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不文明讀者把閱覽室當食堂

不文明讀者把閱覽室當食堂

本報記者 李洋 實習生 梁詩雪

11時23分,送外賣的「騎士」一個急剎車,停在東城區第一圖書館一層大廳門口。

不多會兒,二十齣頭的張女士喜滋滋走出來取走自己訂購的盒飯,返回圖書館內大快朵頤去了。同一時間段的首都圖書館,場景還要更繁忙一些。「天天有人叫餐,有叫就來送,一天沒有十趟也得有三四趟。」某中式快餐的外賣小哥說。說話間,一排三四個等著客人取餐的外賣小哥已紛紛和客人交接,踩上一腳油門絕塵而去。在此後接近兩個小時的時間裡,酸辣米粉、葷素搭配盒飯、豆沙包、三明治的味道,在圖書館的電梯、走廊,甚至閱覽室里瀰漫開來。

許多圖書館內,「禁止餐飲」的提示牌要麼貼在閱覽桌上,要麼貼在閱覽室一進門的牆壁上。但是有許多讀者選擇視而不見。

10時,首都圖書館B座三層閱覽室內。一位中年女性讀者一邊讀書一邊吃著櫻桃。看樣子有一斤多的櫻桃,盛在精緻的塑料食品盒裡,外面還套著塑料袋。顯然,這位女士不想弄濕自己的背包,但放在閱覽室的書桌上,乃至用拈起每一顆櫻桃後濕了的手指再去翻書,對她來說不是什麼大問題。在這個閱覽室里,隨便溜達一圈,就可以看見吃蘋果的、吃香蕉的、吃櫻桃的,以及喝酸奶的……還有位大叔更愜意,帶了茶葉罐子和泡飲杯,在閱覽桌上擺起了茶道。

其實,這樣的情形在大多數圖書館都看得到。14時至16時,朝陽區圖書館新館二層借閱一體服務區內,就有一位吃剝皮小核桃的、一位吃紅薯乾的、兩位吃餅乾的、三位吃冰淇淋的。還有些讀者一早來到閱覽室就帶著包子、豆漿,什麼時候餓了就什麼時候吃兩口。

在閱覽室里該不該吃零食,甚至吃飯?其實每一位違規的讀者,心裡都清楚。

前文提到的那位取了外賣回到圖書館裡面吃的張女士,為自己的行為辯解說:「以前我都是去外面吃,這段時間天氣太熱就不願意出去了。」她最終在圖書館走廊里吃完了午餐,還有點不服氣地指出「走廊里很多人吃啊。」

的確,不遠處還有兩位女士正吃著兩葷一素的盒飯。見記者來問,趕緊收拾飯盒離開了,邊走邊抱歉:「確實不該在樓里吃,但是天氣熱就不想出去了。」

以東城區圖書館為例,其周邊三四百米範圍內,有近10家餐飲店鋪。而朝陽區圖書館新館周邊100米內,則有15家餐館。這對有午餐需求的讀者來說非常方便。不過,這仍然不能讓一些挑剔的讀者滿意。東城區第一圖書館內,一位習慣於自帶午餐且多次在閱覽室內吃飯的中年男性讀者說:「外面的餐館不衛生。」他非常清楚圖書館的閱覽室里不允許吃東西,可他已經摸索出一套經驗,「別明目張胆的,偷偷吃。」

「偷偷地」就可以了嗎?記者走訪時聽到,許多讀者反映,吃零食的噪音、食物的異味,讓自己沒辦法好好讀書或自習。

對這些不文明行為,圖書館管理員也很頭疼。因為制止讀者吃東西而發生的種種不愉快,讓他們有些「害怕」,甚至不願意對媒體回憶其中細節。首都圖書館一位不願意具名的圖書管理員透露,前幾年她的同事在閱覽室里制止一位吃韭菜合子的女讀者。結果女讀者反應激烈、破口大罵。管理員不得不喊保安前來維持秩序。可這位違規的女讀者就在保安趕來之前迅速吃光了最後一點兒韭菜合子,扔掉了食品袋,矢口否認自己違反了圖書館的閱覽規定。還有的圖書館遭遇過讀者出館吃午飯,留在館內的書包和文具被偷的情況,結果自然是被讀者好一頓埋怨。

面對這個令人頭疼的問題,不同的圖書館採取了不同的應對辦法。國家圖書館用嚴格的安檢杜絕一切食品(包括水和飲料)進入圖書館大樓。讀者可以自帶空水杯,圖書館免費提供熱水。不過,所有的水杯只能存放在閱覽室的服務台,不可以帶到閱覽桌上。

首都圖書館基本上默認了水杯上桌的情況。另外在每層閱覽室外,辟出一部分走廊,安放了桌椅,供讀者吃自帶的午餐。只是沒想到,此「餐區」一設,直接催生了讀者叫外賣進圖書館的尷尬。麻辣燙、酸辣粉以及各種瀰漫辛辣味道和帶著濃重油湯的午餐,讓管理者大跌眼鏡。

一點陣圖書館管理員無奈地說:「說到底,這是讀者文明素質問題,光靠圖書館一方努力,是無法找到兩全其美的辦法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