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數人寧願去死也不願意去思考
最近我的更文質量太一般,自己都看不下去了,如果說事太多沒時間那是借口,是態度不端正,我在反思自己。
其實從今年2月1日堅持更文到今天,我和我的小夥伴們的目的很簡單,就是給自己一個壓力,讓我們每天都能在忙碌中停下來一兩個小時,思考、記錄些東西,除此以外還真沒有太多的奢望。
每個人差異其實就是這麼來的,你努力他不,你很快就超過他了,你不反思他反思,他很快就超過你了。
每一個經歷都會增加自己越來越優秀的概率,我指的經歷不是沒心沒腦的胡亂折騰且之後不反思總結。
2011年在西安聽過一個電台節目《張弛有道》,節目的內容時間太久已經記不得了,但是特別喜歡張弛這個詞語,符合我今天想表達的觀點:既要奔跑,也要停留。
2005年我在無錫做了一年多的健身房會籍顧問,了解了些健身方面的知識,一個好的健身計劃絕非每天都鍛煉,而是每次鍛煉後休息一兩天再鍛煉一次,鍛煉是對肌肉的刺激,而休息是對肌肉的修復,這才是良性的健身。一個人的思維也是一樣,如果沒有時間思考總結自己的行為,我是不相信他能多成功。
說個小故事:有個年輕的伐木工人,在一家木材廠找到了工作,工作條件不錯,報酬也不低。老闆給他一把利斧,並給他劃定拉伐木的範圍。他很珍惜,下決心要好好乾。
第一天,他砍了18棵樹。老闆高興地說「不錯,就這麼干!」這個工人很受鼓舞。
第二天,他幹得更加起勁,但是只砍了15棵樹。
第三天,他加倍努力,可是僅砍了10棵樹。
這個工人覺得很慚愧,跑到老闆那兒道歉,說自己也不知道怎麼了,好像力氣越來越小了。
老闆問他:「你上次磨斧子是什麼時候?」
「磨斧子?」年輕工人悔悟地說;「我天天忙著砍樹,竟忘記了抽出時間磨斧子!」
類似這樣的例子很多,有一天深夜,著名的現代原子物理學的奠基者盧瑟福教授走進自己的實驗室,看見一個研究生仍勤奮地在實驗台前忙碌著。
盧瑟福關心地問道:「這麼晚了,你在做什麼?」
研究生回答:「我在工作」。
「那你白天做什麼了?」
「也在工作。」
「那麼,你一整天都在工作嗎?」
「是的,導師。」研究生帶著謙恭的表情說道,似乎還期待著盧瑟福的讚許。
盧瑟福稍稍想了一下,然後說:「你很勤奮,整天都在工作,這自然是很難得的,可我不得不問你,你用什麼時間來思考呢?」
盧瑟福對勤奮的質疑,使研究生明白了要用足夠的時間來思考的重要。
我之前就說過很多次,大多數人寧願去死也不願意去思考。
記者曾問比爾·蓋茨:「你成為當今全球首富,個人資產高達數百億美元,成功的主要經驗是什麼?」
比爾·蓋茨十分明確地回答說:「一是勤奮工作,二是刻苦思考。」
行成於思毀於隨,思考是智慧之花開放的前夜。
一次深思熟慮,勝過百次草率的行動;一天思考周到,勝過百天徒勞。一個善於思考的人,才是力大無邊的人。
刻苦思考可以避免勤奮工作的盲目性,勤奮工作離不開刻苦思考。刻苦思考是勤奮工作的眼睛,就像理論是實踐的眼睛一樣。
愛因斯坦說:「要善於思考、思考、再思考,我就是靠這個方法成為科學家的。」
願每一位端午小長假除了世界盃、陪伴家人、加班、旅遊以外,每天抽出一兩個小時思考、思考、再思考,讓思考成為伴隨你你一生的習慣。
【渭企動力,每天20:00,一篇走心文字,連接渭南商業,為創業者提供交流學習平台,致力於通過線上線下社群活動,資源共享。關注渭企動力,與我們一起攜手成長!】
TAG:渭企動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