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能制裁韓國隊的,只有VAR了

能制裁韓國隊的,只有VAR了

到目前為止,2018年世界盃首輪小組賽已經結束,世界盃進程完成了四分之一。在16場比賽中,共進球38個,其中點球多達9個,定位球多達23個,創造了點球數和定位球數最多的記錄。

如此之多的進球還要「歸功於」VAR,法國隊就是第一個「受益者」。

6月16日,在對陣澳大利亞的比賽中,法國隊前鋒格里茲曼在禁區內被對方隊員絆倒,VAR視頻助理裁判提醒主裁改判了點球。此舉創造了世界盃史上首次因VAR改判的記錄。

法國VS澳大利亞,通過VAR改判點球

那一天的4場比賽中,共出現了5個點球。

VAR被運用到多場比賽中,比如秘魯對陣丹麥時,波爾森在禁區內對奎瓦的犯規;哥斯大黎加對陣塞爾維亞塞時,普里約維奇的手觸到了杜阿爾特面部......特別是在韓國對陣瑞典的比賽中,因為VAR技術,該場比賽犯規多達43次,創造了到目前為止世界盃的犯規最高紀錄。

「改寫命運」的VAR

VAR的全稱是Video Assistant Referee,意思是「視頻助理裁判」。是利用視頻回放技術,監控與分析球場狀態,幫助主裁判作出正確判罰。

按照本屆世界盃的規則,發生以下四中情況時,VAR技術團隊會提醒主裁判進行改判:是否越位後進球、是否應該點球、是否應該紅牌處罰、核實球員身份。

主裁觀看視頻回放

VAR在場上共有35台攝像機,提供角度更全面的視頻回放,為裁判判罰提供實時性意見。這項技術的最大作用在於,能夠彌補裁判的肉眼觀察不足,糾正錯判、防止漏判。

VAR的技術人員的工作範疇就是提醒場上的主裁判。最終的生殺大權——看不看VAR,要不要改判,仍掌握在主裁手裡。

很多人說,VAR的深度介入改寫了球隊命運,此話不假。

6月18日,在韓國對陣瑞典的下半場比賽中,韓國球員防守時飛鏟放倒瑞典球員,主裁判第一時間沒判罰點球,但經過場邊視頻裁判的提醒,在觀看了VAR之後決定改判點球。最終,瑞典球員格蘭奎斯特主罰點球命中,打進了全場比賽唯一進球。最終,瑞典隊以1:0戰勝韓國隊。

這場比賽把人們「帶回」到了2002年的韓日世界盃。

在那屆韓日世界盃上,韓國隊在小組賽最後一場對陣葡萄牙,主裁判罰下了2名葡萄牙球員,對韓國隊的惡劣行為「裝聾作啞」,韓國球員朴智星的最後絕殺讓葡萄牙隊慘痛出局。如果說這場比賽留有裁判不公的爭議,之後的比賽讓人是有目共睹的。

在1/8的決賽中, 韓國對戰強隊義大利,主裁判莫雷諾先是吹罰給韓國隊一粒點球;加時賽中又將遭受犯規的托蒂紅牌罰下;之後托馬西的進球又被判無效。最終,義大利1:2敗給韓國,意外出局。

韓國球員直接從背後「鏟人」

在隨後的1/4決賽中,韓國遭遇奪冠熱門西班牙,主裁賈馬勒·甘杜爾先後吹罰西班牙隊兩粒進球無效;金泰映的烏龍球被誤判為有西班牙球員犯規,而華金助攻莫倫特斯絕殺又被誤判華金帶球出了底線,最終,韓國在點球大戰中戰勝西班牙。

就這樣,韓國依仗著臟球和黑哨一路闖進四強。

但打臉的在後面。

義大利《羅馬體育報》在三年後的2005年5月29日頭版刊出爆炸新聞,確定2002年的世界盃為假球,背後不為人知的醜陋真相逐一浮出水面。《羅馬體育報》直言,義大利和西班牙是受害者。

那屆世界盃也成為足球歷史上的巨大污點。

試問,如果當時的賽場上運用了VAR,韓國隊還能打入四強嗎?16年後的今天,VAR改寫了韓國對戰瑞典的結局,恰巧也應徵了中國的那句老話「善有善報,惡有惡報」。

當「上帝之手」遇到VAR

伴隨著VAR的介入,關於技術割裂比賽的說法不絕於耳。

在本屆世界盃之前,VAR技術已經應用於歐洲主流聯賽,甚至是中超比賽,但引發了不少爭議。

在今年4月份美因茨與弗賴堡的保級對戰中,出現了尷尬的一幕。就在上半場快要結束前,美因茨球員的傳中擊中了弗賴堡球員的左手,但是主裁判圭多溫克曼當時並沒有進行點球判罰,並結束了前半場比賽。之後通過VAR,裁判判定了弗賴堡手球,於是兩隊球員又更衣室回到場上,美因茨球員罰中點球,並領先於弗賴堡,最後以2:0拿下比賽。

儘管如此,弗賴堡董事約亨塞爾表示:「一開始有點難以置信。但從規則上來說,我覺得是完全符合的。我們只能選擇艱難地去接受,這總是很奇怪的。」

VAR的介入悄然改變了球場局勢,也改變了一些「規則」。

如果主裁判最終決定需要通過VAR針對某個環節進行視頻回放,他就會作出這樣的手勢,然後主裁判就會前往比賽場上帶有「VAR」標識的視頻回放區域觀看回放視

因為主裁判的權力之大,關於世界盃的爭議從未停止過。誤判和錯判是世界盃的家常便飯,恰好也造就了世界盃的魅力。有人說,VAR的過多介入讓主裁可以完全甩鍋給VAR——遇到那些具有爭議的棘手問題,主裁可以脫手給VAR處理,那麼,裁判就可以隨意打亂比賽節奏。還有觀點認為,技術的過多介入「割裂」了足球比賽,影響了比賽的整體流暢性與觀賞性;還有一種質疑認為,

儘管VAR與球場裁判們的配合仍在處在磨合期,但不能否認技術帶來的改變。

從本屆世界盃的比賽來看,主裁在聽從VAR建議後迅速做出了反應及決斷:法國與秘魯分別獲得的點球;西葡大戰中迭戈·科斯塔的第一球進球有效;阿根廷面對冰島時帕文在禁區內與塞瓦松衝撞後倒地不予判罰......主裁判根據VAR的指示採取了不同的決定:暫停比賽或繼續進行。

據知乎用戶@保利威 統計,隨著兩組裁判分工配合的不斷完善,因VAR導致的比賽中斷的時間已與推出之初縮減不少。當西葡大戰主裁與VAR溝通確認科斯塔第一個進球有效的那一刻,西班牙隊員還未完全退回本方半場;法澳、秘丹之戰中,主裁判分別用了49秒與65秒回看判定點球;昨日的哥賽對決傷停補時階段出現了一次場邊衝突、一次隱蔽犯規後,主裁判經由VAR提醒累計共花費2分7秒處理應對。

除此之外,VAR還能對對球員起到了震懾作用——他們不再敢輕易犯規,因為球場上的攝像機基本是無死角全覆蓋。

人們希望,VAR的介入能夠實現公平最大化。

現任國際足聯裁判委員會主席的科里納建議,引入了VAR之後,邊裁在一些疑似的越位判罰中不要舉旗,將越位與否留待VAR來決定:如果進攻沒有越位,但被邊裁舉旗認為是越位了的話,那就無法補償回來了;相反,如果是進球了但通過VAR發現存在越位情況的話,那倒是可以改判。這同樣要求這一屆球迷不要動不動就起鬨說邊裁不作為。

三十二年前,馬拉多納的「上帝之手」將英格蘭擋在了決賽之外。很多人說,主裁判斷力的「人性」就是足球魅力的一部分,不過,那完全是觀眾視角,與公平正義的體育精神是背道而馳的。

VAR的介入打破了主裁「一人掌權」的規則,讓比賽更加合理公平。

1986年6月22日,在墨西哥世界盃阿根廷與英格蘭的1/4決賽中,馬拉多納用手把球攻入了英格蘭隊的球門,這就是著名的「上帝之手」事件

隨著技術的不斷升級優化,或許在四年後的世界盃,VAR技術就能在主裁的眼鏡上實現了;八年後,世界盃不再需要人類裁判......但即便如此,技術也是無法改變人為誤判——那些由巨大利益帶來的刻意誤判。如果在2002年的韓亞世界盃上,被利益糾葛的裁判就是要吹黑哨,那麼結局早已被書寫,即便是再先進發達的技術無法改變義大利和西班牙「被出局」的悲慘命運。

所以,真正能影響足球比賽的並不是技術,而是人。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虎嗅APP 的精彩文章:

EOS主網終上線
世界盃就別用廣告來添堵了

TAG:虎嗅AP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