琅琊榜:從景琰和霓凰在大梁朝堂上的不同境遇,看為人處世之道
文/杏花疏影
一夕驚變,小時候整日在一起嬉戲打鬧的「三人組」,因小殊的離去而自動解體,留下兩個心碎的人,默默地堅守著心底那份曾經的美好。那份最珍貴、最純真的感情,歷經十二年,沒有隨歲月流逝減淡半分,反而歷久彌堅,沉甸甸的壓在心頭。因為深深懂得對方的痛,所以無需多言,他們執拗地守著這份默契,冷眼旁觀朝局的風雲變幻。
十二年,霓凰不但失去了她的林殊哥哥,還失去了父母雙親,失去了所有的依靠。危難之中十七歲的霓凰全身縞素上了戰場,大展神威殲敵無數,從此代弟統領南境,巾幗不讓鬚眉,「雲南穆府」威名赫赫,讓南楚敵軍聞風喪膽。可是這樣的一位軍事奇才,卻讓多疑的皇帝在京城內漸漸無法安枕。於是,打著關懷體恤的旗號,上演了一場「比武招親」的戲碼。
同樣是十二年,景琰從東海帶著「鴿子蛋大小」的珍珠回到京城,才發現金陵城內早已物是人非,有關祁王和赤焰的一切都成了禁忌,不能問,不能說,不能質疑。那個一身傲骨、寧折不彎,自幼受教於祁王哥哥門下的「直筒子」,那頭與林家小殊私交甚好的「倔牛」,又如何能面對這一切無動於衷?於是,十二年里,景琰活成了最沒有存在感的皇子。換防回京,回府換裝也不是,直接覲見也不是;一個掌管掖幽庭的太監,都敢當面頂撞奚落於他;皇兄例行公事的設宴請客,更是從來都沒有他的份(當然,他也不屑於參加這樣的宴會)。
在父皇眼裡,累累戰功遠遠及不上身邊那兩個斗得烏眼雞一樣的兒子的阿諛奉承。三十一歲還沒有封親王,與親生母親不能隨意見面,稍有不慎就是降罪與斥責。而造成這種局面的唯一原因,就是十二年前的那樁舊案,它像一根「橫亘在父子之間的刺」一樣,隔斷了親情,也隔開了彼此的信任。
景琰曾經說過,逝者英靈在上,我不想讓他們也以為,我蕭景琰最終低了頭。
——這是多麼重的一句話!可想而知,這些年為了逝去的兄長和好友,景琰受過多少委屈,他又是如何艱難地守著心中那份堅定地信念,小心翼翼地維護著祁王和赤焰軍的清白,在風起雲湧的朝局中孤獨地一路前行。
同樣是與祁王和林氏擁有極深的淵源,同樣是不認可赤焰案的結論,但是穆王府和靖王比起來,卻是萬眾矚目風光無限,權力大得皇帝都不惜親自出馬張羅霓凰的婚事,這又是為什麼呢?
因為霓凰懂得人情世故。
她知分寸,明進退,心中對林殊哥哥從未有過絲毫的懷疑,卻在夏冬問起時回答:我不知道,那時我還很小。早已下定決心不負昔日的婚約,卻在皇帝賜婚時奉詔入京,積極配合,直到最後一刻戰敗所有的入圍者,又將一道請罪摺子遞到御前,讓皇帝挑不出半點毛病。英氣勃勃、霽月光風的霓凰郡主,不僅有著極精準的「女人的直覺」,還有著超高的智商和情商,才能以一介女子之身,獨立支撐雲南穆府,保大梁南境多年安穩。
這樣的女子,才是那位天才少年的良配吧?只可惜,人間煉獄,十二年後歸來的那個人,已經再也無力背她回家了。
感謝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