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滸傳》:青面獸楊志錯在哪?導致其幾次浪費了大好機會
青面獸楊志,首位出場的名門之後,楊家將的後人。
楊志身上有一種傲慢,天生的傲慢,皆因他是名門之後。
原著道:「那漢道:洒家是三代將門之後,五侯楊令公之孫,姓楊名志。流落在此關西。年紀小時,曾應過武舉,做到殿司制使官。」
身世、經歷、官職等,都是第一代梁山泊好漢難以相比的。
林沖雖然為八十萬禁軍教頭,但他的身世與楊志比起來,可以忽視。
說出自己的身世,可見楊志的自信,其他人沒有,也體現出他的傲慢,因身世而傲。
楊志身上有些江湖氣,但不濃烈,與他的官腔比起來,江湖氣弱很多。
楊志有此身世並且應過武舉,與奸臣們也沒有矛盾,還受到重用,本該有一個好前程,有大把的機會,但都被他給浪費掉了。
原著道:「來到廳前,那高俅把從前歷事文書都看了,大怒道:既是你等十個制使去運花石綱,九個回到京師交納了,偏你這廝把花石綱失陷了,又不來首告,倒又在逃,許多時捉拿不著。今日再要勾當,雖經赦宥所犯罪名,難以委用。把文書一筆都批倒了,將楊志趕出殿司府來。」
高俅是奸臣無需多言,但此處的賞罰卻是很公正的。
一個失陷了花石綱且不敢承擔責任去首告的楊志,的確不該重用,高俅沒有打他棒子都是給他面子了。
這件事呢,說明了楊志的優柔寡斷。
在他內心,回與不回一直都是糾結的。
回,受罰,有了污點;不回,怎麼辦?流落江湖、落草等都不是他想要的,他想在官場有所作為。
假如此事發生在宋江和吳用身上,他們二人一定會在第一時間首告,然後認錯,爭取輕罰。
假如楊志也這樣,擺平高球只需要一把好刀,或者一些銀兩。
優柔寡斷,舉棋不定,這就是楊志。
因誤殺牛二迭配北京大名府留守司充軍,這是楊志的第二個好機會。
可是,他嚴厲了一路,最終還是在優柔寡斷和舉棋不定中出了紕漏。
原著道:「老都管見眾軍所說,自心裡也要吃得些,竟來對楊志說:那販棗子客人已買了他一桶酒吃,只有這一桶,胡亂教他們買了避暑氣。岡子上端的沒處討水吃。楊志尋思道:俺在遠遠處望,這廝們都買他的酒吃了,那桶里當面也見吃了半瓢,想是好的。打了他們半日,胡亂容他買碗吃罷。」
從大名府出來,到這黃泥岡,楊志挨了一路的罵,因為他的小心和嚴厲讓運送生辰綱的人吃了很多苦。
所以,一路上先後途經紫金山、二龍山、桃花山、傘蓋山這四處強人出沒的地方,生辰綱都沒有出現任何問題。
假如楊志不是一個優柔寡斷、舉棋不定的人,在這黃泥岡上也不會翻船。
可他還是翻船了,因為他沒能堅持。
其實,楊志有一個辦法可以解決此事,那就是輪換吃酒。
真要那樣,先吃酒的軍士就會暴露晁蓋等人的秘密。
優柔寡斷,再加上智謀不足,楊志成功難。
就這樣,楊志被逼的走投無路,落草為寇。
楊志,折射出很多人的一面。
每個人的一生都是有機會,有機遇的,但很多人被自己的優柔寡斷和粗枝大葉給毀了。
機會也好,機遇也罷,誰都能遇到一個或者多個,可真正能把握的人很少,所以成功人士的數量少。
當然了,《水滸傳》是小說,若是施耐庵讓楊志抓住機遇,那故事就沒法寫了。
事情的確是這麼個事情,但每一位好漢身上都能折射出很多人生哲理,就看我們抱著怎樣的態度去讀了。
名著之所以是名著,不是因故事寫的好,而是對後世之人的警示多,且合情合理,還都是正能量,富含哲理。
※文史世界盃:足球起源有點小爭議,為何說百分百是中國呢?
※《水滸傳》都喊著劫富濟貧,宋江和晁蓋有何區別?
TAG:萌書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