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實際上亡於兵患,如果崇禎換這個辦法,說不定明朝不亡
明朝實際上亡於兵患,如果崇禎換這個辦法,說不定明朝不亡
中國古代起來造反的老百姓其實很單純,他們不是為了別的,只是為了一口飯,要是能吃飽,絕不會冒著生命危險起來造反。朱元璋當年就是這麼給逼反的,後來,李自成也是。他們的區別在於,一個成功了,一個接近成功了。
當然,在明朝末期那個動亂的年代裡面,面對這樣的叛亂,朝廷實施看一些方案,打,招安。但是主要是打仗,這麼說吧,當時明朝的軍隊動不動就幾十萬之眾,軍費開銷之大令人咂舌。這麼說吧,明朝的國庫一年收入100萬兩銀子,用在軍費上的銀子是150萬兩,多出來的怎麼辦?答案是從老百姓身上扣。
老百姓的負擔本來就重,一天能吃個窩窩頭剛剛好,現在好了,你把窩窩頭給變成了糠,本來支持你剿匪的老百姓這下心裏面可就不樂意了。第一年還好,第二年收成本來就不行了,結果你不但不撫恤,反而變本加厲的收賦稅,這些糠都吃不起了。
所以當李自成來了之後,人家都不幫助你官兵了,直接歡迎李自成,口號很直觀:闖王好,闖王好,闖王來了不納糧。
聽見沒,老百姓誇他好是因為他「不納糧」,就這麼一個區別,土匪叛亂越剿越多,軍費則年年攀升。大明焉有不亡之理?
其實在我的印象之中,當時有很多招降成功的例子,但是崇禎是個死腦筋,他招降之後要是安排這些人發展生產,安居樂業,這些人還會反嗎?當然不會了,日子越過越好誰還反啊,除非是有毛病的人。
可惜的是,崇禎的方略從來都是打,但是他忽略了一點,農民真正想要的不是刀架在脖子上的臣服,而是從前那個公平,民主的大明朝廷。倘若崇禎當時能夠鼓勵招安的群眾發展生產,建造幾個模範區昭告天下,大明是不會亡國的。
※孫悟空得到了此人的傳承,如來也畏懼他三分,從此天下無敵
※日本老兵回憶:當年想要在中國生存下去,必須遵循以下幾點法則
TAG:休哥講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