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祛」濕「?閑聊薏米紅豆湯

祛」濕「?閑聊薏米紅豆湯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起,薏米紅豆湯成了祛除濕氣的養生「神葯」,我門診接待的患者80%都問過我一句「醫生,我身體濕氣這麼重,可以吃薏米紅豆湯吧?」讓人哭笑不得。

既然大家都說自己濕氣重,那麼濕氣重有什麼表現呢?

第一「濁」,即穢濁垢膩之意。故濕邪為患,易於出現排泄物和分泌物穢濁糟亂的現象。如濕濁在上,則面部油膩眼屎多;濕邪堵在大腸里,大腸里水分多了,就容易大便溏大便溏粘不成形,糊糊爛爛的,粘在馬桶上,沖一次沖不幹凈,廁紙擦一次也擦不幹凈,要擦好幾次。如果大便氣味很臭,肝門還有灼熱疼痛的感覺,那就還兼有熱邪;濕氣下注,則小便渾濁、婦女黃白帶下過多;濕邪浸淫肌膚,則瘡瘍、濕疹等。

第二「呆」,納谷不香,不思飲食,脘腹痞脹,不想吃飯,吃一點就有點脹,這點尤其在夏季特別明顯,因為夏季外有暑濕,身體的身體狀態又是外熱內寒,又喜歡進食冷飲,常常會傷到脾胃的陽氣,導致脾胃不運化,也就是我們常常說的胃動力不足。有時候脾胃傷濕還可以表現為腹脹痛腹瀉,類似於急性胃腸炎等癥狀。

第三「重」,頭身困重,四肢酸楚,因為濕性重濁。若濕邪外襲肌表,濕濁困遏,清陽不能伸展,就會頭脹身重;如濕滯經絡關節,陽氣布達受阻,則可見肌膚麻木不仁、關節疼痛重著酸楚等。

第四「膩」,尤其以舌苔膩為代表,舌體胖大水滑有齒痕苔厚膩,早晨起來不要著急刷舌苔,先照照鏡子觀察觀察,舌苔厚不見底,又水水的或有涎沫,舌頭胖大甚至有齒痕的舌頭就是濕氣重的舌頭。

如果有以上幾種佔據三種或以上,就可以自行判斷身體的濕氣情況了。

那是不是確定身體確實有濕氣就可以吃薏米紅豆湯了?答案是未必,我們來分析一下薏米紅豆湯再說。

薏米,也就是我們中藥里常用的淡滲利濕葯薏苡仁,主要作用是利濕,兼有健脾的左右,這裡的健脾主要是補脾陰,不是補脾氣,因其氣寒,所以還有清熱的作用,總而來說就是清利濕熱。但是這個薏苡仁,它的氣是往下降的,作用的方向是向下的,因此脾胃虛寒兼有濕熱的患者就不適合直接服用了,直接服用有可能導致脾氣虛陷,如人更累,更沒有吃飯的胃口。

對於脾胃虛寒的朋友,我們有時候會建議他把薏苡仁炒得微黃再吃,炒過的薏苡仁性味會稍溫一點,也算是顧護脾胃的一種辦法。現在市場常見到的是那種又大又白的薏米,但卻不是祛濕熱作用的薏米,中藥薏苡仁體形較小,顏色也偏青一些,《雷公炮炙論》:「若薏苡仁,顆小,色青,味甘,咬著粘牙齒。"所以中藥房裡長得丑的那些薏米才是貨真價實的薏苡仁。

紅豆,中藥學名赤小豆,《長沙葯解》里說它:利水而泄濕熱,止血而消癰腫。直接點明了它排泄濕熱的作用。但是《本草新編》里也明確指出:「赤小豆,可暫用以利水,而不可久用以滲濕。濕症多屬氣虛,氣虛利水,轉利轉虛而濕愈不能去矣。」所以氣虛的厲害的人群也是適合長期服用薏米紅豆湯的。

還需要指出的是,紅豆也要選對,《本草綱目》中說:"赤小豆以緊小而赤黯色者入葯,其稍大而鮮紅淡色者,並不治病。"治病的是那種小粒圓圓的紅小豆,不是那種長長的紅豆。

中醫認為脾主運化水濕。脾虛能導致它運化水濕的能力減退,而導致水濕停聚,濕蘊久而化熱,濕熱又可以阻礙脾運化水谷,消化吸收水谷營養,影響脾胃生化氣血及升清降濁的能力,又能進一步加重脾虛。這種由脾虛生濕的情況,光用薏苡仁紅豆湯收效極微,有時甚至會起反作用,導致脾虛下陷。

濕熱或從外得,因喜食冷飲,酒或者肥甘厚膩而導致的濕熱中滿而正氣尚可的情況下,還可以考慮薏米紅豆湯作為食療輔助清利濕熱。但是喜燥惡濕的脾,有可能被長期的濕熱反殺而虛化。

所以最後考慮吃不吃薏米紅豆湯,其實是考慮正氣與邪氣強弱對比後的結果。而且真的濕氣很重的情況下,光吃薏米紅豆湯,是不夠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大搜羅 的精彩文章:

為何我們提倡物流集裝單元化與標準化?-物流專訪
塑料瓶丟掉多可惜!看看別人怎麼利用的!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