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深度剖析當代年輕人的養生論,你們彷彿在逗我笑!

深度剖析當代年輕人的養生論,你們彷彿在逗我笑!

當代年輕人最重要的是什麼?

養生

在朋友圈養生文大行其道的時候,誰還沒看過幾篇諸如《震驚!蜂蜜千萬不能和這些食物同吃》、《神奇!就是因為常年吃它,她八十歲還宛如少女!》這樣的文章……多少大爺大媽一度沉迷養生,無法自拔~

但如果你以為養生只是中老年的事業,那就大錯特錯了~請看熊本熊君為大家做出的正確養生示範:

沒毛病啊!簡直是當代年輕人的典範!網友們立馬跟風而上!

既然知道熬夜玩手機對視力不好,為什麼不改成熬夜玩電腦?

你再看看人家,就很少熬夜!

但馬上就有人尖銳地揭穿了他不養生的本質!

真正的養生還是要輔以中藥:

有沒有來陪我一醉方休的?

真是有理有據,小編深感跟不上時代的步伐!看完你們年輕人這麼親力親為的實踐養生大法,小編突然感覺自己會的都是假養生...

但是小編依然認為:不管新舊真假,融匯貫通才能大成,因此,小編一如既往的要給年輕人普及一下道家的養生:

GIF

老道醫教你真正的養生大法

氣為血之帥,血為氣之母,放下面的大招,調理氣血不足。

一、調脾胃

脾胃是氣血生化之源,《靈樞·決氣》中有「中焦受氣取汁,變化而赤,謂之血」之說,認為血液是通過脾胃運化生成的,脾有統攝血液的功能,所以治療血證必須重視調理脾胃。

飲食調養可多吃南瓜、山藥、蓮子、扁豆、薏米等·健脾益胃的食材。

脾胃有四怕

一怕生,二怕冷,三怕撐,四怕生氣。生冷的食物,如各種冷飲、生的蔬菜水果等,會帶著寒氣進入身體,最容易傷及脾胃。

此外,脾胃最怕撐,飢一頓,飽一頓對它傷害最大。

笑是給脾胃最好的禮物

人憤怒、怨恨或焦慮時,胃和臉一樣充血而發紅;人悲傷、沮喪或憂鬱時,胃就變得蒼白,胃液分泌不足,活動也減少。

道醫也認為,不良情緒會影響肝的調節功能,進而會影響脾胃。可見,學會笑是給脾胃最好的禮物。

二、養肝血

肝藏血,主疏泄,調氣機,有助脾胃運化,因此養肝血是調氣血的根本。

道醫認為「肝鬱則脾虛」,鬱悶暴怒的情緒會損傷肝、脾,導致氣血耗傷。

此外,「人卧血歸肝」,科學研究發現,人在睡眠時,進入肝臟的血流量是站立時的7倍。肝臟血流量的增加,有利於增強肝細胞功能,提高解毒能力。因此,切忌生氣、熬夜,也不要讓身體過度勞累。道醫認為「久視傷血」,坐在電腦前工作時,應當特別注意眼睛的休息和保養,防止耗傷氣血。

敲膽經-生陽氣

每天早上起來,雙手沿著褲線位置來回敲,哪裡痛,哪裡就是毒素淤積所在,要重點敲哪裡。

【方法】每天敲10分鐘,敲到發熱,能促進肝膽排毒,增強身體免疫力,是增強體質的不二法門。

推肝經-排毒

肝經和膽經恰恰相反,它在大腿的正內側,也就是內褲線的位置。

【方法】每天睡覺之前把雙腿彎曲打開,先從左腿開始,雙手相疊按在大腿的根部,稍用力向前推到膝蓋。先左後右,反覆推上50遍就可以暢通肝經、疏調肝氣,使肝膽在睡眠中能充分地排毒,而您做夢都會做美夢。

三、食葯膳

前面說的都是排,但是有排有進,方為上策。補氣可食「四君子湯」,此方出自宋代《太平惠民和劑局方》,有益氣健脾之效。

取人蔘10克、白朮9克、茯苓9克、炙甘草6克,與羊肉燉食即可。補血可用「四物湯」,此方最早出自唐代藺道人所著的《仙授理傷續斷秘方》,是道醫養血的經典藥方。取白芍、當歸、熟地黃、川芎各9克,放入250毫升水中,煎至150毫升時,空腹熱服。

此外,用當歸、川芎、紅花、熟地、桃仁、何首烏、枸杞子、阿膠、丹參等中藥與補血的食材如紅棗、龍眼肉、山楂、菠菜、胡蘿蔔、黑木耳、黑芝麻、豬肝、豬血、烏雞、紅糖等一起,做成可口的葯膳,均有很好的調節內分泌、養血之效。

四、驅濕邪

道醫認為,「血得溫則行,得濕則凝」,濕邪會讓血液瘀滯,經絡不暢,氣血生化受阻,極易導致關節病變、腸胃不適或誘發咳嗽。

千寒易除,一濕難去。濕性黏濁,如油入面,夏天是最好的體內除濕機會,夏天不除濕,冬天就成了濕寒相併,所以氣血運行通暢才可以幫助排出寒與濕。

五、多運動

運動是調養氣血必不可少的環節,有助脾胃將營養物質轉化為氣血,讓人吃得香、睡得好。此外還能疏通經絡,促進氣血運行。

平時可選擇一項自己喜愛的運動,如慢跑、游泳、打球、瑜伽、太極拳等。有心腦血管疾病者運動前要做好熱身,讓關節活動開的同時,降低心臟負荷。

掌握了這五大養生秘籍,保證你這個一年四季舒舒服服的,一點毛病都沒有!大家一起向養生勢力低頭!今天的養生小課堂就上到這裡,不要懷疑,我們精緻的人兒活得就是這麼地健康~不說了,我先去喝口啤酒參茶潤潤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嗣漢天師府 的精彩文章:

TAG:嗣漢天師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