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推進「非接觸性執法」需要重點解決哪些問題

推進「非接觸性執法」需要重點解決哪些問題

為加強城市精細化管理,實現執法效果與社會效果相統一,浙江省玉環市綜合行政執法局積極探索「非接觸性執法」。

所謂「非接觸性執法」,即執法人員利用信息技術手段獲取有關當事人違法事實的證據材料,形成當事人「零口供」下的完整證據鏈;再通過留置或郵寄送達等方式,完成「零接觸」下的告知程序;最後通過法院非訴執行,保障行政處罰執行到位。

「非接觸性執法」規避執法人員與違法當事人產生正面衝突的風險,從一定程度上可以破解當前一線執法環境矛盾衝突激烈的困局。

一、主要做法

(一)提升執法裝備,揪出「躲貓貓」

完善設備保障是推行非接觸性執法的前提。鑒於「非接觸性執法」對前期違法證據的採集要求較高,玉環市綜合行政執法局在為全體執法人員配備執法記錄儀的基礎上,於今年4月選取了全市10處市容秩序違法違規行為高發點進行試點,設置高清電子遠程監控攝像頭。

執法人員可以通過手機客戶端軟體開展24小時不間斷遠程視頻監控取證和管理,為違法行為的有效取證、及時立案奠定了技術基礎。

今年3月,執法人員在巡查時發現,該市雙港路人行道上存在垃圾亂倒現象。因為該路段周邊有多家商戶,在未當場查獲的情況下,執法人員無法確定具體違法當事人。該局隨即加強巡查力度,使出蹲點巡線、突擊檢查、晝夜巡查等「十八般武藝」,但違法當事人卻玩起來了「躲貓貓」。為此,該處被選為遠程監控的試點路段之一。

5月10日17時44分,遠程無線視頻監控清晰地記錄下某經營戶張某某亂倒垃圾的全部過程。在強大的證據面前,張某某承認了錯誤,接受了處罰。

通過這一案例可見,遠程無線視頻監控可為執法人員開展「非接觸性執法」工作提供必要的技術支撐,更能化為城市「千里眼」,全方位、全時段、無死角地監控城市管理中的難點,為違法行為人帶上「緊箍咒」,避免出現執法隊員下班違法行為人「上班」的「游擊戰」現象。

自試點工作以來,試點區域市容環境水平明顯提升。

(二)加強部門聯動,實現「1+1>2」

部門有效聯動是推行非接觸性執法的關鍵。加強與公安、市場監管、交警等部門聯動,能有效解決取證難問題;加強與法院聯動,能有效解決違法當事人拒不繳納罰款、行政處罰執行難問題。

今年4月,玉環市綜合行政執法局在處理一起文具店商戶超門面經營案件中,因當事人拒不配合,執法隊員即對其開展「非接觸性執法」。

首先與玉環市市場監督局聯動,獲取該商戶的營業執照信息和店主相關信息;再與該商戶所在社區聯動,獲取違法行為發生地的監控視頻資料作為證據補強;在行政處罰事先告知書、行政處罰決定書等文書送達時,因當事人拒不簽收,邀請社區工作人員作為見證人進行留置送達。

同時,在案件辦理過程中,執法人員全程使用執法記錄儀進行全程可視化記錄,記錄的內容既能作為案件的事實證據,又能在當事人可能出現阻礙執法行為時,為保護執法人員權益提供保障。

最終,玉環市綜合行政執法局依法對該商戶超門面經營的行為作出罰款人民幣1000元的行政處罰決定,當事人未在規定限期內自行繳納罰款。目前,該案還在6個月的行政訴訟時效內,該局將待訴訟期屆滿後移交法院強制執行。

(三)創新「三色執法」,實行「先禮後兵」

化解衝突是推行非接觸性執法的目的之一。因城市管理以往採用的「接觸性執法」常通過暫扣物品作為「籌碼」換取違法人守法,這讓違法當事人抵觸情緒強烈,也導致群眾對城管工作存在誤解,甚至已經干擾到群眾對城管執法工作的準確理解和客觀評價。

為改變這一現狀,玉環市綜合行政執法局提出「三色執法」理念,即第一次發現違法行為時,對當事人送達藍色溫馨提示單,表明對當事人首次違法表示寬容與理解,望其自行改正;第二次發放黃色提醒單,表明對當事人的違法行為進行提醒告誡;第三次則發放紅色提醒單,表示對違法行為最後的警告;到了第四次才會採取強制措施。

自推行「三色執法」以來,該局共發放藍色提示單80多張,黃色提醒單50多張,紅色提醒20多張,人性化的執法措施不僅減少了執法實踐中的矛盾和衝突,也有效提升了執法隊伍形象,提高了社會認可度。

二、存在的問題

(一)如何打破信息壁壘,建立部門合作「綠色通道」

「非接觸性執法」是以現場執法可視化、違法取證多元化以及法院強制執行保障到位為基本要素的執法機制,這就決定了「非接觸性執法」需要多部門協同合作。

一方面要構建大數據,實現數據共享。加強資源整合,逐步實現與市場監管部門共享企業信息,與交警部門共享車輛信息,與公安部門共享天網信息等,利用數字化、精細化、智能化的科技手段,織密城市管理的「天羅地網」,為「非接觸性執法」提供有力的取證保障。

另一方面要強化司法協作,提升執法效能。建立健全「城管+法院」渠道,探索雙方互設聯絡員、聯絡室等形式,破解執行難困局,解決「非接觸性執法」的後顧之憂,保障行政處罰執行到位。

(二)如何實現兩全其美,平衡執法效率與執法效果

綜合行政執法部門行使的處罰權內容龐雜且都屬於「難啃的骨頭」,尤其在市容管理方面,比如超門面經營、流動攤販、亂堆放物品、亂晾曬等違法行為都具有易發性、反覆性和動態性的特點,違法成本較低,覆蓋面較廣,行政處罰往往只能管理「一時」,違法行為回潮性較強。

「非接觸性執法」雖有法院非訴執行程序作為後盾保障,但申請法院強制執行需要一系列手續和至少6個月訴訟期的漫長期限,無法促使當事人及時整改。

比如,當等到法院對一起不履行超門面處罰決定的案件進行執行時,當事人的店面很可能已經轉讓或停業,加上市容類案件處罰金額一般較低,違法當事人半年多超門面經營所獲取的利潤,可能遠超過該繳納的罰款,違法當事人通過違法行為獲利的空間較大。

此外,綜合行政執法部門經常在各類創建活動中擔當主力軍和排頭兵,承擔高效完成各項整治目標的任務。因此,如何在「非接觸性執法」工作的推動中,平衡執法效率和執法效果,兼顧維護城市秩序和保障社會民生,是當下綜合行政執法部門亟待解決的難點。

(三)如何提高綜合素質,提升基層應對困難能力

非接觸性執法工作打破了傳統的執法模式,不僅需要執法人員改變固有執法理念,樹立「科技+管理」的執法思維,掌握運用信息技術的能力,還需要具備較高的法律素養,避免因證據鏈不完備、程序不到位而引發行政敗訴。

例如,根據法律規定,文書送達過程中本人不在的,可交當事人的同住成年家屬簽收,對於何為「同住成年家屬」就要求執法人員具備法治思維準確判斷。

2014年在河南省某市就發生這樣一起行政訴訟,該市國土資源局的執法人員在處理一起土地行政處罰案件時將法律文書送達給與當事人同住一個院落的當事人父親簽收。後法院審理認為,兩人雖是父子關係且同住同一院落,但已經分門另住,不符合「同住成年家屬」的構成要件,不是適格的簽收人,屬於程序不到位。

在具體實踐中,執法工作面臨的情況錯綜複雜、千頭萬緒,綜合行政執法隊伍尤其是基層執法隊員如何適應和有效運用「非接觸性執法」這一新的執法模式,是個不小的挑戰。

三、建議

(一)加強頂層設計,完善制度保障

一方面,主管部門要加快制定「非接觸性執法」工作的相關制度,明確「非接觸性執法」的定義、適用範圍、程序等,規範執法流程和相關要求;綜合行政執法系統要通過廣泛開展經驗交流、編輯典型案例等方式共同推動非接觸性執法貫徹落實。

另一方面,要努力引起各地政府重視,加大各部門間信息壁壘的整合力度和資金保障,充分發揮「互聯網+」、物聯網、雲平台等載體在城市管理中的作用,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推動城市管理從小城管向大城管、從粗放管理向精細化管理、從突擊管理向長效管理精準發展,切實提高城市綜合管理水平,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

(二)健全培訓體系,完善人員保障

對比公安部門有專門的公安院校和專業的人才培養體系,綜合執法行政部門缺少專業性、系統性的隊伍培養模式。

要建立健全綜合行政執法隊伍科學化、長效化培養體系,培養一批高素質、高水平、高技能的執法隊伍儘快適應綜合行政執法工作所面臨的新形勢。

要通過積極探索和省內高校合作共建綜合行政執法專業、定向委培優秀業務骨幹、經常性開展全系統工作技能培訓與比武、出台執法實務操作指導細則等多種舉措,提升綜合行政執法隊伍總體規範化水平。

(三)建立信用體系,完善配套保障

配套推動社會信用體系建設,打好「非接觸性執法+社會信用懲戒」的組合拳。加快建立一套城市管理領域的信用激勵和懲戒機制,讓失信者「一處失信,處處受限」,並結合報紙網站「曬老賴」、電視廣播「播老賴」、行政審批「卡老賴」等方式,彌補「非接觸性執法」中執行時效過長等方面的不足,推動和保障執法工作,倒逼個人和企業強化守法意識。

總之,現代信息技術的發展為執法方式的創新提供了更多的可能。加強新科技在執法領域的深入應用,有效提升城市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現代化水平,是新時代城管人共同的使命。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合肥城管發布 的精彩文章:

TAG:合肥城管發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