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茶不宜久浸,煮茶你嘗試過嗎?
有了極為便利的電子控溫系統幫助我們精確掌握水溫,隨手泡茶更加方便,泡茶時,講究的水溫、取水及時性的問題統統不存在了,日常品茶隨處可見。
英國營養專家的研究表明,火煮的茶水比隨手泡的茶水營養成分更加濃厚,更有利於人體健康。研究表明,茶中抗氧化劑在煮沸後的五分鐘達到最高濃度,所謂抗氧化劑與茶多酚息息相關,在營養學家的多方研究下,茶多酚地價值更深次地被挖掘出來,讓我們不僅了解了飲茶的好處,也獲得了煮茶價值高於泡茶的新觀念。
早在茶聖陸羽《茶經》的記載中,我們就得知,自唐宋時期伊始,人們就習慣用煮茶方式來飲茶。現如今的人們往往認為茶葉若經過長時間浸泡,成分會發生變化,只敢浸泡三四秒長則五六秒便倒出,唯恐失去其精華。
而實際上茶多酚正是在這細火慢煮的過程中充分析出浸潤在茶湯之中,有著慢工出細活的滋味。茶多酚能充分清理人體中的活性自由基,促進體內新陳代謝的酶的活性,充分調動人體機能的活力,起到抗癌、抗變的功效,清除致癌物沉積在體內的毒素,並阻斷有毒物質與人體細胞之間發生反應。
煮茶和泡茶兩者是不同的飲茶方式,有著豐富的口感、賞心悅目的湯色這些共同的特徵以外。泡茶還可以讓人感受它每一泡口感的變化,而煮茶則有著穩定的口感。(歡迎喜歡喝茶品茶的朋友關注與分享)
如何煮茶?
1、方法:分直接煮和沖泡後再煮
發酵程度較輕的老白茶、鐵觀音等,直接放進煮壺裡面煮;
普洱茶、岩茶等滋味比較濃的,適合先沖泡後再拿來煮,可避免煮出來的茶湯過於濃烈。
2、投茶量:投茶量應略少於沖泡的量。
3、水溫:泡過的老茶,適合用溫水煮茶;未泡過的,醒茶後入冷水煮,更有利於把茶煮開。
4、時間:以3-5分鐘為宜。茶湯煮沸後1分鐘,即可倒出茶湯,一般壺內要留一點茶湯,切忌反覆沸煮。至於一道茶到底能煮多少次,要看茶的品質。
那麼,在煮茶和泡茶之間又會有哪些方面的區別呢?(歡迎喜歡喝茶品茶的朋友關注與分享)
1、口感和香氣的區別
泡茶主要掌握好茶葉的用量和水的溫度,就能使茶的味道更好。蓋碗易聚香藏氣,不易走味。出水後看葉底,聞葉底都能夠很直觀的表現出來。
煮茶,能夠把更多的內含物質給釋放出來,茶湯滋味更豐富。煮出來的茶湯,口感更加軟滑,味道也會更加甘甜。
2、改善水質
據茶器行家介紹,用生鐵鑄造的鐵壺煮水,會出現山泉水效應,而用陶壺煮水,則能放出遠紅外線能量,使水分子小分子化。
煮出來的水,口感更加軟滑,味道也會更加甘甜,可以改善及提高茶湯的口感。
3、補鐵
生鐵壺煮茶,會釋放出二價鐵離子,直接被人體吸收,為人體補充每日所需的鐵質,可以達到補鐵的效果。
煮比泡好喝百倍的四種茶
1、白茶:屬於微發酵茶,採用細嫩、葉背多白茸毛的芽葉為原料,經陽光晒乾或文火烘乾而成,其毫色銀白,具有「綠妝素裹」的特徵。白茶因加工時未經揉捻,故沖泡後葉片完整而舒展,茶香醇和,湯色清淡。
2、黑茶:黑茶屬於後發酵茶,因其採用的原料比較粗老,且加工的過程需要較長時間的堆積發酵,故而陳香濃郁,滋味醇厚,茶湯多呈深褐色。
3、紅茶:屬於全發酵茶類。是以茶樹的芽葉為原料,經過萎凋、揉捻(切)、發酵、乾燥等典型工藝過程精製而成。紅茶品飲有清飲和調飲之分。清飲,即不加任何調味品,使茶葉發揮應有的香味。清飲法適合於品飲工夫紅茶,重在享受它的清香和醇味。
4、烏龍茶:屬於半發酵茶類。烏龍茶既有紅茶的濃鮮味,又有綠茶的清芬香,獨具「綠葉紅鑲邊」的特色。烏龍茶適合沖泡,也可以煮,但是不宜長時間煎煮。不然茶汁過濃,影響茶湯口感。
茶葉不宜久浸,主要是因為茶葉中不僅開飛音,鞣酸等物質會大量浸出,影響口感和茶湯品質,而且已經浸出的有宜成分也會因為氧化等原因而遭到破壞。
茶葉在沖泡時,前幾泡已經將大部分可浸出內含物質釋放得都差不多了,如繼續以100℃以下的熱水或溫水浸泡下去,意義就不太大了。而此時,如果用沸水熬煮,效果就不一樣了。
有很多茶客與我交流時表示,非常喜歡煮茶,煮出來的茶湯旺旺讓人慾罷不能。煮茶的茶湯濃稠,甜滑,甚至還會有不一樣的香氣,確實是沖泡所無法達到的。
煮茶雖好,但不是所有的茶都可以煮著喝。一般來說,煮茶一般選用兩種茶,一種是發酵重的茶葉,如熟普、六堡茶、老茶頭、老茶婆、紅茶等。還有就是年份較長的陳年老茶,比較適合用煮的方式品飲,比如老白茶、老普洱、陳年岩茶、陳年鐵觀音等。
本人會不定時更新高質量好文,歡迎喜歡喝茶品茶的朋友關注與分享。
TAG:桑戈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