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中印之戰,毛主席為什麼在絕對優勢時突然撤軍?原因讓人肅然起敬

中印之戰,毛主席為什麼在絕對優勢時突然撤軍?原因讓人肅然起敬

原標題:中印之戰,毛主席為什麼在絕對優勢時突然撤軍?原因讓人肅然起敬


上個世紀五十年代,印度尼赫魯政府趁中國抗美援朝無暇顧及之際,派兵侵佔了中印邊境東部地段「麥克馬洪線」以南約9萬平方公里中國領土。


對於尼赫魯政府的挑釁行為,中國方面一直處於忍讓克制狀態,多次倡導利用和平談判的方式來解決中印邊界的衝突問題,但印度方面始終不屑一顧。


為了最大程度的實現和平解決這一問題,1960年4月19日周總理在陳毅元帥的陪同下訪問印度,可惜周總理的努力化為泡影。面對尼赫魯的挑釁,毛主席決定「以戰止戰」。


1962年10月20日戰爭打響,歷時一個月,中國以絕對的優勢取勝。本來中國可以趁勝追擊,但是黨中央和毛主席卻做出了一個驚人決定:我方軍隊主動後撤20公里,並且還把繳獲的武器裝備主動交還給印度方面,留下了一場「讓全世界目瞪口呆的勝利」。


多年以來,很多人對於當年中央政府和毛主席的這一舉動表示不理解,認為當時就該把屬於中國的領土主動奪回,那樣就不會留下後遺症。其實這種想法是很片面的,對歷史的評價我們應該站在當時的具體環境去思考。


其實當真正理解的毛主席和黨中央的這個舉動時,就會肅然起敬。十三姨認為,毛主席做出這樣的決策應該有以下四個方面的考慮:



一、當時中國的國際及周邊形勢嚴峻。中印發生衝突時正是中蘇交惡和美國對中國發動冷戰最嚴重的時期,中印衝突發生時,美蘇都給印度尼赫魯政府以支持。與此同時,台灣的蔣介石也在不斷叫囂要「反攻大陸」。


二、國內經濟困難。由於1959年至1961年中國發生了嚴重的自然災害,同時西方國家對於中國的制裁,蘇聯又背信棄義撤走援華專家,國內經濟建設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難,而在高原地區作戰,後勤補給又是天文數字。


三、後勤補給極為艱難。毛主席和黨中央之所以把戰爭時間定在10月,就是為了避開當地的雨季,以保障後勤補給的順暢。但西藏11月就開始面臨大雪封山的危險,這會更進一步加大物資補給的難度,同時自然環境惡劣。而印方補給則容易的多,如果戰爭時間拉長將對中國極為不利。


四、中方希望能通過和平談判方式來解決中印邊界衝突。這是中國在戰前的一貫主張,於是中國政府在戰爭取勝後為表示誠意,提出和平解決中印邊界問題的三項建議:停止戰爭,重開談判,雙方武裝部隊脫離接觸並從實際控制線各自後撤20公里。



如果從以上四個方面來看,那麼當時中國做出在自衛反擊戰取得勝利後主動後撤,可以算是一種極其精明的謀略。如果大家多毛主席的軍事思想有所了解,那一定知道毛主席一向都是「不打無準備之仗,不打無把握之仗。」

毛主席後來評價中印之戰時曾說:「打了一個軍事政治仗,或者叫政治軍事仗。印度人說捉了我們的俘虜,結果交不出一個人來。這一仗,至少可以保持中印邊境十年的穩定。」



其實,十年穩定的目標已經完全實現,毛主席深謀遠慮,令人肅然起敬!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老張說歷史 的精彩文章:

毛主席會見基辛格,為何主席要伸出一根手指?答案讓人淚如雨下
他是張國燾的死忠,曾怒罵張聞天,拔槍直指毛主席,結局令人唏噓

TAG:老張說歷史 |