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深化簡政放權 豐富醫療資源供給

深化簡政放權 豐富醫療資源供給

6月20日,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推進醫療領域「放管服」改革主要舉措以及醫療機構、醫師、護士電子化註冊管理改革進展情況。

醫政醫管局副局長郭燕紅表示,通過各方面的共同努力,醫療領域「放管服」改革取得了顯著成效:「政府職能加快轉變,政務服務效率普遍提高、申請人辦事更加便利。特別是通過電子化註冊系統實現了政府高效監管,服務於社會公眾。隨著准入政策的不斷優化,醫療行業的發展環境持續向好,行業活力和社會創造力得到有效激發,豐富了醫療資源供給,提高了醫療服務水平,為保障人民健康發揮了重要作用。」

日前,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和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聯合印發《關於進一步改革完善醫療機構、醫師審批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提出加快建立審批信息共享機制,進一步簡化審批流程,縮短審批時限,提高審批效率。2018年6月底前,全國全面實施醫療機構、醫師、護士電子化註冊管理。

在優化醫療機構診療科目登記方面,通知要求在保障醫療質量安全的前提下,醫療機構可以委託獨立設置的醫學檢驗實驗室、病理診斷中心、醫學影像診斷中心、醫療消毒供應中心或者有條件的其他醫療機構提供醫學檢驗、病理診斷、醫學影像、醫療消毒供應等服務。衛生健康行政部門可以將該委託協議作為醫療機構相關診療科目的登記依據,並在診療科目後備註「協議」。

通知提出,地方各級衛生健康行政部門應當全面組織清理醫療機構審批申請材料,凡缺乏法律法規依據的,一律取消;可以通過與其他部門信息共享獲取相關信息的,不得要求申請人提供證明材料。申請醫療機構執業登記的,不再提供驗資證明,申請人應當對註冊資金的真實性負責。

激發醫療行業發展活力

郭燕紅表示,近期,國家衛健委推進醫療領域「放管服」改革主要有四個方面的舉措:

一、運用信息化手段,推動審批服務便利。2017年4月,原衛計委在全國啟動實施了醫療機構、醫師、護士電子化註冊管理改革。一是網上公開辦事信息。各級衛生健康部門依託電子化註冊系統,集中全面公開相關文件依據、辦事指南、常見問題,為申請人提供清晰指引。二是網上辦理註冊登記。電子化註冊打破了傳統審批方式在時間和空間上的限制,提供了「不打烊」「不見面」的審批服務,實現網上受理、網上辦理、網上反饋。三是精簡材料、環節,優化審批流程,讓信息多跑路,群眾少跑腿,解決了「辦事難、辦事慢、多頭跑、來回跑」等問題。

二、加快醫療資源信息共享,服務群眾看病就醫。醫療機構、醫師、護士的登記註冊信息通過電子化註冊系統後台關聯整合集成,形成醫療資源配置地圖,社會公眾可以通過國家衛生健康委網站、健康中國App、健康中國微信公眾號,登錄電子化註冊系統的信息查詢埠,查詢醫療機構和醫護人員的基本信息,方便群眾看病就醫。

三、深化簡政放權,激發醫療行業發展活力。近年,一批簡政放權舉措明顯改善了醫療行業的發展環境。比如,取消養老機構內設醫療機構[診所、衛生所(室)、醫務室、護理站]行政審批,實行備案管理;將二級及以下醫療機構設置審批與執業登記「兩證合一」;將婦產科醫師執業證書與母嬰保健技術考核合格證書「兩證合一」;組織清理「無謂證明」,取消醫療機構驗資證明等。這些改革舉措進一步優化了醫療行業的准入政策環境,吸引了更多力量推動醫療行業發展。

四、培育新業態新模式,豐富醫療資源供給。近期,國家衛健委陸續發布醫療消毒供應中心、健康體檢中心、眼科醫院、醫學檢驗實驗室、病理診斷中心、醫學影像診斷中心、血液透析中心、安寧療護中心、康復醫療中心、護理中心這10類獨立設置的醫療機構。這類新型醫療機構,一方面精準對接群眾多層次、多樣化的健康服務需求,補充和加強了醫療資源供給;另一方面建立了平台化的服務模式,實現了醫療資源的集約利用。

電子化註冊為建立跨部門聯合懲戒機制打好基礎

北京市衛生計生委新聞發言人高小俊表示,截至2018年5月底,北京有10萬餘名醫師、12萬餘名護士完成了個人電子化註冊賬戶的激活登記,激活率超過95%。北京市衛生計生委將繼續推進電子化註冊和網上辦事服務,為社會辦醫、醫生護士執業打通審批環節的「最後一公里」。

高小俊介紹,2015年11月,北京率先開展電子化註冊工作,建立北京市醫政醫管電子化註冊平台,並陸續開展美容主診醫師、知名專家和養老機構內設醫療機構的電子化備案。藉助網上流程,醫師註冊共減少辦理材料10項,護士單件申請材料件數從「5~20頁」精簡為「6頁以內」,辦事時間大大縮短。

信息系統的用戶從行政部門拓展到全市所有的醫療機構、醫師和護士,實現了轄區內醫護人員執業生涯全周期動態管理,靜態檔案變成了實時更新的「活檔」,醫護隊伍的信息更加精準,也大大調動了機構、醫師和護士參與自我管理的積極性。

此外,北京市衛生計生委官網建立了電子化註冊平台入口,優化面向公眾的查詢公示功能,並在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上增加了二維碼;群眾可以在北京市衛生計生委網站的「北京市醫政醫管電子化註冊平台」欄目中查詢本市醫療機構、醫師、護士的執業註冊信息,還可以通過掃碼驗證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的真偽。

高小俊表示,電子化註冊促進了註冊系統與信用信息等系統的聯通,也為跨部門聯合懲戒機制的建立和完善奠定了基礎。

打造「寬進、快辦、嚴管、便民、公開」的審批服務模式

據悉,我國的醫療服務體系是世界上最大的醫療服務體系,截至2017年年底,全國共有醫療衛生機構98.7萬個,醫師總數達到339萬名,護士總數達到380萬名,已經建立了覆蓋城鄉居民、運轉高效的醫療資源供給和服務體系。

郭燕紅表示,在做好前期工作的基礎上,下一步將進一步加大改革創新力度。一是指導各地切實落實各項改革舉措,推動審批服務理念、制度、作風全方位深層次變革,著力打造「寬進、快辦、嚴管、便民、公開」的審批服務模式;二是進一步提高「互聯網+政務服務」工作水平。加快推進電子化註冊系統橫向聯通、縱向延伸,構建一體化互聯網政務服務平台,在更深層次、更廣範圍實現功能集成,讓更多事項「一網通辦」「一辦到底」,努力做到申請人辦事只進一扇門,最多跑一次;三是加強典型經驗的總結推廣。

郭燕紅說:「不少地方因地制宜,創造性地推動改革,探索形成了許多行之有效的措施辦法,我們將進一步加強總結推廣,鼓勵各地相互學習借鑒,促進『放管服』改革再上新台階。」

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 鄢光哲

本文來自中國青年報,創業家系授權發布,略經編輯修改,版權歸作者所有,內容僅代表作者獨立觀點。[ 下載創業家APP,讀懂中國最賺錢的7000種生意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創業家 的精彩文章:

2018年戛納國際創意節開幕,廣告業大佬都說了什麼?
被質疑炫富還公開承認做醫美?這位女星厲害了……

TAG:創業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