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揭秘丨扯淡的歷史:二戰竟讓非洲狐猴遭了大殃

揭秘丨扯淡的歷史:二戰竟讓非洲狐猴遭了大殃

原標題:揭秘丨扯淡的歷史:二戰竟讓非洲狐猴遭了大殃


說起馬達加斯加,你們想起什麼了?非洲第一大島、大量憨態可掬的野生動物、遠離紛爭的世外桃源,大家恐怕想到的都是這些。前兩點倒是沒錯,馬達加斯加島是僅次于格陵蘭島、新幾內亞島、加里曼丹島的全球第四大島,同時也是全世界最重要的生物多樣性熱點之一。然而,馬達加斯加可一點都沒有遠離紛爭,不僅當年的獨立戰爭打的頗為血腥,連二戰都沒放過這個看似與世無爭的島嶼。


說起馬達加斯加的代表,那必須得是環尾狐猴


馬達加斯加的文明史並不是很長。在14世紀以前,馬達加斯加基本處於蒙昧狀態,土著人們捕捕魚打打鳥摘摘果子生活得好不愜意。後來,阿拉伯人、印度尼西亞人以及海峽對岸的莫塔帕人開始遷居此地,與本地土著逐漸融合出馬爾加什(Malagasy)人。14世紀,馬達加斯加島出現了一些國家組織,這些國家大多是部落城邦的性質。16世紀中期,墨里納(Merina)人在島中部建立了伊墨里納(Imerina)王國,該國在1794年成為了中央集權的封建國家,這主要是得益於歐洲的航海家與探險者們為這個古老的島嶼帶來了先進的思想與技術。19世紀初,伊墨里納國王拉達馬一世(Radama I)統一了馬達加斯加全島,成為了歐洲人認可的第一位馬達加斯加君主。



穿著歐式服裝的拉達馬一世

好景不長,歐洲人不僅帶來了思想和技術,還帶來了殖民者與奴隸販子。1856年,法國逼迫伊墨里納國王拉達馬二世(Radama II)簽訂了通商條約,法國資本家開始控制馬達加斯加的經濟。1882年,伊墨里納王國成為了法國的保護國。1897年,法國人廢黜了拉納瓦羅娜三世(Ranavalona III)女王,將馬達加斯加劃為殖民地。



末代女王拉納瓦羅娜三世


成為殖民地後,馬達加斯加是法國重要的原材料供應地之一,同時也是連通印度洋和大西洋的好望角航線上重要的補給站,對法國的經濟運行起到了十分關鍵的作用。二戰爆發之後,隨著法國投降、其國土分裂為維希法國和自由法國兩大勢力之後,遠離歐亞主戰場的馬達加斯加迎來了一場規模不小的戰爭。


殖民者繪製的馬達加斯加及周邊島嶼地圖


法國投降後,馬達加斯加殖民政府決定接受維希法國的命令,這就導致軸心國成員日本有機會將該島變成一個潛艇補給基地,從而侵入大西洋威脅盟軍的物資生命線,甚至將馬達加斯加當作前進基地從而入侵南非。鑒於此,英國下定決心武力接管馬達加斯加,解決這一後顧之憂。為此,英國派出了由2艘戰列艦:拉米利斯號(Ramillies)、厭戰號(Warspite),2艘航空母艦:光輝級光輝(Illustrious)號及不屈(Indomitable)號,5艘巡洋艦、16艘驅逐艦、8艘輕護艦以及7艘輔助作戰艦船組成的龐大艦隊。除英國外,澳大利亞派出了4艘驅逐艦,荷蘭派出了1艘輕巡洋艦、2艘驅逐艦助戰。登陸戰鬥部隊由英國本土軍隊及印度、坦噶尼喀、南非、北羅德西亞、南羅德西亞殖民地軍隊組成。比利時人與波蘭人也提供了協助。



英軍光輝號航空母艦


1942年5月5日,代號為「鐵甲(Ironclad)」的作戰行動正式開始,數十艘艦船、將近一萬五千名士兵朝馬達加斯加撲來。此時的馬達加斯加總督阿曼德·安內特(Armand Annet,1888-1973)帳下僅有8000名步兵、6輛坦克、35架飛機、1艘武裝商船、1艘炮艦以及3艘潛艇。值得一提的是,日本派出了由石崎昇大佐率領的由伊-10、伊-16、伊-18、伊-20潛艇編隊支援作戰。


參加了馬達加斯加戰役的法國強悍(Redoutable)級潛艇


隨著掃雷艇清除了水雷開闢了登陸航線,英聯邦士兵源源不斷地登上了馬達加斯加的灘頭,很快就清理出了一大片登陸場。有趣的是,維希法國士兵完全沒有察覺到英軍引爆水雷與運送部隊的聲音,直到英國士兵發起攻擊才發現對手。然而,英軍的表現也頗為拙劣,原定的第二登陸場因為水雷布置過密無法清理出來,導致島上英軍的物資出現了短缺,重武器也完全無法支援到位。由於溝通不暢,不少英國軍隊在孤軍深入後難以獲得支援,不得不帶著俘虜返回登陸場附近的營地,更多的部隊因為沒有交通工具又不認識路只能緩慢推進陣線。就在一片混亂中,英國軍隊從北向南逐步推進,建立起了重要的進攻基地。


英軍士兵衝上馬達加斯加灘頭


陸上不停地打,海里也沒閑著。隨著英國航母艦載機的輪番轟炸,法國為數不多的幾艘艦艇都被炸沉了,結果日軍潛艇偷偷地發起了進攻。伊-16和伊-20兩艘潛艇悄然釋放了兩艘甲標的微型潛艇,這兩艘甲標的各打出了一枚魚雷,結果全部命中目標,其中一枚擊中拉米利斯號戰列艦造成了重大損傷,另一枚擊沉了一艘7000噸的運油船。隨著英軍驅逐艦開始進行反潛搜索,幾艘日本潛艇只能放棄馬達加斯加向東返航。



拉米利斯號戰列艦


在取得了登陸戰的勝利之後,英國發起了名為Stream Line Jane的二階段作戰行動,進一步向南推進,然而卻沒有想像中那麼順利。英軍直到9月10日才佔領殖民政府所在地塔那那利佛,完成對殘敵的清剿工作已經是11月6日的事情了。此役中,英軍共有215人死亡、280人負傷。法軍方面有150人死亡、500人受傷、1000人被俘,其餘大部分馬爾加什人士兵被遣散。戰鬥中的人員傷亡倒是不太慘重,島上安穩生存了幾十萬年的動植物卻遭了大殃,大量的雨林和草原被炮火焚毀,大大小小的動物不僅死於槍炮還被抓來當作應急食物。馬達加斯加島因為這場劫難成為了二戰中最靠南的陸戰戰場。



1942年9月的一幕,英軍炮兵發起攻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天下軍武 的精彩文章:

不吹不黑:這種AMX30能吊打所有坦克!
日常丨蘇軍「人肉裝甲」是假的:印度才是正統!

TAG:天下軍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