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中國交通運輸開啟「新時速」

中國交通運輸開啟「新時速」

從快遞小哥上門送貨,到周末駕車郊遊,再到搭乘時速350公里的復興號列車遠行,看C919大飛機翱翔天際以及憑藉「新世界七大奇蹟」之一的港珠澳大橋跨越天塹,這些最終都可以為四個字所囊括——交通運輸。它看似抽象,實則與生活相關,特別是隨著以信息技術為代表的現代科技為交通運輸插上信息化、智能化的翅膀之後,城市裡的人們騎著共享單車,打通了城市交通的「最後一公里」;智能化交通管理體系,讓人們可以提前躲避「擁堵」;信息化物流網路體系,讓南北生鮮果蔬得以迅速從田間地頭到人們的「舌頭」。如今富含科技含量的中國交通正以「新時速」,深刻改變著百姓的生活。

6月19日,由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交通運輸部、中國工程院共同主辦,由中國公路學會承辦的2018年世界交通運輸大會在京開幕,中國繁忙交通運輸的全景呈現在世界面前。

「世界上運輸最繁忙的國家」

出門會不會堵車、飛機會不會延誤、火車會不會晚點、快遞包裹怎麼還沒送來?也許「交通運輸」這四個字不能引起人們太多興趣,但「衣、食、住、行」這四項人們生活必不可少的內容早將交通運輸囊括其中。

「交通運輸關乎人類最基本的生產生活需要,是經濟社會發展的先決條件和國家強盛的重要支撐。」在交通運輸部黨組成員、副部長劉小明看來,交通運輸是聯繫國內和國際,城市和鄉村,生產和消費的重要紐帶。「在支撐國家開發開放、新興城鎮化建設、扶貧脫貧、區域協調發展和經濟轉型升級等方面發揮重要的基礎性、先導性和戰略性作用,是重要的現代服務業。」

時至今日,在「行」這一項,中國已經奪得了多個世界第一——截至2017年年底,我國綜合交通網總里程突破500萬公里,全國鐵路營業里程達到12.7萬公里,其中高速鐵路2.5萬公里居世界第一,佔世界高鐵里程的66.3%。我國還擁有萬噸級及以上泊位2366個,居世界第一,是改革開放之初的18倍。城市軌道交通和運營里程及客運量居世界第一。高速公路通車裡程13.6萬公里,居世界第一,其中農村公路里程達到了400萬公里,這意味著98.35%的村莊都通了公路。

在貨運方面,我國的公路客貨運輸量及周轉量,水路貨運量及周轉量居世界第一,全國港口完成貨物吞吐量和集裝箱吞吐量連續十多年居世界第一。

「一切改變以交通改良最有實效。」亞當·斯密在《國富論》中曾如此論斷,而中國在世界交通運輸領域的多個世界第一,賦予快速發展以「加速度」——根據中國公路學會在本屆大會上所發布的《中國交通運輸2017》報告顯示,2017年「雙十一」期間,有8.12億件快遞在全國穿梭,再創世界新紀錄,其中有1億件快遞從下單到簽收僅用2.8天;2017年,有184.86億人次乘坐火車、汽車和飛機出行,僅2017年上半年,自己開車出遊的遊客就達到了2.23億人次。

「中國已經成為世界上運輸最繁忙的國家。」劉小明如此感嘆。因便利的交通而帶動的出行和購物需求,又激發了難以計數的經濟增長點。根據《中國交通運輸2017》統計,僅僅在快遞運輸領域,2017年全國快遞服務企業業務量累計完成400.6億件,穩居世界首位,成為全球快遞包裹市場增長的第一引擎,其業務收入累計完成4957.1億元,快遞業務收入佔GDP的比重接近0.6%。

未來交通將是先進科技的競技場

剛剛過去的端午假期,高鐵再次成為人們出行的首選。據統計,6月16日假期首日,北京鐵路局發送旅客131.65萬人次,創「端午」單日歷史新高,同比增加5.49萬人次,增幅4.4%。北京三站發送旅客超過59萬人次,幾乎追平今年最高紀錄。

隨著高鐵的快速發展,相同的時間,人們可以去到更遠的地方,都市百姓的交通出行圈範圍正在不斷擴大,乘坐高鐵去「稍微遠點」的地方旅行,已成為人們節假日出行的首選。

交通運輸進入「新時速」背後,是快速科技創新的巨大推動力。「科技創新推動著中國交通運輸快速發展。」在中國科協黨組書記、常務副主席、書記處第一書記懷進鵬院士看來,「我國初步建成了以高速公路、高速鐵路、海洋和航空運輸等為代表的綜合交通運輸體系。以新能源汽車、遠洋船舶、高速列車、大型飛機為代表的交通運輸工具發展迅猛,為中國經濟發展增添了新動能。」

2017年9月21日,當首台「復興號」列車駛出北京南站,在京滬高鐵正式開始以350公里時速運營時,就為世界高速鐵路商業運營樹立了新的標杆,「復興號」作為中國標準動車組,在使用的254項重要標準中,中國標準佔84%。

面向未來的交通運輸技術研發正在如火如荼地開展——2017年,百度公司推出阿波羅計劃,向所有合作夥伴免費開放無人駕駛技術;西南交通大學向世界展示了全球首個真空管道超高速磁懸浮列車環形測試平台,應用最高速度可超過1000公里/小時。

據劉小明介紹,我國目前在高速鐵路、高速公路、特大橋樑、特長隧道、深水築港、大型機場工程等建設技術達到了世界先進水平。「『復興號』動車組、C919大型客機等自主研製的交通裝備也都漸入佳境。網路約租車、共享單車、無車承運人等新型業態不斷湧現,也提升了人民群眾的出行體驗。」

在懷進鵬看來,未來交通將是先進科技的競技場。「如何應對能源消耗、環境污染和城市擁堵等難題,突破無人駕駛、共享交通的瓶頸?新一代人工智慧、新材料、新能源、生物技術等,都將在這些領域大顯身手。」

「絲綢之路」新輝煌

隨著2018年世界盃開幕,中國作為世界盃商品的主要生產國,無數足球、海報以及喇叭、口哨等與世界盃相關的產品正通過洲際航線、中歐班列等新時代的空中、陸地和海上「絲綢之路」送往全世界。

藉助現代交通運輸體系,中國與世界的互聯互通正變得更加通暢。據中國公路學會秘書長劉文傑介紹,目前我國在連雲港—霍爾果斯新亞歐陸海聯運通道建設方面已經取得重大進展,西歐—中國西部國際公路境內段已經建成通車,中泰鐵路等實施步伐加快,中吉烏國際道路運輸也成功實現試運行。

我國還參與了「一帶一路」13個國家20個港口的投資建設與經營。海運覆蓋「一帶一路」沿線,與俄羅斯北極航道及「冰上絲綢之路」建設合作不斷推進。與此同時,空中「絲綢之路」的聯通度也在不斷提高,2017年,我國「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新增航線203條,與62個國家簽訂了雙邊政府間航空運輸協定,並與沿線43個國家實現空中直航。

中國鐵路標準也成功走出國門,根據《中國交通運輸2017》統計顯示,截至2017年年底,我國共主持參與重要國際標準55項,而且海外首條全「中國標準」國際鐵路——蒙內鐵路也已經正式通車,中國高鐵標準還在印尼雅萬、中泰鐵路等項目得到積極應用。

「中國古代絲綢之路和海上絲綢之路的開通,密切了東西方文化貿易往來;『大航海時代』以及新大陸的發現,拓展了人們認識世界的空間。汽車、火車和飛機的發明,實現了人類日行千里、翱翔天空的夢想。」在懷進鵬看來,交通科技的日新月異,開闢了交通運輸一個又一個新紀元,促進了人口、商品、資本、信息的自由流通,使先進技術和生產方式廣泛傳播,推動了財富增長、民族融合、世界和平和發展。「縱觀人類文明史,交通方式的變革、工具的演進、技術的進步,一直是人類社會發展的重要推動力量。伴隨著工業革命進程,人類通過變革交通,創造了文明歷史。」他說。

如今,中國與世界在交通領域的互聯互通,正在創造新的輝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網 的精彩文章:

中國研發太空製造技術 實現世界首次微重力陶瓷3D列印
盛德紫闕,喚醒生活的藝術情懷

TAG:中國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