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中國泰山剪紙教案

中國泰山剪紙教案

中國泰山剪紙(田氏剪紙)

田曉明教學教案

民間剪紙藝術的歷史

剪紙,具有悠久的歷史,在四大發明造紙術的基礎上,為剪紙的出現和普及提供了最廉價的物質條件。

剪紙,是一種民俗文化形式,在中華民族輝煌而悠久的歷史傳統文化中,俗文化佔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她不僅是雅文化不可缺少的伴侶,而且具有自身獨立的社會價值,它在中華民族發展的歷史中與雅文化一起描述著中華民族的形象,鑄造著中華民族的靈魂.而表現形態上,俗文化則更顯露出新鮮,明朗、生動、活躍的氣質,它像一面鏡子折射出一個民族,一個地區的風土人情和生活百態。

俗文化,俗而不厭,雅美而宜人。不論是集體可感的器物上,還是抽象的禮俗,人們都可以從中看出,千百年來,我們的祖先是怎樣在匠心獨運中創造出如此燦爛的文化。我們從中不僅能看到他們的精湛的技藝,他們那巧奪天工的種種創造,對今天的現代人就是一種啟迪,對於他們的健康而奇妙的審美追求對於後人無疑是一種熏陶。

俗文化,無處不在,豐富而多彩。在諸多的領域裡,雅俗難辯,常常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彼此交叉,共融一體;有的則是先俗而後雅。俗文化,在人們的生活中,無時無刻不影響人們的思想,觀念和情趣。

剪紙的淵源

民間剪紙,具有悠久的歷史,在四大發明的造紙術的基礎上,有了紙,但離真正的剪紙藝術的產生已經不遠了。追逐剪紙的歷史,我們不能不想到的是紙,紙是中國的四大發明之一,對中國和世界文明的發展有巨大的影響,中國剪紙藝術特別發達,別國人稱中國是剪紙藝術的故鄉。與中國在世界上最早發明紙不無關係。初期古紙,是公元前二世紀西漢的 ,是1957年在陝西西安東郊的灞橋出土的。古語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剪紙離不開工具和材料,其金屬刻刀產生應該很早,在銅器和鐵器的時代即可能有了刀鑿的工具,但剪刀製造較複雜,是後期的。伴隨著兵刃鐵器的製造,鐵剪應運而生。

六朝的剪紙藝術

漢代後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簡稱六朝。六朝是我國歷史上一個長期混戰動蕩的時代,使許多民族人民被迫四處遷徙,受盡了苦難,但也增加了相互交融的機會,促進了手工技藝和文學藝術的發展。我國真正意義上的剪紙,目前發現最早的是南北朝時期的作品。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吐魯番縣阿斯塔那地區1959至1966年在三座南北朝的墓葬中先後出土了五幅剪紙,因為當地乾旱的沙礫才使1500年前左右的剪紙得以較好地保存下來,這五幅剪紙是:⑴.對猴團花、 ⑵.八角形團花、 ⑶.對馬團花、 ⑷.忍冬紋團花 、 ⑸.菊花形團花。而後能見到的就是清代的剪紙作品。

對猴團花》

對馬團花》

清朝離近代不遠,剪紙實物現在還能見到不少,較有代表性的,是清朝皇帝結婚的花燭洞房-北京紫禁誠里的坤寧宮,宮室里的頂棚和東西兩壁及壁間的兩個過道,均用的紙襯貼著黑色龍鳳剪紙圖案。(龍鳳雙喜團花)北京故宮坤寧宮。

《龍鳳雙喜團花》

所以,從六朝到清朝,歷經幾個朝代,幾個世紀,中國的剪紙藝術是一部斷代史。由於時空、氣候等難以留存的原因,在現有考古發現階段,還沒有發現其它朝代的剪紙作品,這實為中國剪紙藝術界的一大遺憾。但我們相信、堅信任何一門藝術都是傳承下來的,我們期待隨著考古科研的進一步發掘,會有更加靚麗的剪紙文物作品呈現於我們的眼前,使我們能大飽眼福,得以學習借鑒,更重要的是填補我國剪紙歷史的空白。

剪紙的技法

陰刻與陽刻

⑴.陰刻: 陰刻就是把實物形象刻空,用白色或襯底的顏色里描繪實物,陰刻的圖案在視覺上顯得簡潔,明快,柔美。

⑵.陽刻:陽刻就是用紙質表示實物形象,而將襯突實物形象的大背景刻空,陽刻的作品在視覺上顯得渾厚,熱烈。豐滿。

剪紙的材料

剪紙的材料上有:

一、色剪紙,

二、色剪紙,(複色剪紙又分⑴.襯色。⑵.拼色。⑶.點染色。⑷.填色。⑸.勾繪。⑹.木印。用木版印出圖形,依輪廓剪出再塗色。

題材紋樣上的分類

(1)歷史故事

《大成至聖先師孔子》

(2)神話傳說

《梁祝化蝶》

(3)戲曲樂舞

白蛇傳

(4)詩詞歌謠

《爭度、爭度驚起一灘鷗鷺》

(5)成語俗諺

《坐懷不亂》

(6)風俗禮儀

《喜花》

(7)人物

(8)花卉

(9)果蔬

(10)禽獸

(11)魚蟲

(12)文學

(13)器用

(14)山水

(15)建築剪紙

題材紋樣可謂形形色色,包羅萬象,然而這些題材的民間剪紙多數不僅是體現事物和生活現象的本身,而且通過特定的形象及其組合,或形象或諧音或寓意,使蘊於更深的內涵,滿足了人們驅凶求祥的心理要求。

剪紙應用上的分類

⑴.窗花

⑵.門花

⑶.牆花

⑷.頂棚花

⑸.門箋(1 單色門箋,2 五色門箋,3 染色門箋,4 套色門箋)

⑹.燈籠花

⑺.喜花(喜花又稱禮花,是我國民間結婚,生日,育子,節慶喜事時用來裝點各種器物用品和禮品的一種剪紙)

⑻.喪俗紙紮花

⑼.巫術禮佛花

⑽.刺繡花樣

⑾.剪影(剪紙形式的一種.運用剪刀和黑色紙,主要剪制人物的典型外輪廓無內部結構和裝飾花紋)

剪紙藝術上的特點

題旨的隱寓性

寓意象徵的表達方式不僅表現在人們的生活習慣上,也滲透於裝飾圖案的構思和造型上,中國古代的裝飾圖案大部分是"圖必有意,意必吉祥".有的是抽象意念的具象化,有的是具象事物的抽象化.利用象徵、寓意、諧音、比擬、符號、文字等手法來反映人們對幸福和美好意願的需求。

象徵:以事物的形態,色彩和生態習性取其相似或相近以表現一定含義。如蓮花表示純潔,牡丹表示華麗富貴。

⑵.寓意:借物以托意,如松鶴延年表示長壽,老鼠偷葡萄寓意多子

⑶.諧音:借字的同音或近音以表示一定的含義,如"喜(喜鵲)上眉(梅)梢",剪一隻喜鵲站在梅花的枝頭上。"金玉(魚)滿堂(塘)"畫金魚在缸中或池塘中游。"連(蓮)年有餘(魚)"。

⑷.比擬:運用擬人化或擬物化手法,表現一定的事物,如「老鼠嫁女」來表示送窮驅害的目的。

⑸.符號:用象徵性的符號表示意義,即一種

標記,標識。如()萬字不斷頭,

有吉祥萬福之意()盤腸,象徵連

綿不斷。

⑹.文字:直接用文字以表示意義的,如祿、壽、喜、福、萬事如意、吉祥等。

剪紙的分布與風格

我國民間剪紙分布地區非常廣泛,許多民族都有鉸剪紙的風俗。因此,形成了民間剪紙藝術豐富多彩的風格。大體而言,西北的民間剪紙,古文化的遺存較多,造型古樸,稚拙,強調意象造型。不受固定視覺的約束,富於幻想,體現出自由豪放的風格。東部地區,經濟發達,交通方便,文化交流便捷,古代受儒家思想影響較深,剪紙又受文人藝術影響較多,因此民間剪紙風格,內蘊深邃,雋永挺秀。西南地區地域偏僻的少數民族的民間剪紙。基本上都是刺繡花樣,受民族神話傳說的影響,形象獨特,怪異奇譎。江南的民間剪紙以燈花和禮花為主,玲瓏剔透,嚴謹工整,色彩華麗,一方面有極強的圖案性;一方面又按現實的時空比例去表現對象。各種不同的地方風格構成了我國絢麗多彩的民間剪紙藝術。

剪紙與民俗文化

剪紙不僅是美的欣賞品,而且是民間文化的體現。它並不是一個孤獨的存在,它與民間遊藝、民間文學、戲劇、歌舞、宗教信仰、特別是民俗有著密切的聯繫,相互交織在一起,是民俗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剪紙姓紙

剪紙之所以有強大的生命力,就是因為它利用極其廉價的紙張和剪刻工具,以及因剪刻鏤空所形成的藝術特色,紙自發明以來,就成為中國及世界文化的裁體和實用的材料,至今也沒有廢除,試想,中國畫如果失去宣紙和筆墨,那還叫國畫嗎?同理,如果剪紙失去了紙和剪刀、刻刀,那還叫剪紙嗎?

田氏剪紙」技藝的特點和風格

多年實踐的積累形成自己獨有的風格,作品多注重一個字那就是:「情」!田氏剪紙作品細膩而古樸,復古原始的祥瑞歸還生活百態的自然美淳樸的美感。代表作品《化蝶》、《馬到成功》、《母愛》、《精忠報國》等等,線條豐滿流暢纖細,裝飾性強,黑白灰三種色調銜接明快、渾厚,構圖蘊藏著均衡的整體的美感,更重要的是突出地域特色的民俗風情,歷史人文和當地的神話傳說……代表作如:《碧霞元君》、《石敢當》、《三姑娘》、《泰山娃娃》、《坐懷不亂》……「題材」拓展新思路,突破民俗固有的模式,借鑒傳統美術的精髓,為使「剪紙藝術」融入了新的血液,形成了「田氏剪紙」的獨特的新理念。

《化蝶》

《馬到成功》

《碧霞元君》

《三姑娘》

《泰山娃娃》

《泰山娃娃》

非遺傳承人的使命和責任

作為中國泰山剪紙(田氏剪紙)傳承人我有義務和使命把剪紙民俗技藝傳承給後人,弘揚民族文化,提高全民族文化修養,整體提升中華民族的民族之夢—

讓多數少年兒童從小就種下剪紙藝術的「種子」以便今後能夠開花結果。

同步提高大眾性參與性,多出精品,多出剪紙大師。

《生肖虎》

《觀音》

我與剪紙的不解之緣

「剪紙」參與性很強,不受年齡性別的局限,因為只有一張紙,一把剪刀就能夠獨立操作。我初期沒有任何的輔助工具,沒有書籍、沒有老師輔導,源於自己想用雙手裝飾一下自己的居室,沒有別的想法,就這樣無心插柳柳成蔭了。堅持了30多年,在這個漫長而短暫的時光里,我結識了很多在我生命的長河中改變我人生軌跡的「貴人」也正是他們的大愛奠定了我們的一個溫馨的家園!我們固有的生活不是很好,大家可以想像一下,有兩個殘疾人組合的「家庭」的現狀。但我們卻在心靈上獲得了常人無法獲得的巨大的精神上的財富。這筆無型的財富也許誰也觸摸不到的,然而它的確不是能用金錢來衡量它的價值所在。在此感恩曾幫助過我的所有的親人和老師!包括全國各地北京、吉林、成都、鞍山、山東、泰安市、新泰市媒介宣傳,在各界的領導的大力的幫助和支持下,今天才有幸來和大家做一個藝術交流,就我個人而言非常珍惜這樣的氛圍。從事剪紙藝術30多年了,有今天在座的每一位朋友的呵護,我堅信,我不會再是一個孤單的自己,因為源於您的喜歡和加盟我又多了一位摯友。能夠在今後的學習中共同探討和不斷地提升自己,三人之行必有我師。

我們中國人擁有自己的夢

一切的藝術形式不外乎都來源於生活回歸於生活,就是這一來一歸提煉了原始復古純真的「美」。不是生活沒有美的音符,而是我們沒有找到和發現美的旋律。因為「美」無處不在,在山巔、在藍天、在海角、在天涯、在彩虹間、在百花盛開的春天、在雪花飛舞的一瞬間、在旭日東升的朝陽里、在溫馨祥和的家園裡、在親情維繫的風風雨雨中你感悟到的不只是一種美的源頭啊!或許那就是一幅畫、一首歌、一杯酒……沉醉和凈化的是你的心靈,得到的是一種最高的境界!確切的說就是這一個個不同的場景融入了世間的百態人生。因為美就在你身邊、在你的心裡、在你的夢裡、在你的朋友中不停的傳播著美的信息……

《連年有餘》

在這裡我期待著更多的人,在藝術的殿堂里擁有我們中國人自己的夢!讓我們手牽手,共同去描繪我們心靈的海岸。用心靈與心靈撞擊出的火花,去渲染生命中美麗的彩虹。

《全家福》

田曉明創作與(2009年6月至2018年3月)

往期鏈接

文/圖:田曉明

編 輯: 唐文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全球大搜羅 的精彩文章:

懟天懟地懟笑來,陳偉星直言EOS八罪狀,曝「首富」欠款5萬比特幣
小熊貓表情包,請收下!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