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醫生爸爸是這樣帶娃的 快來看!

醫生爸爸是這樣帶娃的 快來看!

醫生帶娃又是種什麼樣的體驗?聽醫生爸爸講述萌寶和奶爸之間各種啼笑皆非的生活體驗。

常常說「父愛如山」,父輩有他們獨特的人格魅力,是每個人成長道路上的榜樣。當「父親」遇上「醫生」,醫生帶娃又是種什麼樣的體驗?

在父親節到來之際,健康界採訪了幾位「畫風不一樣」的醫生爸爸,聽他們講述萌寶和奶爸之間各種啼笑皆非的生活體驗,也希望能引發大家對家庭中父子關係的思索。

1

導師型:爸爸總會開啟升級模式

醫生爸爸雖不是超人,卻擁有溫暖很多人的超能力。對於兒子來說,張強就是一個超人。今年的父親節,孩子給張強親手做了一個他心目中的「醫生超人」。

張強醫生集團已經在全國各地開花,所以張強需要經常飛來飛去。但只要有時間,張強就會陪著兒子。

現實中,媽媽總是扮演輔導孩子功課的角色,可張強和孩子在一起時,更多的是做運動、比武……

「您會帶著孩子做哪些運動?」

「我兒子會的可多了,打沙包、游泳、武術、球類運動,包括足球和橄欖球。」

除此之外,張強也讓兒子向好友孔祥東拜師學鋼琴。

張強說,「我們會在成年人身上看到很多缺點,其實都是在小時候沒有養成好習慣」。所以,他更在乎孩子人格品性上的引導教育,讓孩子體驗運動的樂趣,引導孩子學習各種知識。父親的角色本身更具有求知和探索精神,也會在這個過程中潛移默化的開發出孩子的求知慾和探索欲。無論是做運動還是學鋼琴,他都鼓勵孩子不斷挑戰自我。

張強對孩子最大的期望,就是他能夠對社會做出貢獻,給社會帶來正向價值。

2

說走就走型:爸爸讓我學會獨立

父母的陪伴,或許我們伸手即來,但對於醫二代來說,卻成了一種奢侈。

劉殿剛是宣武醫院的一名外科醫生,由於工作忙,陪孩子時間特別少。就算是假期,劉殿剛也只能帶孩子在附近「晃蕩晃蕩」。

在輔導孩子家庭作業上,劉殿剛倒是付出了頗多時間,甚至「挑燈夜戰」。

「孩子的家庭作業很多嗎?」

「小學的作業太多了,太難了!」

「醫生不是學霸嗎?」

「學霸也不行啊,小學的內容變化很大。我只能和孩子一起學現在的小學知識,並且熬夜學。」

除了輔導家庭作業,劉殿剛獨自帶孩子的時間並不多。有時接到醫院的召喚電話,劉殿剛將孩子託付給鄰居後又馬不停蹄地回到了醫院。

每當遇到孩子的抱怨時,劉殿剛就會買些禮物、好吃的安慰孩子。

「沒辦法,只能從物質上多給孩子一些彌補。」劉殿剛無奈地表示。

3

筆者最喜歡型:爸爸的教育是一起冒險

李亞健是協和醫院腫瘤醫院泌尿外科醫生,他有兩個孩子。雖然陪伴孩子的時間特別少,但有一項活動,卻成為父子三人間必不可少的互動環節。

「只要有時間,我就會陪孩子睡覺,給他們念書。」

「那您都給孩子買了什麼書呢?」

「有故事書,也有很多醫學科普書。」

「您是想要讓孩子也學醫嗎?」

「並沒有……」

為了彌補較少時間陪孩子的虧欠,李亞健會給孩子買很多玩具,各種汽車、恐龍、超人,還有醫學玩具,只要帶孩子去商場,就會允諾孩子買一件玩具。

但是比起昂貴的玩具,李亞健更看重的是和孩子每周一次的出遊。

每個周末李亞健都會帶孩子去公園遊玩,或者和孩子一起扎帳篷露營。醫生爸爸相對於媽媽來說,更喜愛娛樂和冒險,會給孩子帶來不同的娛樂方式和樂趣。和平時的生活不同,外出遊玩充滿很多意外和挑戰,孩子會有更多的獨立機會去成長。

李亞健說,只要兩個孩子開心、健康就夠了。

4

壓榨型:爸爸讓我的動手能力更強

「說來慚愧,閨女都快三歲了,孩子媽媽還不讓我單獨帶她出去。」內科主治醫生劉紀濤告訴健康界,通常晚飯後的八點,是父女倆散步消食的親子時光。除此之外,能夠陪伴孩子的時間,少得可憐。

不過,昨天下午,倆人迎來了一次獨處時光。

「給女兒燙了一次奶,陪她澆澆花,喂著吃了一個冰淇淋。」

「陪了孩子一下午,您肯定很累吧?」

「不累。女兒一會兒給我捶捶背,一會兒給我洗洗臉,還幫我扎辮子,她比我做的多。」

「不是您在帶娃嗎?怎麼成了娃帶……」

「你看,女兒還在跟我分享好吃的。」

閨女的懂事和省心,讓劉紀濤感到很貼心。他不希望女兒長大後也學醫,因為做醫生太累了。對他來說,女兒平安快樂地成長,才是他最大的願望。

5

學霸型:爸爸的疼愛是讓我學醫

一手抱娃一手敲電腦,這種奶爸應該是醫生奶爸中的楷模吧,來自北京三甲醫院的李聰醫生就是如此。

做為醫生爸爸的李聰,給了女兒一個「充滿創意」的童年:當其他女孩在給芭比娃娃梳頭髮時,李聰的女兒正拿著針筒給狗狗打針;當小夥伴們觀看動畫片的時候,女兒正在和李聰一起看醫學教學片……

「您讓孩子接觸這麼多和醫學相關的東西,是想讓她也學醫嗎?」

「對,我非常支持孩子學醫。」為了讓女兒更熟悉醫生職業,李聰甚至會帶著女兒參加一些醫學教育活動。讓女兒跟在身邊,無疑會增加她對醫生職業的崇拜。

談到對孩子的期望,李聰也是希望女兒能考上醫學院,成為一名眼科大夫。

除了帶孩子加班,一有休息時間,李聰就會帶著女兒外出遊玩。孩子的視覺很獨特,在與女兒的互動中,經常會讓李聰收穫驚喜。

跟著孩子探索世界,父母也會同時發現世界變得更有趣了。

對於醫生爸爸來說,他們在盡最大努力滿足患者的需求,有時卻無法滿足家人的一個小心愿。只能祈願孩子即使沒法擁有時刻陪伴的愛,也能健康成長。

不論是哪種帶娃方式,這些醫生奶爸們,都在用「爸」氣十足的方式,在潛移默化中帶給孩子溫暖與愛,讓孩子健康快樂地奔跑在成長之路上,收穫滿滿的幸福。

父親節這天,無論是在醫院加班,還是在外出參加會議,你的腦海里是否已拼湊出,和孩子一起相處的那些場景了呢?

註:本文系健康界原創,轉載需授權。商務諮詢:010—82736610—8877

中國醫院管理案例課件已上線

後台回復「乾貨下載」

即可領取

大家最近還在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健康界 的精彩文章:

一線明星一年賺的錢 醫生大概需要工作3000年才能掙到

TAG:健康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