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那麼努力,只是不想成為你
「爸爸媽媽,我是從哪兒來的?」
這個問題絕對可以列入「家長必答兒童百問」。
「垃圾堆里撿的」、「胳肢窩裡生出來的」、「充話費送的」......
看看我涯網友的討論,還記著小時候家長是怎麼糊弄你的嗎?
父母們的回答雖然千奇百怪,但也萬變不離其宗——以糊弄為手段,繞開「性」為目的。
談性色變是中國家長的常態。
在《房思琪的初戀樂園》里,林奕含寫了這麼一段對話。
書中,房思琪貌似不經心地問母親:「我們的家教好像什麼都有,就是沒有性教育。」
媽媽詫異地反問道:「什麼性教育?性教育是給那些需要性的人。所謂教育不就是這樣嗎?」
房思琪式的強暴從沒停止過 R.I.P
在孩子的性成長史中,父母往往曠課,卻一直以為還沒開學。
美國導演詹妮弗·福克斯(Jennifer Fox)藉助電影[信箋故事](The Tale)用近乎推理的手法還原了一個真實發生在自己身上的成長故事。
1080P資源已出
爛番茄新鮮度98%,苛刻的Metacritic也給出90分
豆瓣er評分8.5,IMDb也有7.3
詹妮弗·福克斯曾憑藉紀錄片[貝魯特:最後的家庭電影]獲得聖丹斯電影節評審團大獎,此番是她第一次指導劇情片。從[信箋故事]的卡司看來,導演在選角方面頗有心得。
導演在接受專訪
看過幾部大衛·林奇電影的影迷想必不會對女主角勞拉·鄧恩感到陌生,去年,50歲她還憑藉熱門美劇[大小謊言]拿到艾美獎迷你劇/電視電影最佳女配角。
勞拉·鄧恩與凱奇叔在[我心狂野],本片斬獲1990年戛納電影節金棕櫚獎
片中另外兩位重要角色分別由伊麗莎白·德比茨基([了不起的蓋茨比]、[夜班經理])與奧斯卡老牌影后艾倫·伯斯汀([曾經滄海難為水]、[夢之安魂曲])扮演。
不少沖著抖森跟休叔看[夜班經理]的最後都迷上了伊麗莎白
如今已經是奶奶輩兒的艾倫曾獲得6次奧斯卡提名
本片是今年聖丹斯電影節上最受矚目的電影之一,隨後被HBO以700萬美元買下全球發行權。
《Time Out》評價說:「這是一部大膽而有意義的作品:一部具有嚴肅結局的調查驚悚片,讓你陷入沉默,然後,希望還有更多。」
《紐約時報》形容[信箋故事]「傳播一個嚴酷的事實......也是一種為面對虐待和虐待者的現實而進行的辯論,不管這一過程會有多痛苦。」
▼
[信箋故事]的主角詹妮弗·福克斯(勞拉·鄧恩飾)是一位小有成就的紀錄片導演,她忙於出國拍攝、教學,訂婚三年卻遲遲沒有舉辦婚禮。
影片開頭還原了導演自己的拍攝經歷
某天,母親(艾倫·伯斯汀飾)的一個意外發現撕裂了這對母女平靜的生活表象。
在詹妮弗的一篇作文中,她講述了自己的「初戀故事」:
我想要以一些美好的事來開始這個故事。我遇到了兩個特別的人,兩個使我深深沉迷的人。想像一下,一個已婚女人和一個離異男人,在親密的友誼中分享他們的生活,用他們的靈魂彼此相愛......然而他們的身體卻沒有融為一體。重點在於,我也參與其中。我是如此幸運可以見證他們的愛情。
乍看之下,這似乎只是個爛俗的多角戀故事。但如果說,這份戀情發生在詹妮弗13歲的時候呢?
母親的致電喚醒了詹妮弗心中塵封的美好戀愛回憶。
在她的印象中,馬術教練「已婚女人」Mrs. G( 伊麗莎白·德比茨基飾)是自己見過最漂亮的女人;體能教練「離異男人」比爾(傑森·雷特飾)充滿男性荷爾蒙;自己則是個成熟到足以承擔任何選擇後果的女孩兒。
詹妮弗回憶中的三人
13歲的詹妮弗是她回憶里的模樣嗎?
當年的同伴一語戳破幻境:
你看起來幾乎像個小男孩。怯生生的也不怎麼說話。
真實的13歲詹妮弗
在通過照片確認了13歲的自己後,詹妮弗開始對曾經深信的回憶產生疑惑,但依然堅定捍衛那段美好戀情的真實存在。
未婚夫讀到他們三人的往來信箋後對詹妮弗說出了我們的心聲:這是強姦。這是違法的。你是受害者。
「受害者」這三個字一下點燃了她心中的怒火,她猙獰著拒絕被貼上這個標籤。
成為受害者有那麼可悲嗎?
兩位成年「愛人」給詹妮弗帶來過美好嗎?這點我們似乎無法否認。
生長在一個大家庭,詹妮弗經常是被忽略的那一個。父母的專制,也讓她鮮有朋友。詹妮弗的確從兩位大朋友身上找到了些許慰藉,他們相互約定彼此之間再沒有秘密與謊言。
二人對不倫關係的坦誠降低了詹妮弗的戒心
但這不過是飲鴆止渴。她那時還太稚嫩,不知道所有無緣無故的關愛,早已在暗中標好了價格。
電影中,詹妮弗不斷跨越時空與當年的自己對話,並努力尋找事件的親歷者們,試圖釐清故事的脈絡。隨著抽絲剝繭式的分析,詹妮弗多年來苦心構建的回憶逐漸被推翻,她的認知徹底坍塌。
「你騙了我。」
詹妮弗不禁詰問13歲的自己。
13歲的她也滿不在乎地炫耀道:「我(憑藉這篇作文)得了A啊。」
自我欺騙是兒童詹妮弗唯一的倖存方式,作為一個孩子,她沒有能力獨自面對人生的黑暗面。把傷害幻化成美好,她才能活著。
13歲的她不斷給予自己這樣的心理暗示:我是英雄,我存活下來了,我不是崩潰的那個人
▼
原生家庭是導致詹妮弗遭遇的原因之一嗎?毫無疑問,是的。
當姥姥談起性侵案時,詹妮弗的父親蠻橫打斷,甚至控訴老人給孩子們灌輸恐慌思想。
於是,比爾堂而皇之地在夜晚獨自上門接走年幼的詹妮弗後,父親依舊鄙夷母親的擔憂。在這個「愛情」故事中,父母是缺位的。
以至於在事件發生近40年後,母親藉由意外才恍然意識到,一場自己從不曾知曉的侵害早就滲入了女兒的生活。
這也是屏幕前的我們最想問的
即便經過刻意粉飾,伴隨創傷而來的後遺症還是不可小覷。
詹妮弗傾向不婚不育(這是比爾灌輸給她的想法),毫無負擔地交往有婦之夫,聽著別人談論她永遠無法感同身受的甜蜜的第一次性體驗。
我們當然無法奢望依靠家庭性教育來杜絕兒童性侵害的發生,但在這個故事中,詹妮弗的原生家庭有著太多本可以令她免受侵害方法。
母親遲來而誠懇的道歉
原生家庭是每個人在審視自我時都無法避免的話題。它揭示了你的過去,也告訴你,你為什麼是現在的自己。
在有關原生家庭的討論不斷成為社會熱點後,出身幸福家庭的人可能會好奇:它的負面影響究竟會有多大?
年初的王猛事件引起廣泛爭論
[比海更深]中,筱田良多鄙視憎惡父親,成年後卻變成與他一樣深陷賭博的廢柴;[玻璃城堡]的父親幼年時曾遭受母親虐待,組建家庭也將傷害傳給下一代,從受害者變成施害者;[天生殺人狂]的主角虐待中繼承暴力,進而爆發走向毀滅。
[比海更深] 豆瓣8.6 IMDb 7.4
[玻璃城堡] 豆瓣7.5 IMDb 7.1
[天生殺人狂] 豆瓣8.0 IMDb 7.3
我們能否憑藉努力脫離原生家庭的負面影響?或者終其一生只能重蹈覆轍?
原生家庭不是背鍋俠,它不一定是造成你今天所有不幸的緣由。
我殺人放火,但這不是我的錯,因為我有個糟糕的原生家庭。原生家庭是塊磚,哪裡需要哪裡搬?
如果大眾選擇同情、原諒那些因為遭遇過創傷就選擇轉嫁傷害的人,那對於活在黑暗中仍舊努力向善的人來說公平嗎?
聽小粉教育原生家庭創傷大師波傑克
我們絕對可以驅走原生家庭的陰影:學會獨立,降低對父母的期望,停止將問題延續到下一代身上。
哀之鑒之,才是預防自己重陷泥淖的途徑。
超越原生家庭(即使是幸福的那些),不再重複原生家庭中的負面,也不刻意去做與之截然相反的事情,才能打破它對自身的限制。
成為與父母不同的人,有什麼不好嗎?
當然,這不會容易。成年人的生活里向來沒有容易二字。
※2018年度華語最佳,就是它了
※世界與你為敵,我便與世界為敵
TAG:看電影周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