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夏朝因何得名?這4種觀點至今仍有爭議

夏朝因何得名?這4種觀點至今仍有爭議

夏朝是我國歷史上第一個世襲制王朝,由於缺乏可靠的文獻資料,給後世留下了許多歷史之謎。比如夏朝國號究竟是什麼含義?「夏」字是從何時起源的?由於夏朝的河南偃師二里頭遺址,至今沒有出土成系統的文字。而商朝的甲骨文有5千多個漢字,至今釋讀率不足25%,對於其中有沒有有「夏」字,以及哪個字是「夏」字,考古學家和歷史學家至今仍有爭議。

商朝甲骨文

我們都知道,「夏」字在現代漢語中是季節的稱謂。在中華傳統文化中,有以出生時辰取名的習俗。比如在夏季出生的人,往往被取名「夏生」。據此推理,夏朝的國號是否意味著,夏朝建國於4千年的某個夏季呢?我們通過古文獻的記載,看看古代曆法中的季節是何時起源的。

最早記載夏季的古文獻是《詩經》,其中有一篇《小雅·四月》記載「四月維夏,六月徂暑」。意思是說每年四月開始進入夏季,六月時天氣已經逐漸炎熱。據眾多專家學者的考證,《詩經》的成書年代不早於西周中期,距離夏朝至少還有600年以上。因此,並不能證明夏朝是否存在季節。

夏朝

我國還有一部神秘的古籍《夏小正》,據說是夏朝時期制定的農業曆法。其古拙的文字表述方法,比商朝的甲骨文更加晦澀難懂。司馬遷在《史記·夏本紀》中記載,「孔子正夏時,學者多傳《夏小正》雲」。雖然學術界對《夏小正》的成書年代仍有爭議,但已經形成了基本共識,這本書最晚在春秋時期已經存在了。

我國歷史學家發現,雖然《夏小正》將一年分為十二個月,按照每月的氣候和星象確定農業生產內容,但還沒有出現季節的劃分。即使《夏小正》真的是夏朝曆法,也意味著夏朝還沒有出現四季。因此,夏朝的國號與夏季有關的假說是不成立的。

農業曆法《夏小正》

於是,我國考古學、歷史學和文字學等許多領域的專家學者,從不同的學術角度開展研究,試圖揭開夏朝國號起源的歷史之謎。其中,以下4種學術觀點最具代表性,讓我們來看看哪一種觀點更有道理。

一、夏朝的「夏」是牙齒的「牙」

堅持這種觀點的文字學家認為,「夏」字和「牙」字在古漢語中讀音非常相似,或許在更早的夏商時期,兩個字的讀音是相同的。在古漢語中,有一種假借字的表述方式。比如在孔子《論語》中的「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說」和「樂」就是假借字。在古文獻中,有多處將「夏」和「牙」交換使用的例子,證明兩個字確實有某種相通的含義。但究竟取得是哪種含義,至今還沒有準確答案。

孔子的《論語》


二、夏朝的「夏」是蟬

在西周青銅器的銘文中,夏朝的「夏」字已經與現代基本相同。從它的字形來分析,確實與蟬的形象很吻合。蟬是一種具有代表性的季節昆蟲,具有「立夏而生,立秋而伏」和「周而復始」的特徵。也許夏朝人正是了解蟬的生活習性,才以它出現的時間區分夏季。

另外,考古學家在許多商朝文物上,發現蟬的元素普遍存在。比如國寶級文物後母戊鼎上,以及最精美的青銅器四羊方尊上,都發現了蟬紋裝飾。河南安陽殷墟的婦好墓中,也曾經出土了2隻完整的玉蟬。由此可見,蟬作為一種圖騰崇拜,在商朝以前就已經很流行了。或許商朝人就是從夏朝人手中,繼承了對蟬的崇拜傳統。

商朝的蟬紋青銅鼎


三、夏朝的「夏」是猴的象形字

許多考古學家認為,夏朝是由原始部落到王朝時代的過渡階段,「夏」字極有可能來源於動物圖騰崇拜。如果將西周金文中的「夏」字,與商朝的甲骨文進行類比,字形上最接近的就是「猴」字。猴是一種靈長類動物,有聰明、靈活的特徵,並且與人類的形象接近,作為夏朝的圖騰崇拜尚可理解。但是,甲骨文中「猴」字就有十幾種寫法,有的像「夏」字,有的則不像。因此,這種觀點仍然需要謹慎考證。

甲骨文和金文中的「猴」字


四、夏朝的「夏」指中原

有一種被人們普遍接受的觀點認為,「夏」字分為上下2個部分。其上部是人的頭部,下部是人的雙腿,指的是身材高大的人。他們生活在以河南洛陽為中心的中原區域,被稱為中原人,或者中國人。這裡的「中國」,是「中央之國」的意思。也就是說,在「夏」成為族群稱謂以前,它是作為中原的地理名詞存在的。

傳說夏朝先祖大禹在治水過程中,將當時所統治的區域劃分為九州,又稱九夏。後來,還了衍生出「諸夏」、「方夏」等許多名詞,比如古文字學家郭沫若先生,在 《歸去來·由日本回來了》一詩中寫道:「欣將殘骨埋諸夏,哭吐精誠賦此詩」。這裡的「夏」字,意思是中原以及四面八方的廣大土地,已經由中原的專用代名詞,演變為「廣大」的意思。

大禹九州地圖

後來,大禹的兒子啟打敗伯益,建立了「家天下」的王朝。啟以「夏」為國號,意為「九夏之主」。他的族群也開始被稱為夏後氏,也就是後來的夏朝人。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文史琅琊閣 的精彩文章:

紂王不是末代商王?周武王伐商以後,商朝還存在了4年

TAG:文史琅琊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