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抖音日活用戶破1.5億 短視頻將取代長視頻稱霸江湖嗎?

抖音日活用戶破1.5億 短視頻將取代長視頻稱霸江湖嗎?

從暴走漫畫被封到頭騰大戰愈演愈烈,短視頻江湖今年真是紛爭不斷。近年來,隨著互聯網時代發展,短視頻以後來居上的態勢迅速崛起,可謂佔盡風頭,搶佔各媒體頭條。尤其是抖音突然走紅,在各大社交媒體刷屏。近日,抖音首次對外公布最新用戶數據,截止目前,抖音國內日活用戶突破1.5億,月活用戶超過3億。

反觀近年來爆款頻出、天價購劇的長視頻領域,在2018年,無論是電視劇還是網劇,數量上雖然不斷增加,但是質量參差不齊,題材出現同質化,至今沒有爆款出現,播放量也出現下滑趨勢,陷入了發展瓶頸。

「如今抖音的用戶單日消費時長已經和長期處於主導地位的視頻網站的時長一致了。」業內人士表示,「千人千面」的短視頻,已經在挑戰長視頻網站的霸主地位。2018年已過半,視頻領域長短之爭下半場該如何打?

抖音上線不到兩年 用戶體量直逼BAT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經常能在朋友圈看到短視頻刷屏。今年春節期間,短視頻領域的大佬抖音的日活經歷了一輪暴漲,由不到4000萬上升到接近7000萬。6月12日,抖音首次對外公布了其用戶數據,截至目前,抖音國內的日活用戶突破1.5億,月活用戶超過3億。

一年來,抖音短視頻的內容已經從最初的運鏡、舞蹈為主進化到了政務、美食、人文、親子、旅行等更加多元的內容,也因此吸引了更多的用戶參與和使用。目前,抖音主力用戶群體,已經從早期的18歲到24歲,上升到了24歲到30歲用戶。

這個數據在普通大眾看來,只能體現抖音用戶非常龐大,但到底達到了怎麼的程度呢?「日活用戶1.5億,月活用戶3億,已經超過了今日頭條客戶端,接近於2017年底支付寶的日活數量,已然成為今日頭條旗下的戰略級產品。」

業內人士驚嘆道,目前國內市場上超過1.5億日活的應用基本都是BAT的,而抖音在2016年9月上線後,用了不到兩年的時間,日活數量就突飛猛進是極為罕見的。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抖音海外版TikTok的AppStore全球下載量達4580萬次,超越Facebook、Instagram、YouTube等成為全球下載量最高的iOS應用。

隨著互聯網視頻市場的發展變化,百度(Nani小視頻)、阿里巴巴(獨客)、騰訊(微視)等互聯網巨頭們紛紛入局短視頻,它的風頭已然蓋過了長視頻。

長視頻2018疲態盡顯

大盤縮水 爆款不再

近年來,視頻網站的發展也不容小覷。隨著網劇、網綜的快速發展,無論是從投入資金還是節目質量上,愛奇藝、優酷、騰訊視頻等網路平台的自製內容都越來越顯現出超越傳統電視的勢態。再加上網路IP改編、特效、各種大牌明星、新興影視公司的加入,網路自製劇內容逐漸精品化。

據不完全統計,2017年豆瓣評分8.0的劇集作品多達13部。例如,優酷自製劇《白夜追兇》和《軍事聯盟》的播放量分別突破了40億和60億,其中《白夜追兇》的豆瓣評分高達9.0,為整個2017年度網劇最高分。古裝劇《熱血長安》雖然評分稍低,但贏了播放量,一舉突破了百億。

然而,進入2018年以來,互聯網視頻網站與去年大火的場景相差甚遠。從整體大環境來看,今年長視頻領域大盤嚴重縮水,缺乏爆款頭部內容。據統計,從2017年Q1到2018年Q1,全網連續劇日均有效播放遞減了12%;網播量總量,也從去年Q1的480億,減少到了今年Q1的420億;去年的劇集網路播放量,單日播放總量最高能到30億,而今年直到現在,單日最高總量都未超過20億。

雖然上半年《北京女子圖鑑》、《烈火如歌》等劇獲得一定流量,但表現也算是中規中矩,至今未出現一部真正的爆款。「現在的網劇太多了,多不知道如何選擇。」喜歡追劇的王女士表示,以前像《人民的名義》、《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等爆款劇都能成為大家茶餘飯後的談資,如今電視劇選擇越來越多,但能引起大家一起追劇的興趣的劇越來越少了。商場上劇集泛濫,品質卻參差不齊、品控幾乎沒有,題材同質化程度越來越高,連曾在網劇界最受歡迎的青春劇,如今也陷入了收視瓶頸。

新劇層出不窮,都是大明星、大IP、大劇,但有數據分析顯示,有效播放卻只有首集的數據好看點,之後就一瀉千里,反倒是《琅琊榜》《甄嬛傳》這種老劇,點擊播放量歷久彌新。觀眾分層、分眾的趨勢越來越明顯,除了經典老劇能利用情懷喚起大眾的回憶,新的爆款內容不要說點燃「大眾」追劇的熱情,連突破圈層的效應都微乎其微。

長短之爭漸趨白熱化

博弈之道在於看清各自優勢

隨著視頻網站市場的內容供給過剩顯現,搶佔用戶時間無疑是各大視頻平台爭奪的重點。如今互聯網時代,短視頻後來居上,在用戶時長爭奪戰中已然領先。2018中國移動互聯網春季報告顯示,短視頻行業以521.8%的增速位居第一。在全網日活用戶增長最快的APP中,抖音、火山、快手、西瓜四款短視頻類APP全部入圍,其中,抖音拔得頭籌。

「長視頻整體流量幾乎飽和,短視頻正蓬勃發展,兩者相較之下,長視頻的選擇成本非常高,選擇追一部劇集,意味著未來3個月內每天至少需要花費45-90分鐘。而短視頻一般只需要十幾秒,而且創作門檻低、社交娛樂性強、觀看時長短,場所不受限制,十分符合現在互聯網時代年輕人碎片化內容消費習慣。」業內人士介紹,短視頻比較傻瓜式,具有娛樂大眾化的屬性,更容易被大家接受,病毒式傳播、對碎片化時間的佔據都是長視頻無法比擬的。

然而,在日前舉辦的一次行業論壇上,歡瑞總裁趙枳程發表了不同看法,相對於短視頻,他更看好長視頻的變現價值。短視頻帶來的是流量,而要把短視頻做強做大,形成IP是十分困難的。「你會為每條抖音單獨付費嗎?」趙枳程反問道,「所以無論是歐美還是全球大家來看,未來真正的競爭核心還是長視頻內容,包括劇集,這才是收入的核心價值。」

短視頻內容雖然帶來大量流量,但內容把控不嚴,媒體屬性不強,思想性也比不上長視頻,變現存在困境。長期來看,哪個平台能賺錢才不會被淘汰,長視頻容易形成IP,具有一定的變現價值。同時,長視頻對內容要求更加嚴謹,更加適用於新聞和影視劇,考慮到未來XR技術的升級以及人工智慧終端的出現,沉浸式的長視頻將會比短視頻更有優勢。

因此,雖然現階段短視頻的發展速度已然直逼BAT的霸主地位,但是視頻網站要想守住這塊陣地也不是沒有機會,最重要的是認清自身的優勢所在,可以預見的是,未來視頻領域的長短之爭將日趨白熱化。

長短之爭最終比拼的還是內容

2018年已過半,長短視頻之爭下半場該如何打?在4月份的優酷春集上,阿里巴巴文化娛樂集團輪值總裁兼優酷事業群總裁楊偉東就率先提出了「我們的終極對手是睡眠」的概念。在網劇2.0時代已經建立起的豐富內容的基礎之上,作為內容生產者不得不面對的現狀就是:用戶對內容和時間的性價比要求越來越高。在這種形式之下,自然就催生著網劇不得不朝著劇集更短、同時內容更濃的方向升級。

在5月的愛奇藝世界·大會上,愛奇藝首席內容官也提出了要開啟「新短劇時代」,並在此基礎上提出了「黃金時代超級網劇方法論」:在美劇模式的戰略框架內,打造付費劇時代、新劇本時代和新製作時代。

由此可見,在長短視頻競爭搶流量的大環境下,各個平台都在爭分奪秒搶佔用戶的碎片時間。長視頻對於供給方,壓縮劇集長度、提升內容品質可能是短期內應對短視頻競爭的主要策略。打造「短小精悍」的劇集成為了視頻網站的共識。

「好的視頻內容才是留住用戶的王道。」業內人士表示,短視頻除了滿足用戶在短平快信息之外,還需要加大投入力度,鼓勵原創內容生產。在這樣一個競爭激烈的視頻領域,「內容為王」仍是真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傳媒觀 的精彩文章:

TAG:傳媒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