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讀《論語》學成語:人而無信,不知其可

讀《論語》學成語:人而無信,不知其可

成語人而無信,不知其可,拼音:rén ér wú xìn,bù zhī qí kě。

複句式結構;一般用作分句;指人不講信用是不行的。

信:信用;其:那;可:可以,行。意思是一個人不講信用,真不知道怎麼能行。指人不講信用是不行的。

出自:先秦?孔子《論語?為政》篇第二之第二十二章:

子曰:「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大車無輗,小車無軏,其何以行之哉?」

輗:音ní,古代大車車轅前面橫木上的木銷子。大車指的是牛車。

②軏:音yuè,古代小車車轅前面橫木上的木銷子。沒有輗和軏,車就不能走。

用現代語言表述就是:

孔子說:「一個人不講信用,是根本不可以的。就好像大車沒有輗、小車沒有軏一樣,它靠什麼行走呢?」

信,是儒家傳統倫理準則之一。孔子認為,信是人立身處世的基點。在《論語》書中,信的含義有兩種:一是信任,即取得別人的信任,二是對人講信用。在《子張》、《陽貨》、《子路》等篇中,都提到信的道德。

輗和軏是一輛車行走於天下所賴以不可缺少的部件,就像現代的汽車一樣,如果沒有方向盤,汽車是無法行走的。孔子的這個比喻打得十分巧妙。一個人不講信任,說話做事沒有誠信,那這個人將無法在世上立足。即使是一個騙子,之所以能夠行騙,也是通過虛構事實等方式,讓別人相信他說的事情是可靠的,他要做的事情是真實的,也就是說,讓人誤以為他是有信任的,講誠信的。當一個人被別人識破了其謊言,那麼他的信任就喪失了,他說的話、做的事就不會再有人相信了,他的訴求就再也無法實現了。

《狼來了》的寓言能很好地說明這個道理。那個放羊的孩子第一次呼喊「狼來了」的時候,人們是信任他的,所以大家都趕來了,準備打狼。可是當人們一再被他欺騙之後,他的信任就徹底喪失了,人們再也不相信他說的話,所以當狼真的來了的時候,無論他如何聲嘶力竭地呼喊,人們也不再趕過來相救了。這時候,他就只能吞下自己無信造成的惡果,沒有大人來驅趕惡狼,他放的羊群將遭受惡狼的攻擊,甚至他本人的生命也可能遭受危險。

所以,我們中國人都知道,信任或者誠信對於一個人是無比重要的,甚至比自己的生命更重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酒仙閑話 的精彩文章:

TAG:酒仙閑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