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軍迷們你們知道「陸戰之王」坦克和自行火炮的區別是什麼嗎?

軍迷們你們知道「陸戰之王」坦克和自行火炮的區別是什麼嗎?

號稱「陸戰之王」的坦克,是現代陸上作戰的主要武器。一般由武器系統、火控系統、動力系統,通訊系統組成,是裝備一門中、大口徑火炮,防空機槍,同軸機槍的全履帶裝甲戰鬥車輛,具有較強的越野機動性、防護性、強火力和突擊能力,主要用於摧毀工事,殲滅防禦力一般的地面有生力量,一定程度上可以壓制、消滅敵方坦克及反坦克武器。

當然也很容易受到受到直升機、反坦克地雷、步兵,反坦克炮等武器的威脅。從一戰到二戰中期,主流坦克類型被稱為第一代;從二戰中期到20世紀60年代的主流坦克,被稱為第二代;從20世紀60年代到90年代的坦克被稱為第三代。

一戰期間,交戰雙方深受陣地戰絞肉機之苦,為突破塹壕、鐵絲網、機槍火力點組成的防禦工事,打破僵局。英國遠征軍中校斯文頓提出,需要製造一種能夠在遍布鐵絲網的戰場上開闢道路、翻越壕溝並能摧毀和壓制機槍火力的裝甲車。當時的英國陸軍對此毫無興趣,然而時任海軍大臣丘吉爾卻大力支持,下令組建「陸地戰艦委員會」,研發這種新式武器。

1915年9月,由汽車、拖拉機、槍炮和裝甲組合的樣車「小遊民」首次試驗取得成功,全重18.289噸,裝備6毫米裝甲,1挺7.7毫米馬克沁重機槍和若干7.7毫米「劉易斯」機槍,最高時速3.2千米,越壕1.2米,能翻越0.3米高的障礙物。

1916年,「馬克」Ⅰ型坦克投入生產,「雄性」車裝有2門57毫米火炮和4挺機槍,「雌性」車僅裝5挺機槍。1916年9月15日,有48輛「馬克」Ⅰ型坦克首次投入索姆河戰役,18輛參與實戰。在1918年,法國也研製出了雷諾FT-17坦克,為戰爭勝利發揮了作用。

由於最初的坦克技術尚不完善,加上戰爭結束,很快便淡出了歷史舞台,沒有受到廣泛關注。甚至有人嘲笑這個笨重的武器像個大水箱,固,英語中給它取名為「Tank」,當然,也有說是丘吉爾為了避免德國人察覺,故意低調。其實,一戰中德軍也研發出了相似的武器。

坦克真正大顯身手,對戰略戰術思想,軍隊作戰行動,戰爭局勢產生深遠影響,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真正把坦克這種武器的優勢在戰場上運用得爐火純青的是德國,而真正把坦克研發製造發揮得淋漓盡致的是蘇聯。

納粹德國崛起之初,力求在短時間內,高效率地突破防線,古德里安將軍首創了由裝甲兵主導的,與戰術空軍進行密切協同的戰術戰役模式,即閃擊戰。首先對敵方重要戰役戰術目標、指揮中樞、交通樞紐等進行空襲,同時以坦克部隊、炮兵、裝甲及摩托化步兵等多兵種組成密集的裝甲突擊群,在空軍協同下迅速突破防線,並向敵縱深目標進行快速的穿插機動,對敵進行分割包圍,從而對敵進行殲滅。

然而,當德軍在攻克了捷克、波蘭、法國、北歐,向東進發的時候,發現在面對步兵、堅固工事的時候,坦克的能力有限,所以,其實坦克主要是用來突擊用的,真正需要強調的是步坦協同,用坦克打擊敵方工事,用步兵保護坦克,剋制敵方反坦克和步兵。在車輛或裝甲車輛上安裝火炮,也就是今天的自行火炮的前身。

坦克和自行火炮的主要區別在於,坦克是高機動性突擊武器,而自行火炮是重火力支援武器。從火力上講,坦克的火炮一般裝載直瞄加農炮,用於摧毀突擊過程中目測或瞄具可視距離內遇到的敵軍和障礙。自行火炮一般裝載間瞄榴彈炮,當然也有加榴炮,炮擊炮。一般用來遠距離摧毀敵方目標,殺傷力大,射程遠。

從攻擊上講,坦克為獨立或編組行動,發現目標,直接射擊摧毀,一定程度上講看得見對手。而自行火炮必須配合偵查,指揮系統,在得到目標信息,計算射擊諸元後發射炮彈摧毀目標,基本上不會直面對手。從防禦上講,坦克是突擊武器,正面裝甲厚,周身裝甲也是所有戰鬥車輛中相對最厚的,自行火炮是火力支援武器,主要需要防禦的是敵方遠程火炮破片的傷害,以及步兵的突擊,所以裝甲相對薄弱。機動性上坦克更加靈活,自行火炮相對遲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健康伴我成長 的精彩文章:

TAG:健康伴我成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