和幫助,魯迅親自看過李長之的稿件,並訂正過其中著作時日。此外,魯迅還贈送他一張照片,刊印在書面上。《魯迅批判》在魯迅研究史上,是第一部成系統的專著,在學術界影響很大。

李長之出版《魯迅批判》之後,屢遭批判和查禁。在國民黨統治時期,它被視為左派讀物予以排斥;在日偽統治時期,它被列為禁書;新中國成立伊始,也受到嚴厲批判。李長之在1957年被劃為右派,《魯迅批判》成為黑書,被封存於圖書館,不許借閱。在「文化大革命」中,曾有工宣隊隊員指著李長之的鼻子說:「是你寫的《魯迅批判》么?魯迅是可以批判的么?就沖著『批判』,你就罪該萬死!」

1976年「四人幫」粉碎後,某出版社曾找李長之接洽再版《魯迅批判》事宜,條件是將書名「批判」改為「評論」或「分析」之類云云。李長之脾氣耿直,他堅持不改。他說:「批判其實就是分析評論的意思。我為《魯迅批判》遭一輩子罪,不改,不出,也罷!」

儘管如此,李長之自己也對該書不滿意,早在《魯迅批判》1943年發行第三版時,他就表示「另寫一部魯迅再批判」。1950年李長之在《魯迅批判的自我批判》一文中,又一次表示「對於本書,願意重寫」的願望。

附:

李長之(1910--1978年),清華大學畢業,師從著名哲學家張東蓀、金岳霖和馮友蘭。是中國著名的現代作家、文學評論家,文學史家。建國後一直任北京師範大學教授,著有《陶淵明傳論》《中國文學史略稿》《李白》等。

李長之晚年身殘多病,仍積極從事學術研究和著述。1978年12月13日病逝於北京,終年68歲。

(聲明:本文根據網路資料整理,特此感謝原作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秋雨舞春風 的精彩文章:

TAG:秋雨舞春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