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區的食鹽居然比黃金還貴?四面封鎖之下,紅軍該如何生存
原標題:蘇區的食鹽居然比黃金還貴?四面封鎖之下,紅軍該如何生存
作者:蒼山論劍
從1927年南昌起義後,我黨有了自己的武裝力量。軍隊是要花錢的,隨著軍隊的壯大和形勢的發展,軍隊開支成為一筆龐大的數字。那麼,紅軍的錢從哪裡來?
(一)
1.經濟封鎖
從1927年建立井岡山根據地開始到1931年的4年間,工農武裝建立了10多塊革命根據地,最大的一塊是以瑞金為中心的中央根據地——擁有21座縣城、5萬平方公裡面積、250萬人口。
為剿滅蘇區政權,國民党進行軍事「圍剿」的同時,還想方設法進行經濟封鎖。經濟封鎖,比起軍事「圍剿」,持續性更強,對於經濟基礎主要是單一落後農業的蘇區是致命打擊。當時,蔣介石要求各地「斷絕與共區的一切經濟往來,使敵無粒米勺水之救濟」。
長期的經濟封鎖破壞力究竟有多大?
一方面,蘇區生產的糧食、大豆、木材等農產品銷售不出去,囤聚在手成為賤物;
另一方面,民生與作戰急需的食鹽、藥材、火油、布匹等物資蘇區又無法從外面購入,軍民生活難以維繫。
以食鹽為例,在建立蘇區前,每人每月吃鹽一斤(十六兩),但在建立蘇區後每人每月吃鹽僅為三兩二錢(約120克),減少了百分之八十。食鹽是人體必不可少的,每人每月120克根本達不到每人每月180克的最低攝入量。因為長期鹽分攝入不夠,蘇區軍民體質變弱,身體沒有力氣,嚴重影響了部隊戰鬥力。而食鹽的價格,在蘇區建立前是每元十斤,而到了1933年卻飆升到每元一斤。相反米價則從每擔(100斤)十元暴跌至每擔二元五角。有些地區由於封鎖措施異常嚴厲,食鹽、藥材甚至出現有價無市的被動局面,堪稱貴比黃金。
面對嚴峻的經濟封鎖,蘇區使用各種渠道採購這些緊俏物資,但是這種只進不出的貿易局面最終導致蘇區經濟瀕臨崩潰。從外面購買物資需要使用銀元,銀元大量外流,尤其是在1933年之後,蘇區的市場上就看不到銀元,交易只能以物換物。
2.蘇區經濟開支
蘇區開支主要有兩項:糧餉和開銷。
先說糧餉。1933年7月30日中革軍委頒發的《紅軍官兵伙食、技術津貼、被裝、撫恤和零用標準訓令》中規定:「每人每日發米1斤6兩,外加油鹽柴菜錢,大洋4分。」
以第五次反「圍剿」前,中央紅軍兵力10萬為計,每月糧費需22.5萬元(1933年10月糧價每擔5元),油鹽柴菜錢需1.2萬元,合計23.7萬元。如果算上每人每月2元的零花錢,糧餉開支每月高達40萬元。
然後是開銷。那時候對於節約還沒有大力倡導,1932年以前每月花銷鄉級數百元、區級數千元,縣級萬元以上,也就是說,21個縣級政府的花銷就要21萬元。
加起來,蘇維埃每月經濟開支至少50萬元。
3.錯誤的破壞
在根據地建立初期,紅軍一味打壓中產階級,查抄其財產,導致各地商鋪關門。而對於外面前來蘇區做生意的商人,也沒收其貨物,導致一時間外面無人敢來根據地販賣物資。這不僅使蘇區市場癱瘓,而且還給了敵人口實,將紅軍比喻成「匪軍」。每當打下城池,當地的商鋪全部關門藏物,難以籌措物資。
綜合以上三點,紅軍初期的經濟處境可謂十分艱難。
(二)
那麼,紅軍的錢從哪裡來?
靠原蘇聯的經濟援助?答案是否定的。
我黨建立初期,經費多靠共產國際的援助及各種籌款、募捐。但隨著根據地面積日益擴大,紅軍數量日益增多,這些是杯水車薪。
1932年3月,中華蘇維埃銀行成立,這一機構的出現加上革命先輩們不斷摸索學習,漸漸鼓起了紅軍的錢袋子。
1.發行貨幣與公債
1932年3月,蘇區為粉碎敵人第三次「圍剿」,派出東路軍前往漳州外線作戰。期間共繳獲百萬餘銀元,食鹽、藥品等物資不計其數。這為銀行發行貨幣提供了準備金。
圖:蘇維埃銀行所發行的紙幣
蘇維埃銀行按照「發行紙幣,至少須有十分之三之現金,或貴重金屬,或外國貨幣為現金準備,其餘應以易於變售之貨物或短期匯票,或他種證券為保證準備。」開始發行紅色貨幣。
紅色貨幣在蘇區的流通既方便了物品交易,也為政權穩定金融市場提供了桿杠。
緊接著,蘇維埃先後於1932年6月發行戰爭公債60萬元,10月發行第二期戰爭公債120萬元,1933年8月發行經濟建設公債300萬元,為作戰與經濟建設籌措資金。
2.開展內外貿易
為擺脫薄弱的經濟基礎,蘇維埃銀行主動投資建設,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建立中華鎢砂公司開採鎢礦。當年贛南鎢砂的儲量和產量都居世界第一。而鎢礦是軍事工業的必需品,在國際市場上很緊俏,這讓當時的廣東軍閥陳濟棠甘願違反封鎖政策,與蘇區暗地交易。
從1932年到1934年間,中華鎢砂公司共開採、收購鎢砂4193噸,光1934年的鎢砂收入就達200多萬元。
除了開展建設,蘇維埃政權還成立江口貿易分局與新泉貿易分局管理內外貿易。貿易局通過調動紅軍兵力,打破國民黨反動派經濟封鎖,讓物資得以流通,消除農產品與工業產品的剪刀差。
此外,蘇維埃還通過了專門的商人條例,保障商人合法權益,使得大量外來商人又重新活躍在根據地的貿易市場。
3.稅收與作戰繳獲
1931年11月28日,蘇維埃頒布了《暫行稅則》,通過徵收商業稅、農業稅與工業稅,充盈國家財政。活躍的市場讓商人自由貿易、均分的田地讓農民耕者有田,還有各地開辦的各類工坊,這些都為稅收提供了來源。還有作戰繳獲,如1933年7月東路軍入閩作戰,僅一個月就籌款30萬元,食鹽30萬斤,煤油600餘桶。
(三)
圖:蘇維埃銀行營業部舊址
紅軍的錢從哪裡來?蘇維埃銀行功不可沒。
他們的創始人是誰?
他們是毛澤民、曹菊如、賴永烈、莫均濤和錢希均。
讓人難以置信的是,他們5個人竟然沒有1個人懂得經濟學的知識,就這樣的5個人居然順利運轉起了銀行,鼓起了紅軍的錢袋子。
實際上,在那個年代,革命先輩們活躍在各個崗位,都沒有什麼專家,更加沒有誰天生啥都會、啥都懂。
他們之所以能成功,原因之一是他們一直都堅持調查學習——不急的時候先學後干、急的時候邊學邊干。
為了經營好鎢礦生意,1932年,毛澤民曾前往大余縣鐵山壠礦區走訪鎢礦工人;
為了建立起較為完善的財務制度,杜絕貪污浪費,毛澤民與曹菊如通過認真研究一張國民黨稅務機關的四聯單,最終制定出銀行金庫管理方法;
還有的為了發行貨幣而需要解決的印製與防偽技術,通過不斷學習和調查研究,這些問題最終也被一一解決。
當然,最重要的原因還是一切都為了群眾依靠群眾。
在認識到一味打壓中產階級的錯誤後,紅軍開始保護商人的合法利益。每到一處,紅軍都走街串巷進行宣傳,鼓勵商人開門做生意,不再沒收其貨物。
商人賺到了錢,也解決了根據地物資的貧乏,甚至很多商人自發進行捐款,支持紅軍。
1935年1月,紅軍長征攻佔遵義後組織短期調整。隨行的國家銀行發行「紅軍票」讓戰士購買必需品。為了防止這些「紅軍票」在紅軍走後,成為廢紙,損害群眾利益,國家銀行又在多處設立兌換點,使用銀元、食鹽和香煙等物品將群眾中的「紅軍票」進行回收。
這些做法不僅維護和提高了紅色貨幣的信譽,更重要的是打破了污衊,建立了良好的群眾基礎。
※紅色特工潛伏敵營12年,一人能頂幾個師,與李克農相比肩
※「沒良心炮」並非杜撰,震得敵人七竅流血,美軍至今不知是何物
TAG:兵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