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魏風骨」陳子昂: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
提到「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我們或許會為這裡壯志難酬的落寞和感時傷懷的苦悶所打動。這首著名的詩歌的作者就是陳子昂。這位詩人和李白、孟浩然、王維、賀知章、司馬承禎、盧藏用、宋之問、王適和畢構稱為仙宗十友,足可見他在當時的影響力。下面讓我們來具體了解一下他——
陳子昂,唐代詩人,他是初唐詩文革新的重要人物之一。因為他曾在朝廷中擔任右拾遺,所以後世稱他為陳拾遺。憑藉自己雄健剛勁的詩歌,他在詩壇上有著「詩骨」之稱。陳子昂年少的時候就十分聰慧,而且他富有任俠精神。傳說當他到了十七、八歲的時候,還「尚不知書」。但是當擊劍傷人之後,他浪子回頭,開始棄武從文,專心投入學習。因為他本是就十分智慧聰明,再加上慨然立志的他謝絕舊時武友的交往,所以在博覽群書和深鑽經史之後,逐漸成為了都能超過自己父輩學識的博聞強記之人。
但是當他懷著自己的經緯之才與濟世情懷參加科舉考試時,卻不幸兩次名落孫山,這對他是十分巨大的打擊。後來他回故鄉金華山研讀,據有關記載:"數年之間,經史百家,罔不賅覽。尤善屬文,雅有相如、子云之風骨",這為他後來的革新文學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到了永淳元年(公元682年),終於學有所成的陳子昂再次入京去參加科舉考試,雖然此時的他仍然不為人所知曉,但是飽讀詩書的他已經和以前完全不同了。他終於在文明元年(公元684年)成功進士及第,終於實現了自己的願望。
進入官場之後,胸懷大志的他關懷天下,同時具有強烈的家國情懷。少年時的那種任俠精神也使得此時的他在初唐詩文革新運動中強調雄健剛勁的「漢魏風骨」。下面這首《送魏大從軍》正體現了他一直強調的這種雄健剛勁的「漢魏風骨」:
匈奴猶未滅,魏絳復從戎。
悵別三河道,言追六郡雄。
雁山橫代北,狐塞接雲中。
勿使燕然上,惟留漢將功。
——唐 陳子昂 《送魏大從軍》
這首詩的前兩句「匈奴猶未滅,魏絳復從戎」運用暗喻手法借用漢代威鎮敵膽的驃騎將軍霍去病「匈奴未滅,無以家為」的典故,抒發了以天下為己任的豪情。藉此可以清楚地意識到邊境上軍情的緊急,也可以感覺到詩人激烈跳動的脈搏。這裡「匈奴」二字,是以漢代唐,借指當時進犯邊境的少數民族統治集團。詩人又把春秋時曾以和戎政策消除了晉國邊患的魏絳比作魏大,變「和戎」為「從戎」,十分巧妙地活用舊時的典故。通過這種巧妙的化用來鮮明地表示出詩人對這次戰爭的看法,並希望友人像「多功」的魏絳一樣殺敵建功,保衛邊疆,同時也從側面說明魏大從戎是御邊保國的壯舉。
接著三四兩句「悵別三河道,言追六郡雄」其中「三河道」點明了送別的地點。他與友人分別於繁華皇都,彼此心裡總不免有些悵惘;但為國效力,責無旁貸,兩人執手相約:要像漢代名將、號稱六郡雄傑的趙充國那樣去馳騁沙場,殺敵立功。這兩句雖然有惆悵之感,而氣概卻是十分雄壯的。
然後五六兩句「雁山橫代北,狐塞接雲中」這兩句是寫魏大從軍所往之地。其中的「橫」字寫出雁門山地理位置之重要,它橫亘在代州北面;詩句中的「接」字,既逼真地描繪出飛狐塞的險峻,又點明飛狐塞是遙接雲中郡,連成一片的。地理位置的重要和山隘的險峻,暗示魏大此行責任的重大。這就為結句作了鋪墊。最後的結尾兩句「勿使燕然上,惟留漢將功」則是借用典故:東漢時的車騎將軍竇憲,他曾經以卓越的戰功,大破匈奴北單于,又乘勝追擊,登上燕然山(今蒙古人民共和國境內的杭愛山)並且刻石紀功而還。作者又一次激勵友人希望他揚名塞外,不要使燕然山上只留漢將功績,也要有大唐將士的赫赫戰功。
這首充滿雄健剛勁的詩歌,充分體現其「感時思報國,拔劍起蒿萊」(這一句出自《感遇·本為貴公子》)的思想情操。其中豪放激揚的感情,慷慨悲壯的語氣,令人讚嘆不已,久久回味……
文字|青舟(三度平台簽約作者)
攝影|方叨叨(三度平台特邀攝影師)
※仕途坎坷多次被貶,他卻以一首落寞的悲歌書寫滄海桑田
※李白晚年寫的這首詩,與《早發白帝城》相呼應,構成一悲一喜
TAG:詩詞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