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名醫吸引,患者就會來醫院?醫院投後問題成堆原因揭秘!
隨著醫改不斷推進分級診療、鼓勵社會資本辦醫、提倡多元辦醫格局等政策,各行業資本也想從中分羹,包括房地產、TMT組合基金、BAT等,買公司、買醫院、建養老院層出不窮。但醫療投資「好看不好做」,投資標的少、投後管理難等問題層出不窮。
比如,中國房企因兩大推動力扎堆進入醫療行業:第一是看到了需求,投資機會在那裡,不管是造醫院還是造診所,都需要這樣一個物理空間;第二是政府出台了很多政策,中國房企對政府的政策響應都是非常及時的,但落地情況遠比想像中複雜。
萬達國際醫院計劃2018年7月開業,現推遲到今年12月份開業。計劃投資額更大的萬達成都醫院項目尚處在規劃設計階段,目前並未開工;上海項目選址還未定。
為什麼醫院投資後的管理,出現了如此眾多的問題?原因揭秘有三:
1
外部投資者蜂擁進入投併購醫院,已經把價格抬高了,醫院成明星標的,但都以政策和市場紅利做投資的判斷。一旦狀況不如預期,心態就壞了。
比如錢投進去之後,才發現只是為了追求利潤,醫院是沒辦法做好的。按照現有的速度,投資建設一家醫院,從拿地前的項目立項,到醫院真正開業,由於涉及到政府前置資格審批等複雜手續,最起碼需要兩年半到3年的準備時間,等於這3年沒有任何效益。但這個周期是很難去壓縮的。
同時,開業只是第一步。醫院運營初期,需要不斷地投入成本,包括最大的人員成本、設備成本等。一般運營較好、瞄準中高端市場的醫院,開業一年半、兩年左右現金流才能打平,規模更大的醫院可能需要3到4年,現金流持平後到產生利潤,又還需要一段時間。所以一家民營醫院一般需要開業8、9年左右才能實現比較好的財務回報,十幾年沒拿回投資的也大有人在。
2
運營團隊與人才匱乏
很多機構投後才發現:醫院投資管理和運營的成本非常高,投資的回報期很長,有的投資者缺乏醫院管理的能力,運營團隊與人才匱乏,也不太願意參與醫院的運營管理工作,導致醫院運營與理想脫節、問題層出不窮。
3
醫院經營理念簡單、天真,認為有了名醫,患者自然就會來就醫。
且不管投資人認為的「名醫」,是行業名醫還是網路名醫,就是有了名醫,還需要有名醫施展才華的空間,期間涉及到的諸多問題,很難一言以蔽之。總之,有名醫不等於有患者,從患者知曉到偏好、再到選擇「名醫」,是有很長的路要走的。
end
TAG:華夏醫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