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個互聯網爆款在哪裡?——娛資受邀主持第十屆中國網路視聽產業論壇
6月15日下午,由國家廣播電視總局與上海市人民政府聯合主辦的第十屆中國網路視聽產業論壇在普陀區盛大啟幕。
互聯網影視行業的一線從業者、專家學者及主管部門人員濟濟一堂,並以「新時代、新需求、新使命」為主題,共同探討了產業發展的新趨勢。
國家廣電總局網路副司長張晨曉在致辭中指出,從市場層面,網路視聽市場需求日益旺盛;從產業層面,網路視聽內容產業高速增長,已經成為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
總局發展研究中心常務副主編崔承浩帶來了兩組數據,更好地支撐了張晨曉的觀點:其一,自2012年至2017年,中國網路視聽規模從3.49億增長到5.79億,用戶規模和使用率已經連續保持網路業務的前列;其二,2011年當時17家主要視聽網站在線網路劇的數量僅為78部,共3454分鐘;到了2017年,各持證機構在總局備案的網路劇有718部,網路電業6566部,網路動畫片767部,網路紀錄片412部,網路欄目2917檔,數量與質量都有了質的飛躍。
上海廣播電視台台長高韻斐表示,在新互聯網時代,視聽化正成為互聯網傳播的一個重要演進的趨勢,視聽無處不在,傳統媒體和新媒體也在內容、渠道、平台、經營、管理等各個方面,從簡單的相加進入到共享、共融的新常態。作為新型主流媒體我們肩負文化使命,自覺抵做中國先進文化的積極引領者和踐行者,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忠實弘揚者。
阿里文娛集團輪值總裁兼大優酷總裁楊偉東在演講中透露,優酷直播世界盃拉動了優酷移動端新用戶增長日環比近160%,整體日活用戶環比增長20%左右,世界盃直播觀看人數超過1200萬,創優酷平台直播歷史新高。同時他也強調,對用戶時間的爭奪向內容產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當用戶選擇越多,我們就要更加重視我們的品質。」
愛奇藝創始人兼CEO龔宇一方面樂見行業蓬勃發展,另一方面他也直言不諱:「現在還有很多的問題,全行業主要的公司還是屬於虧損狀態,積極的說法是還處於投入期。雖然這個產業規模很大,產業裡面公司市值很高,甚至不停地在漲,但從財務指標、內容、運營角度來講還是有很多的問題。」
騰訊公司副總裁、企鵝影視CEO孫忠懷則以「堅持正確導向,履行社會責任」為主題展開演講,他介紹說,早在2個多月前,騰訊視頻就聯合優酷、愛奇藝共同發起了規範影視秩序及凈化行業風氣的倡議,呼籲全行業共同抑制不合理的高片酬現象,抵制影視行業的不正之風,「騰訊視頻也願意借平台的力量,與全行業攜手構築規範、有序的制播環境。」
嗶哩嗶哩董事長陳睿表示,90後、00後是受或高質量教育的一代,造就了文化自信、道德自律、知識素養高,文化自信是因為從小物質非常優越,對於中國整個的無論對於國家自豪感還是文化的自信都是非常強的。物質的優越和教育水平造就了道德自律,教育的水平和互聯網給他們提供的海量內容以及給他們提供的更廣泛的社交的行列,提供的廣泛的視野。
娛樂資本論創始人鄭道森也受邀主持了一場以「網路視聽內容的高質量」為主題的圓桌對話論壇,阿里巴巴文化娛樂集團大優酷事業群副總裁劉開珞、閱文集團副總裁羅立、芒果TV副總裁鄭華平、上海聚力傳媒總裁朱力出席了活動,分享了對精品內容的看法。
今天,娛樂資本論整理了各位嘉賓乾貨,與大家一同分享。(以下對話有刪減)
Q1
真正的精品內容需要具備什麼條件?
朱力:
好的內容不僅僅是戲劇性、衝突性,一定是能在人的內心中形成一種衝動。以《人民的名義》為例,它講了很多社會陰暗的面,但最後這個故事的結局,讓大家能嚮往一種真實,這是我認為的比較好的內容。
劉開珞:
一部作品真的打動到我,我看完了會有感動、會有思考、會有快樂、情緒的變化,我認為就是一個好的作品。
羅立:
我覺得還是要領先於用戶,高於用戶。
鄭華平:
我覺得還是雙效統一,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都達到了最佳的效果。另外在電視台和互聯網平台都能達到最好的效果。
Q2
未來的爆款IP將會出現在哪裡?
羅立:
除了最近熱門的玄幻、懸疑,我覺得混搭是永久的話題。我不大能夠描述出到底哪一個類別會成為最好的類別。但每一年還會產生新的類別,讓大家觀眾看到優秀的作品。
劉開珞:
任何誇大單一維度都不是完全科學的,我們用了點擊量、時長、用戶拉新三個維度平衡用戶在不同使用上面,或者說這個影片給平台帶來的價值。
Q3
如何持續打造爆款IP、它的未來在哪裡?
鄭道森:
像《嚮往的生活》《親愛的客棧》,一經播出就被認為是清流作品。你們對綜藝未來趨勢怎麼看?這波還會火多久?有哪些進步空間?
鄭華平:
慢綜藝是一種趨勢,文化類綜藝也是漸漸佔據了絕大人的份額。
湖南衛視今年5月份確立了7個工作室,芒果TV去年就有有六個工作室,我們之間創意、孵化是打通的,有爆款生產基因會形成良性循環。比如今年湖南衛視播出了《我是大偵探》,前面兩季是芒果TV播出,有孵化、試錯、迭代的功能,大大減少了試錯的成本,這樣有利於節目獲得更大的成功。
鄭道森: 在優質的垂類內容運營上,PPTV有沒有一些心得可以分享?
朱力:
我個人認為真正意義上的垂類上,應該有自己深耕的機會和方向。第一塊是個性化、第二塊是碎片化,第三個是精品化。我覺得這是需要跟隨和投入的。後面我們主要會在這三個方面從形式、內容、宣發上做一些應對。
未來,我們會做一些小而美的東西,可能八到十分鐘的綜藝,八到十分鐘的電視劇,甚至把版權劇做精簡化的處理。一個40分鐘的劇集可能我壓縮到5到8分鐘,把片子里最精華的部分提煉出來。其實需要投入像版權劇投入的水平、製作的標準,來做真正的微綜藝、微劇這種碎片化內容的製作。
鄭道森:對於市場環境的進一步優化,大家有怎樣的倡議?
鄭華平:
我覺得有三點,第一點要有媒體的責任。第二點,一切標準來源於用戶,一切標準歸於用戶。第三點,從市場的角度講,最重要的還是平台來帶動影視劇公司形成合理的機制,形成良性的循環。
羅立:
我們發覺,最終活下來的,還是三觀非常正的作品。用戶本身對於美好是有自己需求的。
另外我也發覺,影視行業專業人才還是太少,你有時候想找一些非常專業的人幫你做,但你根本找不到。
劉開珞:
第一,先要統一度量衡,是基於流量還是基於時長,還是基於收入?可能會把內容導向不同的方向。其次是培養新人,不管是新的導演、新的編劇、新的演員,任何的專業人才都需要有搭建一個整體的體系,一個導演正常兩年到三年出一部電影作品,現在一年出三部,壓榨性的方式。我們應該更多的把我們的注意力、機會給到年輕人,讓他們成長。第三個,其實是新題材,是創新。基於現在不斷變化的藝術,我們有越來越多的表現形態,可能跟以往的電影電視劇開始不同了。所以也需要給這些新的技術、新的形式,包括新的切入點以及更寬容、更開放的一個市場環境。這樣整個市場才會越來越好。
朱力:
行業的人知道,我們影視劇分S級、A級和B級,我個人認為這種評級標準,跟內容的導向和內容本身質量是錯位的。怎麼樣評價一個作品是S級還是A級、B級呢?
我們現在接受作品來看不是這樣的,很多好的作品,B級也有很多好的,不是簡單說我只有知名演員或者流量很高的演員,或者上一個好平台,才可能成為S級和A級。
另外國外是大量的錢是投在製作本身,但我們有一半是在演員身上。如何能提升這個劇本身的製作標準和製作水平,真正把錢花在刀刃上,是我們未來內容行業需要做的。
另外,我們更多的製作是從用戶角度出發,不是說從用戶角度出發不對,但我們不能只是說用戶要什麼我們就提供給他什麼,還是要對用戶進行引導。
※「缺故事找厚海」,這家敢這麼喊的公司被三家上市機構搶著收購
※無上限加大對優質內容投入
TAG:娛樂資本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