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他從家境貧寒靠撿礦泉水瓶為生,如今資產過千萬

他從家境貧寒靠撿礦泉水瓶為生,如今資產過千萬

有許多成功的企業家,都是從白手起家走到今天這一步的,那麼他們又是如何做到的呢?下面就是一則從白手起家的案例,讓我們來了解一下他創業背後的心酸歷程。

他就是楊磊,楊磊出身於魯西南地區,家境並不富裕。2003年踏入飛洋學院國際貿易實務專業學習,刻苦鑽研國際貿易相關知識及經營理念。因為在校期間,本身家裡經濟條件一般的他,為了更好地完成學業,減輕家中父母的負擔,起初靠收集變賣學校內部的礦泉水瓶。

依託學校的企業大學辦學模式的背景下,在校期間的楊磊就充分利用了暑假及實習時間,深入社會,努力實踐,堅持不懈,吃苦耐勞,積累了豐富的社會實踐經驗。

但讓楊磊有創業的想法還來源於一次青島膠南宏達機械廠實習,親身經歷了從原材料到產品的生產全過程,感受到了在原材料與產品中間高額利潤的價值空間,漸漸萌發了自己將來創業的念頭,但出身農村的楊磊,苦於沒有創業所需的啟動資金。

因為他大學專業是國際貿易實務,老家濟寧金鄉生產大蒜。經過朋友提醒何不運用專業知識做大蒜出口貿易。但當時沒有自己的公司,他就採取了一種巧用資源的方式,依靠別人的公司來做自己的業務,也算實現了自己的第二次創業。

畢業回到家鄉,他發掘身邊的一切資源,利用金鄉大蒜具有防癌等醫療功效,同時也深受西方國家歡迎的優勢,結合自己大學中所學國際貿易專業知識,將金鄉的大蒜出口到英國,獲得了8萬元的利潤,成功賺回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在隨後的幾年時間裡,他利用自己紮實的專業知識,使身邊的相關資源達到最有效的配置,發揮到最大的潛能,幾年的時間,賺到了近400多萬元。有了資本以後,他又選擇了外貿貨運業務。因為做外貿貨運業務,需要經常外出聯繫業務,了解的業務面也越來越寬。

濟寧是個工業城市,他個人對機械方面比較喜歡,利用現有的資金,轉向了機械行業,以設備維修作為切入口,到現在轉變為現有公司的主導產業。

2006年在濟寧市創辦了任城區唐口姜廟鑄造廠,註冊資金400萬元,年收益達500萬元以上,現有職工300餘名,產值過千萬。他創造了三百多個新的崗位和超千萬的新財富。楊磊的企業,從最初維修到生產產品,產值過千萬,現在大約處於創業中期階段,他自己也定位比較准。現在有自己的產品意味著將來也有自己的品牌。

成功是靠積累出來的,並不是短時間就可以取得非常輝煌的成就,不論是白手起家,還是有資金支持也好,都是如此,都需要經過不斷的積累才能成功。

本文來自生意我最行,創業家系授權發布,略經編輯修改,版權歸作者所有,內容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 下載創業家APP,讀懂中國最賺錢的7000種生意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創業家 的精彩文章:

15年的努力,他帶領七匹狼成功走向世界
揭底70家金交所非標帝國:「場外之地」不是「法外之地」

TAG:創業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