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擔心中國併購意圖,美歐日政府聯手研擬防範策略

擔心中國併購意圖,美歐日政府聯手研擬防範策略

擔心中國併購意圖,美歐日政府聯手研擬防範策略

【Technews科技新報】中國政府被指責透過全球購併以獲取關鍵技術,在全球貿易劍拔弩張,以及擔憂新科技造成的競爭力洗牌效應,將讓優勢流向中國,歐盟、美國、日本研擬聯手對中國交易進行審查,若事成將成為第一個限制跨境投資的國際性協議。

日經新聞 (Nikkei Asia Review) 報導指出,今年以來中國雷厲風行的海外購併規模大減,1~3 月中國企業海外購併總額約為 257 億美元,比兩年前的 854 億美元下降 7 成。光是 4 月,中國企業對美國和歐洲企業購併金額下降到 2 億美元,顯示中國企業的購併交易處於停滯狀態。

4~5 月中國對美國和歐洲高科技公司進行 7 次成功購併,低於 2016 年 4 月至 6 月的 21 宗交易的高峰期。交易停滯並非中國企業不出手,而是被購併方政府謹慎以待,譬如美國的外國投資委員會近期拒絕中國電子商務巨頭阿里巴巴集團控股旗下金融子公司收購美國國際匯款服務公司 MoneyGram,原因是 MoneyGram 持有美國軍事人員的匯款數據。

中國製造 2025 讓發達國家感到擔憂,不只美國,歐洲人也對擔心中國的目的。去年德國工業機器人製造商 Kuka 被中國家用電子產品製造商美的集團收購,在德國也掀起技術泄露的敏感話題,後來德國政府加強對外國收購的規定,擴大政府審查的投資範圍,還延長審查期限。英國和法國也表示打算收緊對外國購併的限制。

去年 9 月歐盟執行委員會針對成員國的外國直接投資審查設立框架,遭到購併的歐洲公司只要涉及基礎設施、技術和安全等領域的敏感資訊泄漏疑慮,將受到審查。今年 5 月歐美日部長級官員討論如何阻止可能導致技術或知識產權泄漏的收購,同時將分享資訊,如果美國和歐盟達成協議,這將是世界上第一個關於收購控制的國際協議。

日本政府已規定,如果外國投資者在沒有向政府報告的情況下直接投資日本公司,並且存在危害國家安全的風險,政府可以命令投資者出售所收購的股份。至於為什麼歐美日政府要這樣做,主要原因還是擔心中國市場的封閉與不對等行為,認為中國對外國企業進入中國施加諸多限制,並迫使外國企業將技術轉讓給當地公司,他們可能會要求中國進一步開放市場,以交換購併通行證。

在中國的歐盟商會主席於南華早報評論指出,世界貿易組織有一個明確的框架,鼓勵向發展中經濟體轉讓技術,因此十年前中國對外國企業的要求情有可原,但現在中國企業創新力量已經等同許多外國企業,甚至更先進,而且也開始擴張到海外市場,中國企業已經可以自力更生,因此過度保護已經是過時和不必要的措施。

(首圖來源:Flickr/U.S. Department of Agriculture CC BY 2.0)

如需獲取更多資訊,請關注微信公眾賬號:Technews科技新報

在科技產業研究機構做公關多年,本身對科技新聞很有感,擅長操作科技新聞議題,關心產業趨勢,科技業品牌、行銷、策略布局等,工作之餘喜歡以書寫參與與刻劃時代。

Latest posts by 黃 嬿

未經許可,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不得複製、轉載、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網站的內容,違者必究。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TechNews 的精彩文章:

微軟收購AI創企Bonsai,探索深度強化學習商業化
哈佛大學新技術發現,細胞分化具「命運分歧點」

TAG:TechNew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